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478|回复: 2

网络账号频频“见鬼”!要查清谁在幕后“搞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7 22: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大量网民近日反映其互联网账号疑似“被操控”。例如,微博账号无缘无故给人点赞、关注不认识的人;淘宝账号被莫名其妙地收藏一些陌生的店铺。更令人恼火的是,当网友发现并取消这些关注或收藏后,过了一段时间,账号又会出现新的关注或收藏内容。很讽刺的是,在微博话题中,就有一条是“新浪微博莫名其妙关注很多不认识的人”。此外,不少微信用户也遭遇过账户反复提示异地登录等“灵异事件”。

网络账号频频“见鬼”!要查清谁在幕后“搞鬼”-1.jpg

互联网账号“见鬼”了,给用户带来的不止是惊吓。网络账号既是陌生人认识彼此的窗口,也是熟人相互加深了解的平台。从原创状态到转发分享,从喝彩点赞到关注跟评,每一个动态都描绘着用户的整体网络“自画像”。然而,账号上那些并非本人操控的关注收藏对象,往往涉及商业推销甚至低俗色情。这难免会使用户自身形象受到损害,进而在亲朋好友眼中大败好感。这也是许多网友定期给账号“体检”,宁肯麻烦也要手动取关营销账号、删除垃圾内容的原因所在。
与网络“人设”的“翻车”遭遇相比,财产和生命安全面临的隐患更令人担忧。用户账号的点赞和关注功能被他人操控,暴露的是账号本身的安全风险。既然这些功能可以被他人随心所欲地利用,那么购物及转账交易、发送误导及诈骗信息,也不是难以攻破的技术关卡。从这个角度说,每一个账号“灵异事件”,都很可能是一连串麻烦的先兆,应当引起用户的足够警惕。一些平时为许多网友满不在乎的注意事项,如加强密码口令保护、拒绝连接不安全WiFi、选择正规路由器等等,都是账号“防鬼”必上的安全门锁。
用户的警惕可以提高账户的安全系数,但在上下游相当完备的网络黑产面前,这些努力并不是百分百奏效。专家表示,账号被盗用,还可能是流量劫持、代码攻击、木马病毒所致。因此,比让用户加强账号防范更重要的,是尽快揪出躲在屏幕背后的“捣鬼者”。法律是“捉鬼”的依据,技术是“捉鬼”的利器,平台更应该成为“捉鬼”的援军。根据现行法律,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且盗用他人公共信息网络上网账号、密码上网,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监管部门应当依法扛起主责,加强技术监测和筛查,揪出逍遥幕后的黑手。面对大量账号被盗,平台方更不能无动于衷,应该配合调查,加强管理,维护用户的上网体验。
谁动了互联网个人账号,就是动了网友的安全权益,动了网络正常运营的秩序。这么多网络账号“见鬼”了,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找出问题的答案,是维护网络环境,肃清网络风气的关键之举。
图据新华每日电讯
<hr>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殷呈悦
编辑:殷呈悦
流程编辑:郭丹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68723382143848289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22: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以为是微博强制我们去关注某些网红去给他们涨粉呢[捂脸],但是不经过我们允许,这样总归是不对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22: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找吗?举个例子:银行可以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转走你账户的钱,别人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2-27 18:38 , Processed in 0.07130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