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112|回复: 0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6 12: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1.jpg


1986年4月26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核事故灾难发生。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1日消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在一次技术测试中发生爆炸,核电站爆炸泄漏的放射物质相当于1945年日本广岛原子弹投掷事件的400多倍,整个地球都为之震颤。

“人类的禁区 生命的沙漠”

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之后,周围设立了隔离区,超过35万的当地居民被迫撤离疏散。事隔33年,他们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园,当今政府仍然对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区域列为禁区,严禁居民在此生活。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2.jpg





此次核泄漏事件导致居民死亡并不像广岛原子弹事件那样直观,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进行统计,但是它对环境的最初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对当地居民身体受损和生理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受辐射最严重的一个地区是核电站附近的松林,核泄漏事件之后这片松林被称为“红色森林”,这里遭受的核辐射剂量最高,松树当即死亡,所有的松叶都变成红色,此地区的动物同样几乎无法生存下来。

因此,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之后,这里曾被人们认为是“生命的沙漠”,考虑到一些放射性化合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从环境中分解消失,专家预测称,该地区在未来几个世纪里将继续不适合野生动物生存。

33年后禁区变成野生动物的天堂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3.jpg





但是33年之后,现今的切尔诺贝利禁区被棕熊、野牛、狼、猞猁、普氏野马,以及200多种鸟类和其它野生动物占据着,这里成为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科学家对禁区内大型哺乳动物、筑巢鸟类、两栖动物、鱼类、大黄蜂、蚯蚓、细菌和落叶层分解研究表明,现今切尔诺贝利禁区现状超出科学家的预想,目前该地区具有生物多样性。

此外,他们证实目前的辐射剂量对于生活在切尔诺贝利的动植物种群普遍没有太大负面影响,禁区中所有被研究的动植物种群都处于稳定繁衍状态。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4.jpg





2016年3月13日,在白俄罗斯废弃的波贡诺伊村庄,一只水獭在距离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30公里的禁区水域中游动寻找食物。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5.jpg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发生几十年之后,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范围受污染地区,狼、麋鹿和其它野生动物数量骤增,禁区不同位置安装了运动检测摄像机,并且持续监测多年时间,拍摄的照片揭示了各种辐射等级下存活大量动物,为科学家调查分析灾后禁区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线索。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6.jpg





摄像机首次拍摄到禁区乌克兰境内生活着棕熊和欧洲野牛,同时观测到近年来狼和普氏野马数量骤增。

人类影响和辐射影响,哪个更厉害!

同时,研究人员还对切尔诺贝利禁区两栖动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大量存在,甚至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还发现可以代表辐射生命适应性反应的迹象。

例如:禁区内青蛙的体色比禁区外的青蛙更深,这可能是一种自我防辐射措施。

此外,他们还观察到个别动物出现辐射负面效应;一些昆虫似乎寿命较短,它们在高辐射剂量区域更易受到寄生虫的影响;一些鸟类出现白化症的概率较高,同时它们生活在高污染区域时,其生理和基因也出现了变化。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7.jpg





2016年3月12日,在白俄罗斯一个废弃村庄里,距离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30公里的禁区,一栋房屋废墟上出现了一只黄鹉。

但这些状况似乎并不影响切尔诺贝利禁区野生动物数量的维持,辐射并没有对该区域野生动物造成负面影响,首先,野生动物的抗辐射能力比之前预想得更强,另一种可能性是,一些生物体可能开始表现出辐射适应性表现,这将使它们能够应对辐射,在禁区内生活并且不受伤害。

此外,禁区中没有人类生活可能促使一些物种繁衍,尤其是大型哺乳动物,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产生的负面影响实际上可能是大于核泄漏事件的事件。

切尔诺贝利禁区的未来

2016年,乌克兰政府宣布切尔诺贝利禁区部分区域为放射性和环境生物圈保护区。多年以来,切尔诺贝利禁区已成为极端环境下进化过程的一个优秀自然实验室,考虑到全球经历的快速环境变化,研究该禁区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8.jpg





在白俄罗斯被遗弃的德隆基村,核反应堆周围的隔离区仍能看到一个竖立的辐射标志。

当前,切尔诺贝利禁区有几个项目正在试图恢复该地区人类活动,旅游业现处于蓬勃发展阶段,2018年游客数量超过了7万人,此外还计划在该地发展太阳能发电站,并扩大林业采伐。

2018年,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影响曾废弃多年的普里皮亚特市举办了一场艺术和科技装置为题的派对,在过去的33年里,切尔诺贝利禁区已经从“生命沙漠”转变为生物多样化地区。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9.jpg





这听起来有点儿奇怪,但是如果我们要保证切尔诺贝利禁区未来仍是野生动物的避难所,从现在开始我们需要努力维护该禁区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完整性。

核泄漏事件鲜为人知的事实

虽然大多数人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是由于人为试验失误,爆炸释放出放射性物质,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具体细节。

1、累积辐射剂量大约1000万雷姆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时,大约有3万人生活在附近,这些居民被认为接受到大约45雷姆(辐射剂量单位),该辐射剂量与1945年广岛投掷原子弹事件幸存者遭受的平均辐射剂量相近。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10.jpg





虽然45雷姆不足以导致辐射病(通常达到200雷姆左右),但它仍会使癌症发病率增大1.8%,除了6000例自然原因导致的正常癌症之外,该风险还将导致大约500例癌症死亡。

然而,200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评估报告称,辐射导致的癌症死亡率会更高。通过观察辐射的总分布情况,辐射范围遍及整个欧洲,甚至波及美国,估计切尔诺贝利核事件累积辐射剂量大约1000万雷姆,这将导致4000多人死于辐射引起的癌症。

2、最严重辐射出现在爆炸初期数周内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11.jpg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最初爆炸威力巨大,辐射造成的居民伤害发生在爆炸初期的几周内,你可以将辐射想象成为原子核爆炸时向外飞的碎片,就像炸弹的弹片一样。

就像气泡膜包装材料一样,每个原子核只能爆炸一次,释放一次辐射。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仅15分钟时,放射值已下降至爆炸时的四分之一,1天之后,下降至15分之一,3个月之后,下降至1%。

即使是现今仍残留一些放射性物质,多数放射性物质实际上都变成为烟雾,只有地面附近的放射物质才会影响到居民健康。

3、数十名消防员死亡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12.jpg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不仅释放大量放射物质,还引起了发电站火灾。冲入火场消火的消防员暴露在高剂量辐射下,数十人死于辐射中毒。

这些消防员暴露在1千万亿伽马射线下,将意味着什么呢?伽马射线是从核武器、放射性炸弹和反应堆爆炸中释放出来的一种穿透性辐射,就像一种能量极高的X射线,1雷姆辐射中大约有10万亿伽马射线。

人体全身暴露剂量为100雷姆的辐射时,可能不会注意到,因为人体全身系统可以在不让人们生病的情况下修复大部分损伤。在接受200雷姆辐射时,人们可能会发生辐射中毒。接受化疗的患者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辐射中毒时会出现脱发、恶心、无精打采等副作用。恶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身体疯狂修复辐射造成的损害,因此会减少消化等其他活动。

人体暴露在300雷姆辐射下,很有可能会导致死亡,除非他们获得及时治疗,例如输血,所以1千万亿伽马射线下,冲入火场消火的消防员是抱着必死的信念,是真的英雄。

4、核反应堆没有安全壳建筑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没有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安全壳建筑。安全壳结构是围绕核反应堆的一个气密外壳,据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称,这种外壳通常呈穹顶状,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能够限制意外事故可能释放至大气层的核裂变产物。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13.jpg


核反应堆安全壳 来源:维基百科

如果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有一个安全壳建筑,泄漏事件造成人员死亡的概率会很低。



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天堂,高等文明的讽刺-14.jpg





最后要说的是,虽然野生动物在切尔诺贝利这个生命的禁区重新繁衍生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辐射对野生动物具有益处,只是人类居住的影响对它们影响更大,其中包括:狩猎、农田耕作和采伐森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野生动物多样性远低于欧洲其他自然保护区,这表明辐射仍然影响着该地区。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82673176266019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1-24 05:18 , Processed in 0.06812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