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034|回复: 0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首次出版亮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5 17: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兰州1月14日电 (记者 丁思)甘肃简牍博物馆14日发布消息称,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四家单位联合编著的《斯文不坠 伏典重光: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对外公开出版发行。

殷墟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20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这些古文献被发现之后曾屡遭劫难,大量珍贵文献甚至流失海外。

2023年1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将分藏各处的“四大发现”相关古文献荟萃一堂。此次展览是迄今为止展品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四大发现”主题古文献展,也是图书馆、博物馆、研究院、档案馆之间打破馆际、行业资源壁垒,整合优质文化资源的一次圆满联动和创新探索。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首次出版亮相-1.jpg


图为新出版图书《斯文不坠 伏典重光: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 (甘肃简牍博物馆供图)

为持续发掘“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的价值,四家主办单位依托此次展览出版图录——《斯文不坠 伏典重光: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

该图录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系统介绍“四大发现”相关古文献的发现历程、记载内容、流传故事、关联人物、修复保护、研究成果等,清晰展现相关典籍文物的外观形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重点揭示它们对涵养文化情怀、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对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价值。

甘肃简牍博物馆介绍,“四大发现”相关古文献展示了中华文明延绵不断、改革创新、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发展历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揭示中华文明突出特征的重要支撑。它们的发现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促进了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清内阁大库档案学“四大显学”的诞生。(完)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环球网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4597024099551155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 16:21 , Processed in 0.21180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