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上海堡垒》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不仅评分走低,还有人评论说:《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一扇门,《上海堡垒》又给关上了,真是非常难过。
《上海堡垒》到底怎样,笔者没有去看,但《流浪地球》确实看过了。《流浪地球》的特效给笔者的印象是,比欧美还差一点,但已经是当前中国科幻电影的代表作了,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也不为过。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就像我们当前在一些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了,也不能停止继续前进的脚步。
实际上,电影在好莱坞已经形成了一项“工业”,从编剧、导演、演员,再到服装、道具、化妆、特技(四十年以前还不叫特效)等等方面形成十分严谨的体系,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
好莱坞在百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经典好莱坞时期”和“新好莱坞时期”。前者基本产生于1910年代,后者发生在1970年代。
大卫·格里菲斯开创性地在自己的电影中使用景深、景别、蒙太奇等电影制作技术后,因《党同伐异》的票房失败,他被挤出了电影生产的核心位置,好莱坞的电影生产从此被以制片人(电影公司老板)为核心的制片人制度和明星制度取代,导演也成了跟摄影、道具、服装等一样的“雇员”。也因为制片人掌控了电影生产的全程,什么电影卖座能为自己带来更大收益就拍什么电影。由此经典好莱坞时期出现了影响到后世电影人的类型片:灾难片、西部片、恐怖片、体育片、科幻片等等。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好莱坞受政治、市场以及流行文化转变(从嬉皮士转向雅皮士)等因素的影响,八大电影厂或只拍摄大投资的电影,或投资其它行业。一些小制作、小投资的电影,它们或者外包给独立制片人,或者卖给独立制片公司(或工作室),由此,导演对于电影生产的掌控变得重要了,权力也更大,也出现了许多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进入了“新好莱坞时期”。
1968年,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突破了以往好莱坞科幻片的框框,对后来的许多科幻电影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部电影的道具、布景、化妆等完全依靠人工制作、描画,反映了从库布里克到剧组人员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随后,1977年卢卡斯拍摄了第一部《星球大战》,再次掀起科幻片拍摄的高潮。之后《E.T》、《第三类接触》等接连上映,票房与口碑均有较高的回报,更进一步夯实了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基础。
《星球大战》系列是科幻电影的标杆
也就是说,在好莱坞一部影片从编剧开始到拍摄完成,集中了许多人的智慧。编剧的各个环节由各种专家主持其事——提出意图,编织主要情节,添加次要情节,写对话,加噱头都由各个专门部门完成。往往一个题材会交给两名编剧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去编写剧本,完稿后又交给第三个编剧去取长补短,形成正式剧本。导演部门有主要导演和专门负责各种类型场面的助理导演,如战争场面、歌舞场面、竞技场面或其他有特殊技术要求的场面。演员部门有专门负责发掘人才的“星探”常年巡行各地,发现要找的对象。演员被分为许多类型,专门扮演各种定型人物,摄影、录音、道具、服装等部门也都分工精细。整个过程如同工厂的流水线一样,各司其职。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反映了工业化流水线式的生产生活
进入198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出现跨越式的发展,尤其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电影的拍摄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最知名的大概就是詹姆斯·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花费100万美元采用动作捕捉技术生成“虚拟”群众演员的事儿。由此,好莱坞的许多类型电影都使用电脑来制作特效。
1933年,好莱坞上映了怪兽电影《金刚》,主角金刚的动作在现在看来很机械,像木偶。而当时确实是做了一个缩小比例的木偶,然后在摄影棚里完成了拍摄。而2005年由名导彼德·杰克逊执导的《金刚》,剧情几乎与1933年的一样,场景、道具、以及主角金刚,则大量运用了电脑特效来呈现。同时金刚的面部表情因采用了动作捕捉而变得细腻丰富,远超前几部“金刚”。
虽然好莱坞的电影形成了工业化,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流程:如何选剧本、如何选演员、如何拍摄、一个电影里边有多少包袱、高潮应该出现在全片的哪个阶段、应该有几个正面角色、几个坏人等等等等。但发展到现代,对电影人限制仍然存在,只是已经弱了很多,他们仍然有着很多新奇的点子产生,有时候甚至不惜花费更多的代价(比如2005版《金刚》拍摄资金严重超出预算,但最后大卖的票房不仅收回投资还大赚了一笔)。
詹姆斯·卡梅隆和3D摄影机
例如詹姆斯·卡梅隆拍摄《阿凡达》时,创造性的开发了实时3D摄影机,导演可以通过将已经制作好的电脑布景与在绿幕前表演的演员合成到一起,直观地感受最终效果,也因此这部电脑特效占主要地位的电影在全球大卖。这对于电影技术的发展是极大的促进。2019年上映的《战斗天使:阿丽塔》也是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拍摄。还有许多电影人投身于电脑特效的研发中,为丰富电影的制作手段立下大功,例如《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投身于动作捕捉技术的研发,促成了困惑已久的面部捕捉的成功应用。
再来看我国的电影。建国以后,我国的电影生产一直是电影厂选题报批、拍摄、成片送审、电影发行公司统购统销的模式,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1980年代正是电视机开始进入家家户户的时候,各地的电影院渐渐萧条。同时国家也开始在电影行业推动改革,1990年代进一步深化,不仅有合作制片公司与境外电影公司合作拍片,也有每年十部的“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虽然其中也不乏滥竽充数之作,但每年十部的引进片仍然刺激了电影市场和票房,也刺激了国产电影向着商业化、精品化转变,甚至出现了“贺岁片”的档期,国内的电影市场一时呈现繁荣景象,也涌现出不少的好电影,还有的在国际上收获赞誉和奖项。
电影《卧虎藏龙》剧照
但是繁荣的背后,依然是没有形成完整工业化生产体系。尽管我国也有着四五十年的电影生产经验,但在短短的1990年代深化改革至今的二十多年里,还远没有形成成熟的工业化体系。
目前我国的电影制片公司除了中影集团属于国字号,其它的很多公司属于民营,无论是国营还是民营,在规模、资金等资源上,难以与环球、福克斯等老牌相比,也就难以形成工业化。当年《泰坦尼克号》的拍摄场地,福克斯公司直接斥资买下墨西哥一处40英亩的土地,还买了附近一块60英亩的土地做为备用。这样的手笔,国内的电影公司难以相比。郭帆在拍摄《流浪地球》时,倒是建立起一套模式,有了工业化的雏形,但仍然不够。还需要更多的人来一同建设,从观念上做出改变,从拍摄手段等方面做出创新。
中国科幻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电影人的努力。我们现在有多处影视拍摄基地,在规模上甚至可以与好莱坞媲美。我们也有不少的电影人在默默地做着很多的幕后工作,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国的电影工业会更加完善,体系更加健全,为人民群众生产更多更好看的电影产品,中国的科幻电影与好莱坞的科幻片差距也将逐步缩小,直至超越。
让我们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以上内容为原创,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24654128645014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