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 艺术怎样管 关注我们~
随着文物鉴定专家变“砖家”,用科学仪器检测和鉴定文物艺术品的需求开始增长。2017年2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了“推广科技手段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霎时间文物检测机构纷纷创立,目前用天眼查搜索“文物检测”已有近3,000家企业,而百度搜索“文物检测”的结果已超过450万条。
文物检测实验室(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天,“假体检”的新闻持续霸屏。善良的民众恍然大悟,原来体检中心那些高大上的科学仪器不过是摆摆样子,充充门面罢了,并没有真的检测。这种行径和草菅人命没什么区别。
无良商家当然要受到全民谴责和法律制裁,但同时我们也要想想:
体检有假,文物检测有假吗?
壹
在前几期的文章里我介绍过,科技分析已经和来源追溯、专家鉴定一起,成为当今世界艺术品鉴定的三大支柱。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文物艺术品的科技分析发展时间并不长,技术尚不完备,市场也并不规范。
在国外,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士通常是文保科学(Conservation Science)或材料学、物理学等理科背景,又在博物馆工作多年,能够综合运用艺术史学、文物材料学和分析科学等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对文物艺术品进行检测分析。这一点,从他们撰写的文物检测分析报告就可以看得出来。
国外某机构出具的文物检测科技分析报告(部分)
规范的文物检测科技分析报告通常都含有检测参数、原始数据、分析过程、分析结论及参考资料这五个部分,并配有大量文字描述、图片图谱等资料用于佐证。这类报告的篇幅大都在7、8页以上,相当于一篇学术论文。由于信息详实,推理严谨,可证伪可追溯,其分析结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真正用于文物鉴定,也能够作为证据被法庭采信,因此也被称为司法分析报告(Forensic Analysis Report)。
贰
反观国内,由于国家并未对文物检测机构设定资质要求,也没有行业协会指导和规范工作方法,目前这个行业的确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这从文物检测报告的内容上也可一窥端倪。
国内文物检测报告常见形式(图片来自网络)
这类报告通常只有1、2页,在列举原始数据后就直接跳到结论。对于最为关键的两个部分:分析论证过程和参考依据,则完全没有表述。尽管我们不能说这是假报告,但是这样的报告质量不高,意义有限,其结论的严肃性和可信度也受到影响,其检测机构的专业性也难免令人起疑。
(注:热释光等直接分析法的报告形态会有所简化)
检测分析报告可以视作检测机构的产品,是产品就有一定的质量要求。按较低的质量要求出具文物检测分析报告,变相降低了从业门槛,孰优孰劣亦无从分辨了。
叁
用好这三招,有效“防忽悠”
当然,国内也有高水平的文物检测机构,那用什么方法可以辨别呢?我为您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您只需要向对方提如下三个问题,并根据他的回答做一些基本验证,就可以有效的识别“伪专家”,避免调入“伪科学”的陷阱。
1第一问: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是谁?
如前述,文物检测分析严重依赖人,技术负责人的个人能力就代表了整个实验室能力。您可以询问对方技术负责人的名字,并去中国知网(www.cnki.net)上搜索查证,看他是否发表过与文物检测分析有关(注意,不是文物鉴定、考古或者保护修复等方面的)的论文,了解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方向和从业经验。这样做能有效帮助您区分“真专家”和“伪专家”。
2第二问:参考数据库的来源是什么?
一个人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是否正常,需要与有关标准比较才能判定。同样的,文物检测结果也需与特定的参考数据库(或称为标准数据库)对照分析才有意义(注:热释光等直接分析法除外)。您可以询问参考数据库的来源,如果是公开数据库则可上网查证。如果是非公开数据库,就要与前述技术负责人的工作经历进行对照,看看是否相关。
3第三问:能不能在报告中注明参考文献和数据库来源?
对参考文献和数据库的引用,能够从一个侧面显示这家机构的学术水平。毕竟白纸黑字公开到报告里,行家一眼就能识破,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查证,自然不容易蒙人。同时,列明数据库来源有助于责任追溯和数据质量溯源,一定程度上能让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露出马脚。由于并非商业机密,正规的机构是有能力标注的。
当然凡事无绝对,这三招朋友们可以参考使用。我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韩,人才的不断涌现,国家监管的逐步增强,文物检测分析市场也会进一步规范,这个领域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重要声明:所有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本文所述并非针对任一具体机构、组织或个人,请勿对号入座。
艺术怎样管,不来看看吗?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艺术怎样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86143221482787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