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
2019高考接近尾声,接下来平台将重点做好2020高考助考。此套资料是平台收集整理的《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汇总》,共计16单元,涵盖所有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内容。通过此套资料让学生清楚每个单元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效防止学习中的知识漏洞;知识点的具体分析和深化可结合千聊课堂一轮复习视频课程。全套资料可以加入知识星球下载,视频课程请关注千聊课堂学习。详询微信:15258553825.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1 讲《地球》.........................................1
第2讲《地图》........................................ 5
第3讲《地球上的大气》.......................... 6
第4讲《地球上的水》............................. 17
第5 讲《地表形态的塑造》...................... 21
第6 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4
第7 讲《关于季节的知识专题》............... 27
第8 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28
第9讲《农业》......................................... 32
第10讲《工业》....................................... 36
第11讲《交通》...................................... 40
第12讲《人口》....................................... 42
第13讲《城市》....................................... 45
第14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8
第15讲《区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50
第16 讲《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54
第 1 讲《地球》
1、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⑴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
⑵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⑴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他八(七)大行星相比, 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⑵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 ⑤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 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⑴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
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 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 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⑶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 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⑴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由里往外:
①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 11 年))
②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
③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⑵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 离层:地面以上 80-500 千米高度)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 定影响。
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5、地球自转
⑴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⑵速度:
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 60°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 度,也无线速度。线速度计算公式 Vф=1670 千米/小时×COSф(其中ф为纬度)。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 0 外,各地相等 15°/h)。注意: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一样
⑶周期:
①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 时,昼夜更替周期)
⑷意义:
①昼夜更替 (周期24小时,一个太阳日)
②地方时(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经度差1°=时间4分钟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④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北极不动,在北半球,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仰度)=所在纬度。
⑤地球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形状(因赤道离心力较大,向两极递减)
6、晨昏线: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 0 度)。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18:00
7、晨昏线与经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晨昏线与经线交角=直射点纬度
8、时间计算:
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9、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同区减,异区加)
10、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或国际标准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1、日期分割:
0:00 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或称“新一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或称“旧一天”。若 0 时经线为西经度,则新一天大于一半;若 0 时经线为东经度,则新一天 小于一半;若 0 时经线与 180°经线重合,则全球处于同一日期;若 0 时经线为 0°,则新旧一天各 占一半。
12、日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 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即自 西向东越过 0 时经线日期加一天。
13、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⑴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⑵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⑶实例: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4、地球公转
⑴速度:1 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 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⑵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15、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⑴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纬度与所求点的纬度差)
⑶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 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
⑷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5)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楼房间距越大。
(6)正午太阳高度(H)因纬度而不同:同一时刻,H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H 就越大。
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H 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H 达最小值。
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H 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H 达最小值。 春秋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H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注意:等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以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分布。昼半球的中心点是直射点
(7)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 12 时。
②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 房屋朝北。
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 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④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
⑤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 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 度),并计算影长。
⑥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 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⑦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 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 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⑧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气候、地势高低
16、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⑴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如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3.21—9.23),北半球的昼长夜短,此时北半球夏半年。9.23---次年 3.21 为北半球冬半年。
⑵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如北半球:12 月 22 日最短,之后太阳直射 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3 月 21 日昼夜平分,6 月 22 日昼最长。之后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 昼渐短,12 月 22 日昼最短。
⑶南北回归线之外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在同一天出现;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 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⑷不同半球的纬度数相同的两地,昼长=夜长。
17、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⑴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⑵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18、昼长计算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 小时-夜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⑴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 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 6:00
⑵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 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 18:00
19、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出现昼夜现象
⑴地球自转—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⑵地球倾斜着公转—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⑴黄赤交角存在: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②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⑵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⑶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⑷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太阳直射点
⑴地球上每时每刻,只有一个地方得到太阳的直射;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一定是正午 12 点;
⑶太阳直射点出现在当地的天顶时,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H = 90°。
⑷太阳直射时物体的影子长度为零。
(5)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6)太阳直射点与晨昏圈的关系:直射光线始终与晨昏线(面)垂直。
(7)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数,与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 最北界限度数之和互余。例如: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极点的太阳高度=90°-刚好出 现极昼的纬度=?×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极昼区域内任纬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 大值+最小值)
(8)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太阳升落方向的关系:
3.21~9.23: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北半球的非极昼极夜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 向落下;
9.23~次年 3.21: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北半球的非极昼极夜区)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西南方向落下。
3.21 和 9.23 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9)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正午太阳在天空的方向关系:
①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北方。
②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南方。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南方向;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北方向。
22、四季的划分:
⑴我国传统划分:以“四立”分别做为相应各季的起点。
⑵欧美的划分:以“二分二至” 分别做为相应各季的起点。
⑶我国气候统计和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划分:3、4、5 月—春季;6、7、8 月—夏季;9、10、11 月— 秋季;12、1、2 月—冬季。
⑷按气候含义划分: 候平均温(即连续5天的平均温):
≥22℃为夏季,≤10℃为冬季, 10℃→22℃为春季,22℃→10℃为秋季。
23、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
|
时间季节
|
北半球夏半年
|
北半球冬半年
|
地球公转
|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
|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
|
线速度最慢
|
线速度最快
|
正午太阳高度
|
6月22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
|
12月22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
|
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
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
昼夜长短
|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
等温线
|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海洋相反
|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
气压带、风带
|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
雪线
|
雪线上升
|
雪线下降
|
北印度洋洋流
|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
我国的降水
|
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
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
我国的河流
|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
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
|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
我国的季风
|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
|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
|
影响,高温多雨
|
响,寒冷干燥
|
我国的农业生产
|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
|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南
|
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
|
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
|
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
菜、瓜果
|
气象灾害
|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
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
|
寒潮、沙尘暴、干旱、暴雪
|
地质灾害
|
滑坡、泥石流较多
|
较少
|
专业高考地理助考,欢迎同学们加入!
1、点击公众号下方菜单“历史消息”,可以回看答疑视频,每个视频中都讲了具体知识点或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2、系统复习课程发布在千聊课堂(扫码进入)内容包括:一轮复习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选修地理,二轮复习的解题方法指导课程、高考真题解析、刷题课程等。欢迎加入系统课程班,跟着我们作系统的高考地理复习!
3、加入知识星球(扫码进入)
可以享一对一答疑,随时解决在学习中的疑问。(加入知识星球后可以免费学习所有千聊课堂上的课程)。
4、希望通过“学—练—问—测“的系统教学过程,尽可能的帮助同学们提高地理成绩!具体事宜可以加微信15258553825联系!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峰哥地理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66986855426550666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