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268|回复: 0

长垣古代名人:蘧伯玉(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9 07: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垣古代名人:蘧伯玉(一)-1.jpg
蘧伯玉像



蘧伯玉,名瑗,字伯玉,谥成子。春秋时卫国蒲邑(今河南长垣县伯玉村)人。约生于公元前五八五年左右,卒于公元前四八四年以后,是位年逾百岁的寿星。他自幼聪敏过人,饱读经书,能言善辩,外宽内直,生性忠恕,谦诚坦荡,堪称“中华德圣”,实为千古君子。

蘧伯玉生于仕宦之家,其父无咎,谥庄子,也是卫国名大夫。当时,蘧姓在卫国已是名门望族,可谓俊贤荟萃,其中杰出的女性就有子贡的母亲。据《端木氏家谱》载,端木巨事卫灵公,“匡君泽民,称卫之贤大夫”。端木巨娶蘧氏。蘧氏“天性贤良,仁慈端庄……怀孕十月,梦神赐宝玉,遂生一子,因名赐”。端木赐,即子贡,春秋卫国黎阳(今浚县)人,孔子著名弟子。他经商往来于曹、鲁间,富可敌国,曾先后被各诸侯国待为上宾,实力可与诸侯“分庭抗礼”。

蘧伯玉于卫献公初即已入仕,在献公中期已为卫国举世皆知的贤大夫。蘧伯玉一生,侍奉卫国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国君。他主张“以德治国”,执政者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化、教育、影响人民,他体恤民生,实施“弗治之治”。所以卫国虽几经战乱、内讧,在几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但由于蘧伯玉等大臣的努力,仍能稳立中原,民众安居乐业,以致孔子周游列国进入卫国时,竟然发出“庶已乎”的惊叹。蘧伯玉与孔子一生为挚友。二人分别仕于鲁和卫时就曾互派使者致问。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有十年在卫国,其中两次住在蘧伯玉家,前后达九年。尤其是孔子第二次从外地回到卫国,蘧伯玉已年高隐退,孔子再次在其家设帐授徒,二人更是无事不谈,充分交流思想。蘧伯玉的政治主张、言行、情操对儒家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言行合乎儒家学说的基本观点,为以后儒家学派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如此,蘧伯玉“弗治之治”的政治主张,也开创了道家“无为而治”的先声。


宫门蘧车
长垣古代名人:蘧伯玉(一)-2.jpg
蘧公车



公元前五三四年,卫灵公登上了王位,开始了其在卫国长达四十三年的统治。有一天晚上,灵公和夫人夜坐赏月,忽然听到有辚辚车声从西向东而来,快走到宫门前时,没有了声音。不大一会儿,辚辚车声又在东边响起来,渐渐远去。

正在兴头上的灵公笑着问夫人:“知道外面是谁的车经过吗?”

夫人毫不犹豫地说:“蘧伯玉的车。”

“你怎么知道是蘧伯玉的车!’.

夫人答:“凡是忠臣孝子,其行为都是光明磊落的,不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像有些人在你面前毕恭毕敬,但在你背后丧失礼节,胡作非为。蘧伯玉是咱卫国有名的贤大夫,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既仁义又有知识,一贯遵礼守规,尊重上司,他绝不会因为夜间别人看不见就废礼,所以我断定是他。”

原来,为了表示对国君的尊敬,周礼规定,无论大小官员车辆经过宫门时,要放慢速度,车上官员下车,手扶车辕步行一段,待车行过宫门后再上车,正常行进。但这一礼制到春秋时大多数官员已不再严格遵守了。

灵公马上派人去查看。去的人很快回来,悄悄地对灵公说:刚才过去的确实是蘧伯玉的车。本来非常高兴的灵公,此时却故意板起脸对夫人说:“这次你猜错了,刚才过去的车不是蘧伯玉的车。”

夫人一听此言,马上站起来,端起酒壶给灵公满满斟上一杯酒,然后立即跪下,说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这次轮到灵公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了,急忙问道:“夫人何以如此?”

夫人答道:“过去妾以为在你的大臣中,只有蘧伯玉有这样高的品德,想不到还有第二个这样好的大臣,有这么多的贤臣辅佐你,何愁国不兴盛,难道妾不该给你敬杯酒吗?”

灵公感慨万千,不由叹道:“刚才过去的车确是蘧车。”自此,“宫门蘧车”成为人们遵礼守节的代名词,“礼下公门”成为千古成语。


舒卷有道

蘧伯玉为人正直磊落,对国家忠心耿耿,对国君关爱尊重,从不参与危害国家和国君的任何行动。他有高度原则性,一旦不利于国家的事情发生,他能制止的坚决制止,不能制止便会坚决离去,决不参与。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出仕,政治昏暗时就自动收敛隐退而不折腾。这在春秋后期政逮于大夫,国君势力衰弱的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关于卫献公被逐,在“出与入”这件大事上就能看出蘧伯玉的原则立场。

卫献公十八年(公元前559),大夫孙林父、宁殖把献公赶下了台,并将其逐出卫国。这件事的起因是这样的:卫献公发现孙林父有谋反图谋后,在一次宫廷宴会上,献公专门叫宫廷乐队奏一首讥讽谋反的乐章。乐师觉得不合适,献公说:“此时演此曲,正切合时宜,怎能不歌?”当时孙林父的儿子孙蒯在场,孙蒯回家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孙林父知道阴谋即将败露,就加紧了准备。他一方面将自己的财产、奴仆搬迁到食邑地——戚,一方面拉拢朝中势力,准备提前行事。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蘧伯玉。蘧伯玉是卫国贤大夫,政治影响力、号召力大,有他协助,没有办不成的事。他私下里找到蘧伯玉,说:“主公的暴虐是有名的,你也是知道的,我不先下手,他会杀我。我想把他推翻,请你参加,你看怎么样?”蘧伯玉一听孙林父这些话,又想了想他近来的行动,就知道事情大了,不是自己所能解决得了的,就正言道:“你们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身为大臣侍奉国君,他有不好的地方,你可以建议,如若你的意见他不听,你可以走开,不侍奉他。但不能赶他下台,推翻君主这件事,我不愿听到,也不愿参与。”孙林父知道拉不动蘧伯玉,就告辞走了。蘧伯玉也看出孙林父逐君决心已下,木已成舟,又无力制止,就从最近的关口,离开了卫国,到了鲁国。孙林父、宁殖终于将卫献公赶下台,献公逃奔到齐国。孙林父又立定公之弟为新君,这就是殇公。国内政局稳定后,殇公为政清明,热爱祖国的蘧伯玉又从鲁国归来,参与国家治理。

数年后,宁殖与孙林父争宠造成矛盾,宁殖嘱咐儿子宁喜,想办法把献公从齐国接回复位。不久,宁殖去世。宁喜以父亲遗命告诉蘧伯玉,蘧伯玉颇为鄙视,对其郑重地说:“过去我不参与推翻国君,现在我又怎能以旧君换新君呢?”他看到逆臣们推翻国君的事又要发生,且劝阻无力,便伤心不已,再次出奔鲁国。在齐国、晋国的帮助下,流亡了十二年的卫献公又恢复了王位,并立即从鲁国召回了忠心耿耿的蘧伯玉,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

从献公“出与入”这件事上,反映出蘧伯玉不与乱臣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处世立场和舒卷自如的洒脱。两千多年来,蘧伯玉舒卷自如的洒脱,为历代文人、官员提供了榜样,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儒家关于出仕和归隐的思想态度。


寡过知非

蘧伯玉是一个要求自己非常严格的人,经常检讨自己,深刻反省自己过去的言行,常常静坐思过,被人喻为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这种优良品德为同时代的老子、孔子、季札和而后的庄子等大思想家所称道,同时也影响着其他人。

有一次,吴国季札到晋国去,顺路到卫国学些礼节。本来白天已见过蘧伯玉,两人谈得非常投机。晚上,他突然想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向蘧伯玉请教,就又乘车赶到蘧府。

拍开门后,给开门人说明自己是吴国季札,是来请教夫子的。开门人把他先让进房内,斟上茶说:“老夫子每天晚上这个时间都是独自静坐思过,从不让人打搅,你是不是等一会?”

开门声与谈话声惊动了蘧伯玉,他问是哪位贵客来了,门人立即禀报:“吴国季子来访”。

蘧伯玉立即出来相见,说:“我静坐只是不叫他们随便干扰,贵人来了,怎么不马上相见!”

季札随伯玉到了客厅,高高兴兴地谈了自己想问的事,说:“夫子的家教很严哪!门人说得很清楚。”

蘧伯玉说:“刚才太失礼了,冷遇了你这位贵客。”

“不是不是!”季札双手连摇,“门人很懂礼貌,又让座,又倒茶,绝没有慢待,这是你平时教育的结果啊!”

蘧伯玉的静坐思过,使季札在夜访后留下了“卫多君子,国无患矣”的名言。

正是这样,蘧伯玉经常静坐独思己过,孔子对蘧伯玉寡过知非的精神评价道:“外宽内正,自设于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于人,以善存亡汲汲,盖蘧伯玉之行也。”

用现代语言来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蘧伯玉的行为是高尚的,他对别人宽厚,对自己严格,始终把自己放在改正错误之中,严格要求自己,而不勉强苛求别人,始终把挽救国家危亡,当成自己最迫切的任务。


瑕丘讽喻

公叔文子是卫献公的孙子,也是卫国的一位大夫。他仗着祖父是国君,想要什么东西只要一句话别人就得给他。在朝中,他最尊敬和最害怕的人就是蘧伯玉。因为蘧伯玉饱读经书,知识丰富,问一答十,什么事都知道,文子与其交往,学到很多东西。但他又怕蘧伯玉公事公办、凡事讲原则的态度,而且一旦事情不合礼法,蘧伯玉总会非常婉转地阻止他,所以文子对蘧伯玉非常敬畏。

一天傍晚,公叔文子与蘧伯玉二人到帝丘(濮阳)郊外踏青,他们二人漫步于芳草萋萋、野花遍地的田野里,心情格外舒畅。

文子和伯玉边谈边走,远远地来到了瑕丘台(位于今濮阳县南九公里堌堆村)下。高高的瑕丘台在空旷的田野里显得那么高大,二人信步登上瑕丘。顿时别有一番景象展现在了眼前。蓝天、白云,是那么高远、空旷,台下一弯溪水,潺潺有声,清澈见底,曲曲弯弯绕台远去,台上郁郁葱葱的大树浓荫笼罩,显得出奇的寂静,地上被红的花、绿的草点缀得五彩缤纷。

多美的一幅天然图画呀!

公叔文子双手擎天,原地旋转一周,高兴地大声喊道:“多美的瑕丘呀!太让人喜欢了,我死了就埋葬在这里吧!”

机敏的蘧伯玉突然一惊,心想这里的老百姓又要遭殃了。国君的孙子说啥,谁也不敢顶撞,劝谏也需要含蓄、委婉。他灵机一动,便高高兴兴地说:“瑕丘真是好地方,你喜欢的地方我也喜欢,你就让给我吧!我比你年龄大,肯定比你死得早,到时,我就抢先埋葬到这里吧!”文子听明白蘧伯玉话中有话,意在讽喻自己夺人之地,但又不好发作,只好答应:“那就让给你吧!”

蘧伯玉用本来带有讽喻意味的一句戏言,就圆满、稳妥地解决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既显示出他机敏、能言善辩的卓越才能,又体现了他体察民众疾苦的仁爱之心。


楚国荐贤

蘧伯玉是一个尊重人才,善于发现和推荐人才的贤大夫,在他一生中被他推荐的人很多。

有一次他出使楚国,在濮水边一个叫桑间的地方碰到了楚国很有才华的公子皙,立刻上前问道:“您现在往哪里去?”

公子皙叹道:“楚昭王不用我,楚国没有我施展抱负的地方,只好外出流浪了。”

蘧伯玉说:“我现在到楚国去,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吗?”

公子皙说:“历来都说最高尚的士不为女色所迷,可以托色,其次可以托辞,再次可以托财。您是我最最信赖和敬重的人,三者都托付于您,在楚国见机行事吧!”

蘧伯玉说:“公子放心,我一定尽力。”

两人分手后,蘧伯玉很快到了楚国。因为他是当时各国都知道的卫国贤大夫,所以在楚国受到了该国君臣的热情接待。在与楚昭王会面时,蘧伯玉有意从治国方略谈到人才的任用。

楚昭王说:“人才重要呀!楚国一向十分重视人才!”

蘧伯玉轻轻摇摇头笑了,意味深长地说:“楚国确实培养了不少人才,可是诸侯都说楚国最不会使用人才。”

楚昭王大吃一惊,忙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蘧伯玉笑了笑:“伍子胥是你们楚人吧!在您这里得不到重用,而且还受到迫害,他只好逃到吴国。吴国重用他,封他为相国,结果怎样呢?伍子胥带领吴国兵马攻打楚国,把楚平王的墓都扒了,还鞭打楚王尸体加以羞辱,这是人家吴国会用人啊!”

楚昭王点点头,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蘧伯玉侃侃而谈,又说:“鼢黄也是楚人吧,在你们这里得不到重用,人家出走到了晋国。晋国发现他是个人才,就委以重任。他把七十二个县都治理得井井有条,生产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了,形成了民不妄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这是人家晋国会用人。像你们这么强大的楚国有多少人才也不为多,人才流失多可惜呀!”

楚昭王口服心服,点头称道:“蘧大夫不愧是卫国名臣,句句是至理名言,您还有何见教啊!”

蘧伯玉不动声色地说:“国君不要这样讲,我只是有感而发,据理而言。眼下楚国又要损失一位难得的人才呀!”

楚昭王急忙问:“是吗?哪一位?”

蘧伯玉答道:“我在来贵国的路上,遇到了公子皙。初见时还以为他出使某国,谁知他在楚得不到重用,思想苦闷,准备到别国效力呢!”

楚昭王听罢急道:“此乃寡人之过,谢谢夫子指点迷津。”他立即派人追回公子皙,委以重任。

蘧伯玉以他的雄辩之才,教育了楚王,让他明白人才流失的可惜,自己也更受到了楚国朝野的一致尊敬,更加圆满地完成了他出使楚国的任务。

楚国从此走向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这是后话。
颜阖求教

为了教育好太子蒯聩,卫灵公从鲁国请来贤人颜阖做他的师傅。颜阖入卫后多方打听,了解了自己这个未来的学生,深知自己担子不轻。为了做到正确施教,颜阖悄悄来到蘧府,向夫子求教。

请颜阖做蒯聩的师傅蘧伯玉是知道的,所以二人见面后既没有提名,也没有道姓,而是直接进入正题。

颜阖向蘧伯玉求教说:“有这样一种人,生性非常残暴,跟他朝夕与共如果不符合法度和规范,势必危害国家;如果合乎法度和规范,那就会危害自身。他所有的智慧只够看见别人的过错,却不了解别人为什么会出现过错。像这种人,我可该怎么教育他?”

蘧伯玉赞叹道:“这个问题你问得好哇!你要特别小心谨慎地对待他。首先要端正自身,表面上不如顺从依就以示亲近,内心里不如顺其秉性暗暗疏导。你就是做到了这两点,也还会有祸患。态度上依附他,关系结交得不要太深,心里有和顺的思想,也要防止他有越轨的行为。如果态度依附且关系很深,会招致崩溃失败;内心顺性疏导太露,也会招致祸害。如果他像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你也要像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如果他跟你一点隔阂也没有,你跟他一点隔阂也没有;如果他连一点棱角也没有,你也连一点棱角也没有。一句话,要顺着他的心思,引导他,使他慢慢改正错误,时间久了慢慢感化他,使他少发生错误。”

颜阖轻轻点头。

蘧伯玉继续说:“你千万别学螳螂!你知道螳螂吧?举起两把大砍刀去挡车轮,明知力所不能,它却不自量力,结果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你千万要谨慎小心,如果你经常夸耀自己而触怒了他,那就太危险了。”

颜阖口服心服地说:“明白了!”

蘧伯玉说:“我再给你打个比方。你熟悉那个养老虎的人吧?

他为什么不把活猪羊拿来喂老虎,因为他怕老虎吃掉活猪羊时引起野性。他为什么不把整个猪羊一次给老虎,也是怕它在撕吃整个猪羊时诱发野性。养虎的人熟悉老虎,知道老虎饥饱的时刻,通晓老虎暴戾凶残的秉性。老虎虽然和人不一样,但却知道亲近喂它的人,因为这些人能顺它的心意。想想那些被老虎吃掉的人,都是不知顺从老虎的心意才被吃的。”

颜阖听着听着不寒而栗,想插话又被蘧伯玉示意阻住,说:“你先别忙,我再给你举个例子。有一个非常爱马的人,除了好草好料饲养马以外,用筐子来接马粪,用珍贵的大贝壳来接马尿。有一次,一只牛虻趴在马身上,这个人好心好意,趁马不注意时突然拍死牛虻。这下坏了,马受惊了,它挣断辔头,撞碎了这个人的头颅,又踏穿了他的胸膛。爱马的人本意爱马,却招致杀身之祸,不谨慎不讲究方式行吗?”

颜阖站起来,深施一礼:“听夫子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没齿难忘。”

庄子曾引用这则故事,借以抒发道家的人生处世哲学。


与时俱进

蘧伯玉的高尚品德,特别突出的一点是他与时俱进,不断求索的精神。《庄子·则阳篇》中有这样一段话: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有乎出而莫见其门。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疑乎!已乎已乎!目无所逃,此所谓然与然乎?”

用现代语言翻译这段话大意是:

蘧伯玉活到六十岁就有六十年变化,常常在开始的时侯以为是对的,而到后来知道错了。不知道六十年时认为是对的时侯,是不是前五十九年认为错了。万物都是产生出来的,然而看不到万物产生的根源。万物产生的时侯,一定有一个过程,然而却找不到它的门径。人们都尊重靠智能而获取的知识,却认识不到靠智能取得的事物无法认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这些不能称之为大的疑惑吗?算了吧!算了吧!如果不知道休止,那就会没办法逃避祸患。这里所认为是对的,难道真是对的吗?

庄子之所以这样评价蘧伯玉,这得之于蘧伯玉与老子的一次谈话。

蘧伯玉在六十岁那年,曾出使郑国,子产向他推荐说:“蘧大夫,我这里有一位非常崇拜你的人,只恨与你没有畅谈过。”

蘧伯玉也困惑地问:“那他是哪一位?”

子产说:“你见面就知道了。”

不一会儿,子产领进一位须发皆白的高个子老人,蘧伯玉猛然站起来,上前拉住对方的手说:“您怎么在这里?”对方也吃惊地说:“想不到蘧夫子也在这里!”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周朝的老子。蘧伯玉和老子两位哲人只是在蘧伯玉随卫国国君到洛阳朝见周天子时见过面,也未深谈,只是互相仰慕着,想不到却在郑国见面了。子产有事需要处理告退走了,留下两位互相思慕而未深谈过的朋友快乐地谈起来。

两位相见恨晚,从时政聊到人生,从治国谈到抚民,从品德议到行为,竟然忘记了天色已晚。吃过晚饭,二人继续聊了起来。这次是老子先竖起了大姆指赞扬蘧伯玉说:“你的寡过知非精神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你怎么能五十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蘧伯玉笑了笑说:“别听别人的一些议论,我哪有那么神,只是平时没事时就坐下来回顾自己近一段哪些事办对了,哪些事办错了,错在哪里,也好给自己以后的行为提个醒。”

老子十分感兴趣地问:“你时常这样回顾自己的言行吗?”

“不错,几乎没有间断过。”

“有了错您怎么办?”

“改,错了就改,决不姑息。”

“有没有当时认为错了,以后又证明是对的事情呢?”

蘧伯玉这次没有笑,而是非常认真地说:“有,有,还不少呢!”蘧伯玉屈指说出四五件在他脑海中印象颇深的往事后说:“这些事当时以为自己对了,其实是不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只看现象;有些认为是错了,过一段时间又证明原来是对的。我今年六十岁了,常常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想尽量不犯错误,看来还是办不到。”

老子肃然起敬,佩服至极地说:“像夫子你这样德高望重的贤大夫,六十岁了还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真是难能可贵啊!”

蘧伯玉却谦逊地说:“比起您志在山水,逍遥自在,我还是学生。”

二位先哲越谈越有兴致,不觉已时近三更。

蘧伯玉与时俱进的品德自此传为美谈。


弗治之治

就在郑国,蘧伯玉与老子畅谈之时,道家学派重要观点之一的“无为而治”开始滥觞,并一直影响着中华文化。

子产处理完了公事回到府上,时已深夜,却见蘧伯玉、老子二人还在兴奋地谈着。子产也高兴地踏过门槛问道:“有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到这个时侯了还不休息?”

老子看见子产进门,求救地说:“先生来得正好,我和夫子正在辩论如何为政,治理国家呢,你怎样看?”

子产胸有成竹地说:“我的方法很简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用刑罚和各种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就行了。”

蘧伯玉没做声,老子摇摇头,很明显二人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子产问:“蘧大夫,卫国多君子,你们是用什么办法?”

蘧伯玉诚恳地说:“在我执政中,使用的是弗治之治。”

老子接着说:“那就是无所作为,没有什么目标地自由发挥啦!”

蘧伯玉摇摇头说:“不是你理解的意思。弗治之治,贯穿一个仁字,以德治国,任用贤良,以个人的规范行为去感化人。让全社会的人都能好礼、好义、好诚信,这样才能保证政治清明,社会长治久安。”

老子笑着对子产说:“这就是蘧夫子的高明之处。事实也正是这样,自作聪明的政治家,往往以自己的偏见强加给臣民,功夫都白费了。就应该听凭自然,虚静恬淡,顺其自然。”

蘧伯玉把“弗治之治”归于“仁”、归于“德”;老子则归于“自然”,归于“无为”;而子产则归于“法”、归于“制”。直到东方放白,三人谁也没有说服谁。这样,对于无为而治,儒家、道家各有不同解释,各有自己的内涵与外延。而法治则又形成了中国诸子学中的又一流派。

他们三人关于治国方略的一番辩论,引起了当时春秋各国的高度重视。正是蘧伯玉的弗治之治,才使卫国在诸大国之间的夹缝中生存下来,才能更快地医治内乱外患造成的创伤,使民众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经郑国子产的推崇和大力宣传,吴国的季札、晋国的史默、齐国的晏婴,都先后到卫国拜访过蘧伯玉,对蘧伯玉的弗治之治产生的政治效果给以高度评价,使蘧伯玉成为春秋后期中小国家中少有的贤相之一。


闻达诸侯

作为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蘧伯玉在其参政、执政的数十年中,出访过当时不少诸侯国,其高雅、庄重、善辩、机敏的言谈举止为天下人留下近乎完美的形象,受到了各诸侯国的赞悦。其中出使楚国,与楚昭王论人才,赴郑国与子产论治政,以及晋国史默拜访后的以德退兵等,都已永载史册,为历史所称道。《左传》、《史记》记载有蘧伯玉与吴国季札的交往。

提到季札就得先说吴国。吴国是春秋后期才兴起的一个大国,公元前五八五年寿梦自立为王,开创了吴国,夺取了原属于楚国的那些所谓蛮夷之地,慢慢强大起来。后在吴王的弟弟公子札(受封于延陵,世称延陵季子,又名季札)的帮助下,又打通了通往中原的外交途径。季札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他的一连串改革,吸取了其他诸侯国兴国的方略,把一个原本偏远的吴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吴王看出季札的本事比自己大,就主动提出让贤,三代国君先后三次诚让,都被季札拒绝,他表示只想为自己的国家多出点力,办几件大事。

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季札将国事安顿一番后,准备到北方几个大国走一走,看一看。每到一处都以自己的标准和观点来审时度势,各国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只有在卫国他看到另一番情景。卫献公后三年(公元前544),季札出使晋国时路过卫国,他发现卫国百姓忠君拥政,农业生产丰收在望,根本不是他想像中的样子,很多地方比自己的国家治理得还要好。于是他先后拜访了卫国大夫中的史狗、史鱼、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等人,觉得这些人都不错,但也没发觉他们有特别过人之处,这些人都提到了卫国贤臣蘧伯玉。为了见蘧伯玉,季札多住了数日,这才见到了刚刚出使外国归来的蘧伯玉。一番交谈后,二人均发现对方正是自己多年寻求中的理想朋友,其胸怀、志向、胆识、抱负都惊人的相似,于是越谈越投机,都恨相见太晚。二人整整谈了三个通宵,从此,成了莫逆之交。

季札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卫国,走到哪里就把蘧伯玉宣传到哪里,而且最后都说:“卫多君子,其国无患也。”致使几乎整个春秋后期的各国诸侯都公认了这个论断。

蘧伯玉的威望更高了,卫国的地位更稳固了。


敬慕之交

孔子和蘧伯玉是最好的朋友。

孔子一生交友甚严,“道不同,不与相交”。在春秋后期与他相知相交的朋友只有周朝的老子、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卫国的蘧伯玉,如此几人而已。而其中尤以与蘧伯玉的关系最好,堪称名副其实的君子之交。

孔子与蘧伯玉分别生活在鲁国和卫国,而这两国的先王被西周分封时,又都是武王的弟弟,两个国家在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时代,又都是遵行周礼最好的国家。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二人都主张以德治国,推行仁政。具体地说,蘧伯玉是仁德治国的具体实践者,而孔子是儒家最早以仁德治国理论的倡导者。共同的政治信念,使孔子与蘧伯玉二人成了最要好的敬慕之交。

他们二人友好的情谊还表现在经常互派使者致意上。有一次蘧伯玉派一位仆人到鲁国看望孔子,替自己向孔子问好。孔子听说是蘧伯玉派来的人就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请他坐下,给他倒上一杯茶水,非常随便地问道:“夫子(孔子对蘧伯玉的敬称)身体好吗?他老人家在家都干些什么?”

使者站起来,恭恭敬敬地答道:“他老人家常常静坐思过,回顾自己以往言行,检讨自己,避免犯错误。可是,他还是认为自己修养不深,没有达到不犯错误的地步。”

孔子听了以后,环视诸弟子,非常高兴地说:“好一个聪明的使者!多么了解自己的主人呀!”他的眼神也分明是在告诫自己的弟子:你们哪个能像蘧伯玉的仆人了解蘧伯玉一样,了解老师的言行思想呢?

正是有了这种敬慕之交,才有了以后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首游卫国,先后在卫国住了十年,而在蘧伯玉家就住了九年的结果。
孔子奔蘧
长垣古代名人:蘧伯玉(一)-3.jpg
孔子



公元前四九七年,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鲁定公沉湎女色,终日花天酒地,荒废朝政。孔子感到自己无回天之力,远大的政治抱负在鲁国已无用武之地,便决定率领一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寻找适合自己施展仁政德治才能的地方。

有弟子问:“老师啊!诸侯混战,满目疮痍,我们这次出行目的地是哪里呢?”

孔子也伤感地说:“克已复礼,天下归仁,寻找推行仁政礼治的明主,协助其安邦富民,是周游的宗旨。出行的方向宜向西走,那就先到离鲁国最近的卫国吧!”

“卫国比鲁国好吗?”弟子问。

孔子说:“卫国虽没有鲁国强大,但有几点还是可以的。第一,卫、鲁是兄弟之邦,有先祖遗风。第二,有贤臣蘧伯玉,他既谦逊又有修养,以仁德治国,正符合我们的政治主张,去年还派使者来拜访我,我们是老朋友了。第三,子路的妻兄颜浊邹是我的弟子,也是卫国大夫,可以依靠。再加上我在卫国还有点影响,所以去卫国最合适。”

对于去卫国,弟子们仍有争论,颜回说:“卫国国君不重用蘧伯玉,称不得爱贤;灵公夫人南子有丑名,足见教化不良,何不另选他国?”孔子答道:“卫国有不少贤臣佐政,伯玉未被重用,是无人举荐。至于南子夫人,她生于宋而嫁于卫,责在其父母之邦,教化良否,入乡问俗即可,当留心察访。”接着孔子又叹道:“鲁是我父母之邦,我哪忍心离开,事到如今,也只有投奔老朋友蘧伯玉了。”说罢师徒取道向卫国进发。

没承想到了卫国,蘧伯玉却出使他国未归,无奈之下,孔子师徒只好住在卫大夫颜浊邹家。

周游列国开始未能见到老朋友蘧伯玉,孔子有些失落,然而更使他想不到的是这一出游竟长达十四年,还到处碰壁。后来,两次在卫国都住在老朋友蘧伯玉家里,达九年之多,且在卫国开馆讲学,广收门徒。《诗经》中的“风”部分,就是在蘧伯玉家中居住期间与蘧伯玉一起探讨勘订的。

录自宋广民主编 《长垣古代名人传》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杏坛阅微录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65494513231856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1-23 06:44 , Processed in 0.07832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