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091|回复: 0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9 10: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1.jpg

中国科学院2019年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共181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评审。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2人

1、性比统计:男性28人,女性4人,男性占比为87.5%;

2、年龄统计:年龄最大的是67岁,最小的是44岁,平均年龄为56岁;

3、单位分布中科院系统8人、浙江大学3人、清华大学2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2人、首都医科大学2人、山东大学1人、温州医科大学1人、海南大学1人、上海交通大学1人、北京大学1人、厦门大学1人、武汉大学1人、中山大学1人、东南大学1人、华中科技大学1人、复旦大学1人、中共中医科学院1人、中国水稻研究所1人、北京中医药大学1人、四川省人民医院1人;

生物世界将系统性介绍这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候选人(按姓氏拼音顺序)。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2.jpg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3.jpg

蔡秀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浙江省腔镜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常委及肝胆外科学组副组长、美国外科学院委员、国际肝胆胰外科协会委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创新奖等荣誉称号,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

蔡秀军从事临床工作27年,在肝胆胰外科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腔镜外科领域更为突出,开展了高难度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创建了多项具有创新性的手术方法。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4.jpg

陈子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副校长、齐鲁医学部部长,农工党山东省委会副主委,农工党中央委员会常委。

近20年来主要从事妇产科生殖医学,生殖内分泌疾病及遗传优生、不孕不育症的诊治临床和研究,在生殖医学理论创新、辅助生殖技术转化和疾病遗传机制的解析等方面做出系统性、原创性贡献,发表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柳叶刀在内的200多篇论文。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5.jpg

董晨,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院长。董晨教授主要致力于免疫学的研究,重点探讨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的分子调控机制, 以理解自身免疫和过敏疾病的发病机理, 并探索新型肿瘤免疫治疗。董晨教授是 Th17 细胞分化、调节和功能研究领域的奠基者和研究权威之一 , 并在 Tfh 和 Tfr 细胞的发现和研究中,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6.jpg

窦科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陕西肝胆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窦科峰教授从事外科理论与技术研究48年,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领域取得创新性成就。他系统并创新研究多项器官移植新技术,主刀及指导完成各类移植手术、肝脏、胆道、胰腺等疑难复杂手术8000余例,为我国器官移植及普通外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7.jpg

房静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任医师、消化科主任,教授,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发表包括Science、Lancet Oncol、Gastroenterology、JNCI等顶尖期刊在内的学术论文200多篇。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8.jpg

耿美玉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作为通讯作者于2018年发表中国药学领域首篇Cell论文,研制了国际上第一个靶向Aβ抗阿尔茨海默病的寡糖类药物971,并于2009年实现了成果转让。该药于2013年7月完成了255例轻中度AD患者II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971治疗6个月,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整体改善率达92.77%。目前该药已启动III期临床研究。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9.jpg

郝小江,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先后研究了100余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化合物2000余个,其中包括15种新骨架在内的新化合物530余个,合成各类衍生物或天然产物500余个;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其中在SCI源学术刊物上发表180余篇,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6项。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6年入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科院“百人计划”。2003年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10.jpg

何祖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抗病信号转导、功能基因和信号途径互作。主要从事研究模式植物(水稻和拟南芥)抗病调控基因的克隆与信号转导;研究水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的抗病信号途径;植物抗病反应(SA途径)与发育(GA和auxin)信号的cross-talk;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组学;植物新的GA途径与性状发育的调控。并致力于广谱抗病和高产水稻资源的创造,重点是聚合超高产新性状,在高产品种的模型上,通过转基因或分子辅助育种改良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11.jpg

胡海岚,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致力于研究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近六年来在情绪的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社会等级的神经基础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系统性原创成果。在Science、Nature、Cell、Nature Neuroscience等顶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明治生命科学杰出奖、赛诺菲优秀学者奖、 第十二届中国女科学家奖等。

2019年7月15日,胡海岚教授荣获第12届 IBRO-Kemali国际奖。这也是这项脑科学领域国际大奖自1998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12.jpg

李劲松,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2008年获“百人计划”项目支持,2012年获“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3年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2012年,李劲松研究组建立了来自小鼠精子的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并证明这些细胞能够代替精子使卵母细胞“受精”产生半克隆小鼠(称为“半克隆”技术)。2015年,研究组获得了能稳定高效产生半克隆小鼠的单倍体干细胞(出生效率达到20%左右),因此又称为“人造精子细胞”。2018年,研究组通过结合“人造精子细胞”和CRISPR-Cas9介导的Base editor系统,实现蛋白质关键氨基酸的在体遗传筛选。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13.jpg

栗占国,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风湿免疫科主任,风湿免疫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主任。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

从事风湿免疫临床30余年。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干燥综合征(SS) 及IgG4相关疾病等结缔组织病(CTD)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诊治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CTD疑难病患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免疫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14.jpg

林圣彩,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曾获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林圣彩教授长期致力于细胞代谢稳态维持及其调控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揭示营养匮乏引发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入选科技部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细胞感应葡萄糖水平并调控代谢的分子机制”入选中国科协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15.jpg

骆清铭,现任海南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

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光电技术研究院院长、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任。领衔完成的“生物功能的飞秒激光光学成像机理研究”获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牵头完成的“单细胞分辨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与仪器”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16.jpg

马兰,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现任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药理研究中心主任。

近年来的研究工作发现β抑制因子的核信使功能和阿片类药物调控基因功能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揭示了药物作用的新途径;发现GRK等蛋白激酶在学习记忆和药物成瘾中的关键作用并阐明了其分子机制。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17.jpg

钱前,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种资源研究领域首席科学家,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钱前研究员长期从事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研究,先后获浙江省特级专家、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及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中国农科院杰出人才一级岗位,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发表SCI收录论文110余篇,发明专利25项。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18.jpg

瞿佳,眼科专家,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院长,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曾任温州医科大学校长。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卫生部医学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美视光学高等教育人才资源委员会中方主席。

作为一名眼视光学领域的科学家,瞿佳在其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一直立足学科前沿,不断攀登学术高峰。在近视机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等眼科遗传病研究以及眼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等眼视光学领域的研究中,瞿佳与他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学术难题,在多种高水平的国际SCI学术杂志上发表了150多篇论文,获12项发明专利,并获得包括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项中国国家级科学奖项。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19.jpg

宋保亮,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主要从事胆固醇代谢平衡调控的研究,其研究方向包括:胆固醇合成的负反馈调控;饮食胆固醇吸收的分子机制;细胞内胆固醇的运输;新型降脂化合物的研发等。作为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 Medicine、Cell Metabolism、PNAS等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20.jpg

宋尔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学科带头人。

宋尔卫主要围绕乳腺癌等恶性肿瘤转移开展研究,在非编码RNA和肿瘤微环境调控癌细胞可塑性与肿瘤转移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包括Cell、Cancer Cell、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在内的学术论文。

其研究成果曾被Science杂志评选的“2003年度全球十大科技突破”选为代表成果,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21.jpg

滕皋军,东南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江苏省介入放射诊疗中心主任、江苏省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 主任。江苏省十一规划重点学科 - 医学影像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在介入诊疗肝癌、血管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疾病等均有重要建树。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22.jpg

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研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主持编写《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及《糖尿病中医防治国家标准》。主编《糖络杂病论》、《重剂起沉疴》、《疑难病中医治疗及研究》、《中医博士临证精华》、《SARS中医诊疗与研究》等医学著作10余部。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论文14篇。研制的治疗焦虑失眠的眠虑安即将上市,治疗老年性夜尿多的缩泉灵已进入Ⅲ期临床,并进行了治疗糖尿病的“糖敏灵丸”、“清热降浊方”的新药研发工作,此两种药物已被列为国家创新药物。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23.jpg

汪道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内科学系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高血压研究所所长、转化医学中心暨基因诊断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汪道文教授从医30多年,一直致力于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及科研工作,带领自己的学术团队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和内源性保护机制研究,推进循证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建立疾病规范化治疗体系,在高血压规范诊治独具特色;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疾病的基因诊断和以基因诊断与分型为基础的个体化诊断医疗。先后开展基因诊断项目600余项,为临床解决了大量疑难问题;在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婴儿黄疸和大血管疾病等的基因诊断方面走在国际前列。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24.jpg

王建安,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部副主任,院长。主要从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础和临床研究、冠心病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浙江省心血管病学重点学科带头人, 擅长各种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对各种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有很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在浙江省内较早全面开展心血管疾病的经导管介入性诊治工作,现为浙江省内最有经验、技术最全面的心脏介入医生之一。

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基础研究工作,并将MSC移植应用于临床,到目前为止,近百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了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篇,IM收录30多篇。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25.jpg

王松灵,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主研方向为涎腺疾病、牙齿发育和再生。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66篇,主编专著6部。获国际口腔威廉盖茨(William J. Gies)奖、《JDR》最佳封面论文奖、获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全国百篇优博指导教师、卫生部突贡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承担973、863课题、国家杰青基金、国自然重点项目等课题。2001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9年入选国家人事部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1997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4年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26.jpg

王拥军,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卫计委神经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

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关键防治技术与体系建立的相关研究。作为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脑血管病等重大慢病重点研发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在脑血管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分型、脑血管病防控优化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获得新药发明专利,改写了国际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与国内外教科书,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NEJM、JAMA、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SCI期刊论文300余篇。其中,针对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短程、早期、优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新技术,被NEJM杂志评为“2013年度国际医学领域重大进展”,被Lancet Neurology评为“国际神经病学领域年度八大进展之一”。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27.jpg

谢道昕,教授,博导,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清华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

主要采用植物分子遗传、生物化学、功能基因组和蛋白组学等方法 , 研究蛋白降解途径和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抗性的机理。迄今阐明了茉莉素(JA)和独脚金内酯(SL)两类激素的受体识别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Nature、Science、Molecular Cell、Plant cell等杂志上。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28.jpg

徐安龙,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专家、“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各种不同进化地位物种的免疫基因与分子的功能与演化研究。回国16年来,集中在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起源与演化的前沿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原创性和系统性的成果,共获中国发明专利42项和美国发明专利1项;以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138篇。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29.jpg

许瑞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现任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重点研究方向: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包括转录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和mRNA转录后加工的分子机理研究。其主要贡献包括通过对酵母中的转录沉默这一现象的系统性探索,揭示了表观遗传因子的招募和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建立和维护的结构生物学机理;通过对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组蛋白甲基化的识别机理的研究,阐明了组蛋白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功能的关键分子机理。另外,对于mRNA剪接的调控和催化机理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也促进了对这一复杂的基因转录后调控过程的深刻理解。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30.jpg

薛勇彪,1998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国家973计划"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遗传学报》主编。

长期从事植物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自交不亲和分子机理和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SCI论文40多篇。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31.jpg

杨维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0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研究方向是植物生殖发育的分子遗传学,尤其是雌配子体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细胞命运、细胞分化和雌雄配子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遗传机制。其目标是利用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来探讨发育生物学的基本问题,并以此为模式研究农作物基因功能。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PNAS、Plant Cell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32.jpg

杨正林,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疾病基因(以眼睛疾病为主)的鉴定及临床应用研究,是我国眼睛疾病基因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成就是发现了世界第5个导致先天性眼组织缺损的新基因-ABCB6。此发现对降低致盲眼病发生、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33.jpg

张宏,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研究方向为以秀丽线虫作为多细胞生物自噬的模型以研究细胞自噬的作用机理、调控机制以及生理功能。近十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 Molecular Cell, Autophagy, Nature Cell Biology , 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Developmental Cell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32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系统性介绍-34.jpg

张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首席专家。现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全军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致力于泌尿外科手术技术,特别是微创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研究及其推广。主编/译《泌尿外科腹腔镜与机器人手术学》等专著5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European Ur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Cancer Research、The Journal of Urology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本文由生物世界原创发布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learning.snssdk.com/toutiao/v1/item_info/?item_id=6720232493384991239&app_name=news_artic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2-26 12:08 , Processed in 0.08813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