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090|回复: 15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 22: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布泊是中国四大无人区之首,自然环境恶劣,降雨量极少,是中国最干旱的地方。实际上,罗布泊是远古时期的一个塌陷湖,后经世事沧桑、沧海桑田般的变迁,罗布泊逐渐地干涸,变成了一片极端荒凉的不毛之地。罗布泊的西边,就是闻名世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里是全球著名的干旱中心,常年干旱无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随着上世纪60年代塔里木河、孔雀河、若尔羌河等几条河的断流,罗布泊的干涸是必然的命运。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1.jpg

罗布泊里发现的一具干尸

罗布泊距离中国的“热都”吐鲁番不远,位于吐鲁番之南350公里处,由于地形限制,罗布泊本身又是一个干涸的湖盆,所以在夏季,罗布泊极端高温炎热,干燥无雨,在烈日暴晒下,地表温度可高达70℃以上,能轻松烤熟鸡蛋。因此,夏季是罗布泊的禁忌,当地一直有“六月不进罗布泊”一说。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2.jpg

在卫星照片上,罗布泊呈现一个大耳朵形状

在远古时期,罗布泊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仅次于青海湖,海拔780米。在汉代,罗布泊的面积有上万平方公里,即便是在晚清,罗布泊依然有30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比而今的中国四大淡水湖都要大。只是六七十年代的西部大移民,人们向塔里木河等几条河疯狂取水,终于导致汇入罗布泊的几条河干涸,罗布泊最终也变成了一片干涸的盐碱地。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3.jpg

罗布泊湖心

中美建交之初,在美国的卫星地图上,罗布泊呈现出一个非常奇怪的“大耳朵”状,因此它也被称作是“地球之耳”。罗布泊神秘诡异,这儿也曾经是新中国的核试验基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都在这里试爆,地下核试验也在这里进行。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也在这里神秘失踪,至今都下落不明。罗布泊不仅干旱、高温,还经常大风暴肆虐,每当狂风刮过,经常会有干尸被吹出来,罗布泊究竟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至今也没有定论,反正很多人进入罗布泊后都没有出来。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4.jpg

罗布泊中的干尸

罗布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极端荒凉,跟它的邻居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样,这里寸草不生,极度荒凉,厚厚的盐碱壳将一切都覆盖,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没有树木、花草和其他动植物,放眼望去,天地都是一片苍凉的昏黄色。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5.jpg

罗布泊的荒凉可见一斑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罗布泊就是没有人烟的地方,除了科考之外,极少会有人闯入,要是冒然进去了,就很难再出来。但80年代之后,探险热潮兴起,越是神秘的无人区,越是会引起这些人的关注,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是有人去挑战,当然,也可以说是冒险。比如,本文要说的探险家余纯顺。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6.jpg

余纯顺

余纯顺是中国最早的徒步探险者之一,他从1988年开始徒步中国行,当时徒步探险在国内还是一个非常新奇的运动,所以余纯顺能迅速出名,一直到1996年,八年间余纯顺走过全国23个省市区,徒步四万多公里,访问过33个少数民族,发表游记40多万字,拍摄实景照片近万张,沿途做了150多场“壮心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完成了人类首次孤身徒步穿越滇藏、西藏、川藏、青藏以及中尼公路全程。八年间,余纯顺穿坏了50多双鞋子,脚走大了2码,从一个热血青年走成了沧桑大叔。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7.jpg

余纯顺孤身进入罗布泊前的身影

所以到了96年的时候,余纯顺已经很有名了,各种头衔、荣誉都戴在他的头上,他被冠以各种称谓,有探险家、中国徒步第一人、旅行家、当代徐霞客、中国的托马斯等,甚至有人称他为“民族英雄”。因此,当上海电视台找到他,想拍摄一部有关他徒步穿越罗布泊的纪录片时,余纯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实际上,当时的余纯顺正打算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还计划去南疆盖麦提训练骆驼。用事后的眼光看,显然,他的步子迈得有点大了,也可以说他有点太高估自己了。事后有人分析说,余纯顺的家庭困苦,童年不幸,父亲常年下乡支农,母亲和姐姐都是精神病患者,后先后因病去世。余纯顺本人少年时就因为盗窃而锒铛入狱,被关押在安徽军天湖农场劳改三年,1970年刑满释放后留场就业,跟一群老右派混在一起,这对余纯顺的性格命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8.jpg

旅途中的余纯顺

1978年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后,余纯顺才回到上海,后顶替父亲进入上海成套电器设备厂工作。接下来的人生,和大多数人一样,余纯顺结了婚,步入了千篇一律的生活。在此期间,余纯顺陷入了迷茫和苦恼,感觉自己虚度光阴,碌碌无为,这一辈子也许就这样了,他又有点不甘心。劳改农场的10年生涯,让他觉得应该干点什么,不能就这样浑浑噩噩下去。于是,他发奋苦读,用四年的时间自学完成了初中、高中、大专和本科学业,取得了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文凭。但收之桑榆,失之东隅,虽然余纯顺在学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婚姻家庭却亮起了红灯,妻子对于他埋头读书忽视家庭非常不满,时间一长矛盾丛生。无奈,二人商议生个孩子来维持夫妻关系,但孩子出生后却是个死胎,孩子最终成了压垮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余纯顺家庭破裂,妻子与他协议离婚,各自分道扬镳。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9.jpg

在众人崇拜的目光注视下的余纯顺

到了此时,余纯顺的人生道路似乎又回到了起点,他依然什么都没有,但却摆脱了一切牵挂,变成了自由之身。于是,在苦闷和迷茫中,余纯顺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去徒步全中国,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最初,余纯顺是想体现自己的价值,渴望做出一番事业来表达自己的存在,改变被人看不起的命运。遭遇了太多家庭变故,余纯顺似乎大彻大悟了,他抛弃一切牵挂,决心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幸运的是,他的这个决定得到了父亲余金山的支持,父亲甚至想和他一起出发,虽然母亲在病情稳定时极力反对,但有父亲和弟弟的支持,余纯顺义无反顾,并于1988年7月1日,从上海家门口的车站,迈开了徒步中国的第一步,来为他送行的,只有两个人——父亲余金山和弟弟余纯民。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10.jpg

余纯顺

应该说,余纯顺选择用“徒步中国”这种方式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选对了方向。他成功了,走到哪里都有人热烈欢迎,他被冠以各种头衔,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和仰慕,当然,也赢得了诸多的“爱情”。余纯顺的女朋友很多,有名有姓的就有多人,最出名的有三人,分别是北京的尚昌平、宁夏的芬陀莲子与新疆的徐金玉。在当时,人们将余纯顺当做英雄来看待,走到哪里都是一片欢呼雀跃的迎接场面,余纯顺由此也成为上海滩近200年以来所出现的第一位徒步旅行家。88年的时候,网络还没有普及,也没有“网红”这个词,更没有流量支撑,人们了解余纯顺,都是靠广播、报纸和杂志等媒体。而余纯顺也在《知音》、《读者》等国内知名杂志上定期发表游记、见闻,因此知名度迅速打开。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11.jpg

余纯顺与女友徐金玉

与上海电视台说定后,余纯顺就为孤身徒步罗布泊做了诸多的前期准备工作,新疆巴州、库尔勒政府、巴州旅游局以及民间各团体都对余纯顺的这次穿越给予了大量的援助,吃喝拉撒行,都得到了很多捐助。正式进军罗布泊前,巴州旅游局在楼兰宾馆前为余纯顺举行一场盛大的欢送仪式,领导致辞,余纯顺发表感言,蒙古族姑娘敬献上马酒,社会各界争相报道,上海电视台纪录片摄制组一行五人全程跟踪拍摄。在这种形势下,余纯顺发表豪言壮语,一定要在六月份征服罗布泊,打破“六月不入罗布泊”的神话。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12.jpg

尚昌平

然而悲催的是,余纯顺一头扎进罗布泊,此生再没有回来。他在配合完摄制组的拍摄后,自己于6月11日孤身进入茫茫荒漠,至此再没有回来。仅仅是107公里的行程,原计划用时三天走完,他却没有完成,将自己的魂魄和肉体都永远地留在了罗布泊之中。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13.jpg

莲子

其实,余纯顺孤身穿越的这条路线,他事先已经走过了一遍,沿途亲手预埋下了食物和水,但真正孤身徒步穿越时,却依然遇难。人在大自然面前,真的是太渺小、太无助了。违背自然法则,凭一腔热情和个人蛮力,就想挑战大自然,注定要失败。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14.jpg

余纯顺孤身进入罗布泊湖心时的回头一瞥

救援人员于6月18日上午发现余纯顺的帐篷和遗体时,余纯顺很惨,他全身赤裸,右臂弯曲向上,遗体上布满大大小小的水泡,面色青紫,全身高度肿胀,已经开始腐败。帐篷外,扔着余纯顺的一把藏刀,10米开外,还有他挖的两个大坑,很显然,余纯顺迷路了,该转弯时没有转弯,而是沿着直线走下去,找不到事先埋好的食物和水,在酷热难耐的罗布泊中,他挥汗如雨,很快便虚脱,最终因脱水导致全身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15.jpg

余纯顺就死在这顶蓝色帐篷里

事后人们分析了很多余纯顺遇难的原因,但那些都是客观条件上的推测,而盲目自大、高估自己的能力、忽视大自然的威力,才是他遇难的主观因素,而为名所累、太渴望出名是他的思想动态,在那样情况下,已经不允许他退缩,不允许他犹豫,他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16.jpg

余纯顺的墓

实际上,余纯顺遇难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名利所驱使。余纯顺就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不是徒步探险,恐怕全中国没几个人会认识他,他就是千千万万个上海人中的普通一分子。因为孤身徒步,他有了名、有了利、有了金钱和众多“女朋友”。所以,他必须成功,不能有任何差池,不能辜负那么多人对他的厚爱。其实,余纯顺再普通不过,既没有财,也不帅,满脸的络腮胡子,一脸的沧桑,看样子起码有60岁,说他是个老头也不过分,但能赢得那么多女性的青睐,凭的是什么呢?不言而喻。

为名所累,违背自然规律,不自量力的余纯顺曝尸罗布泊之谜-17.jpg

雷殿生在余纯顺遇难处默哀

综上,余纯顺遇难是早晚的事,即使他没有死在罗布泊,也要亡于别的地方,总之,从他踏上孤身徒步征程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注定了。尽管他之前取得了那么多的“成就”,实际上不值得一提。余纯顺走了八年,走过很多地方,然而并没有走过沙漠戈壁,不管是青藏线、川藏线、新藏线还是中尼公路,那是沿着公路前行,有路标、行人。17次过黄河也好,11次渡长江也罢,都是有人区。而罗布泊是无人区,极度荒凉,又没有方向,最严重的是,罗布泊在六月份极端炎热,五六十度是稀松平常的事。一般人在那个环境下能呆上两个小时,就算是有强健的体魄了。12年后,余纯顺的继任者雷殿生,终于完成了孤身穿越罗布泊的壮举,但他是在10月份,且用时三个月,才费尽千辛万苦地穿越出去。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英雄悲歌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0448652038881285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2: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逝者,不要诋毁和污蔑,余纯顺至少比你我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2: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说他走进了罗布泊,就是个勇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喷一个死去的探险者,余纯顺在当年的壮举是非常了不起的,和现在的网红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不了解那个年代人的思想和价值,希望你不要用现代人的思路和眼光去亵渎那个年代的人的质朴!如果你能用一定的境界去写这篇文章,可以让世去的余纯顺感人故事感动当今社会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2: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勇者,可嘉。人死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2: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余是英雄,凭他八年徒步的艰辛,一般人真办不到。
没挑战大自然旳决心,一切都是未知旳,说老余为名利去拿自己生命冒险是心胸狭窄人的己见,太偏面。[打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2: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死者为大!不要说那些诋毁他的话!那个时候户外装备很差,通信也不发达。他是个有血性的英雄,用生命去实现了那个时代人的壮举,这样的勇者值得国人尊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2: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逝者,哪个人不想成功!他的行为让人尊重,不要诋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我与几位同事乘车穿越罗布泊(巴州尉犁县进,吐鲁番地区出),两辆越野车,带着Gps,后面有地质队的十轮大卡做后勤,来到余墓前,感觉四处如茫茫大海,无任何参照物,在这里人实在太渺小了…在余墓前放了瓶矿泉水,两只香梨,一根点着的香烟,默默地离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2: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余纯顺实际上称不上“家”,最多是“者”,只是他徒步比较早,所以出名了。但也是为名所累,为情所困,最终魂断罗布泊,可怜可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4 06:06 , Processed in 0.07470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