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七夕节如今被冠上“中国情人节”的名号其实古人的七夕内容丰富得多。青岛大学民俗学博士马光亭画了一根关于七夕的历史时间轴看看正宗的七夕到底应该怎么过。
然后再来看青岛以及全国各地
人们是怎么过七夕节的吧。
古代七夕
先秦:通过星座判断农时
七夕节首先想到牛郎、织女星。我国最早的天文农事历法著作《夏小正》中记载:“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意思是说黄昏时刻,已能看到织女星朝向东方。这就意味着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已开始观测到农历七月位于天顶位置的织女星,并将其作为七月来临的标志,根据它的位置判断季节和农候。
据《诗经》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描述,我们可以联想到夏末秋初,农闲将至,促织欢唱,女子将摇动纺车,制备御寒衣物,天顶星星闪耀。人间天上,相映成趣,也许正是这样,织女星被寄予了织女的想象,牛郎、织女的故事萌芽。织女星的名字,与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先民赋予的 “天堂判官”、“天堂之魂”、“雄踞之鹰”等威猛的名号比,更富有人间气息和世俗情怀。
汉朝:七夕正式确立于东汉
在东汉魏晋之际,随着按月为始并系以数字的记日制度(即以初一、初二、初三等记录日期)成为朝野通行的惯制,原本因为干支记日而不时变动时间的乞巧风俗被固定于农历七月七这天,七夕节因此正式得以确立。
据考证,七夕节,这个节日应该是正式起源于汉代。东汉末年,政论家崔仍凇端拿裨铝睢分斜闶状蚊魅方?咴缕咦魑?桓鲇刑囟ǚ缢椎墓潭ń谌占右悦枋觯?得髌呦υ诖奕生活的年代,就已经被载于历宪,形成自己的风俗了。
东晋:穿针拜星节俗渐成在传世文献当中,最早的七夕乞巧习俗记录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
不过这里提到的风俗并不多,最早比较全面地记录了七夕风俗的,是晋人周处所撰写的《风土记》,书中记载“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可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 ”从此文看,七夕风俗在此时已经逐渐开始“定型”,包括拜星、乞巧等内容,至后代,风俗多是在此基础上变动。
南北朝:喜蛛应巧起高楼
到南北朝时期,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外,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可见,除了穿针乞巧,还有以蜘蛛结网来乞巧的风俗,即捉蜘蛛置于供奉的瓜果中,若结网便认为是乞巧成功。而南北朝顾野王《舆地记》一书则记载,“齐武帝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七月七是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当时的七夕节甚至要专起楼观,已经相当隆重了。
盛唐:朝野共庆乞巧
《全唐诗》以七夕为题的唐诗大约有80多首,唐代诗人崔颢在《七夕词》中写下“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的句子,展现了家家穿针乞巧的景况。在唐朝,七夕并不是只有民众自娱自乐的节日,连朝廷也非常重视这一节日,官方典章中有关于七夕的明确规定,比如《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皇宫专设的织造部门织染署七夕时要祭纺织用的杼,《唐六典》卷二十二也记录了“中尚署七月七日进七孔针、金钿针”,即负责管理后宫嫔妃事务的中尚署要为后宫嫔妃乞巧准备七孔针、金钿针。
五代王仁裕则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
两宋:节日盛况空前
到了宋代,七夕迎来空前繁盛。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对此有详细记述,出现了谷板、种生这样不同于过去民俗的新生事物,据说还受到了西域民俗的影响。所谓种生,在 《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即七夕前几日,人们会在瓷盆里撒上豆、粟等种子,精心照料,等待发芽。一直等长到几寸长时再剪断,用红线、蓝线束成捆,拿到市场上去卖。巧手的妇人可以将它们从根部剪断,理得很齐。宋代以后,“巧芽”之名取代了“种生”,谓之“生巧芽”,至今仍未完全消失。
谷板则是与牛郎有关,牛郎是农人出身,做谷板是为了纪念他。每年七夕前,人们会找来一些平板,在上面铺上一层土壤,然后撒些麦、粟或豆子的种子,每天照顾,等待种子发芽。如果种子开始冒出头来,人们就在板上放上各种缩微的房子、井、牛、农夫等,营造出一个生动的农舍田园环境。
明清:泥偶磨喝乐被追捧
虽然宋代出现了谷板、种生这样新鲜的民俗,但是这两样还不是最主要的,一种叫磨喝乐的泥偶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磨喝乐又被称为摩睺罗,《东京梦华录》记载,这种小泥偶原本就是小孩喜欢的一种玩具,是用泥或木头塑成的,放置在一个木质底座上,有些造型比较“奢华”,有“彩装栏座”,“红纱碧笼”,甚至“饰以金珠牙翠”,好些繁华街巷的七夕市场都卖磨喝乐,无论贵族平民,都很喜欢,风靡一时。在七夕晚上的乞巧筵上,磨喝乐与七夕其他节物并列,可见有多受重视。
再后来,因为战乱等原因,人们没有能力继续追逐造价比较贵的磨喝乐,转而用蜡制作更小的玩具,比如鸭子、鱼、鹅等浮在水上,被称为“水上浮”,作为七夕相互赠送的礼物。
明清:食俗丰富丢针乞巧
国人可以为任何一个节日制作出不止一种食物,七夕的民俗当然也不仅限于乞巧,还有多种节食可以享用。比如明清两朝,七夕要吃结缘豆,根据《漳州府志》记载,结缘豆是用熟豆相亲来证明有缘,并结缘。到了清代,江西七夕节要吃油饼、喝巧水。
以往穿针乞巧的民俗,到了明清也有变化,这时开始流行起一种新的乞巧方法——《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七月七日许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缔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雾、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 ”即将针投到水中,通过观看针在水中的投影来验证自己的针线织作水平高低,这比穿针乞巧似乎难度又增加了不少。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张琰
现代七夕
青岛大学文学院活跃着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热爱传统民俗文化的学生,近日他们畅谈家乡七夕民俗,鲜活生动,有滋有味。
青岛即墨:七夕承载于饽花“荷叶”
青岛大学文学院15级中文1班 孙珮珮
在一些人看来,七夕是个浪漫节日。对于我来说,七夕承载的却是关于吃的记忆。打我记事起,七夕前后总能吃到饽花。做饽花的工具叫磕子,篓子、蝉、金鱼等饽花花型便来源于磕子的多种多样。将适量面团放入磕子,按压平整后再倒扣出来,将小面团放入锅中烘焙,烘得好的饽花外表酥黄不焦,内里柔软不黏,又香又甜。 奶奶告诉我,他们小时候,七夕当天会将饽花用绳串起挂脖子上,比比谁的饽花更好看,饽花“项链”不舍得摘下更不舍得吃,几天后才把已沾上灰尘的饽花吃掉。奶奶还说,以前七夕还要吃一种被称作“荷叶”的食物,也由磕子制成,花纹精美,比饽花大一些,像蒸馒头一样蒸熟。
到了晚间,奶奶还要跟小伙伴走几十里路赶到别的村子看 “织女姑姑”——柳腔戏剧表演《天河配》,带有浓厚的即墨地方色彩。
烟台莱州:夹竹桃花捣汁染指甲
青岛大学文学院17级师范1班 杜文蕾
听妈妈说,他们以前在七夕晚上跑到院子里偷听牛郎织女说话,还要做巧饼,然后串成一串,挂在家里,还有些小孩挂在脖子上。我对七夕最深的记忆就是跟妈妈一起做巧饼——把面粉里加上鸡蛋、白糖、南瓜、蔬菜汁等,和好的面揪一小块放进模具里压一压,就可以变成猫头鹰、老虎、鱼、蝴蝶等形状,小时候看见这么漂亮的巧饼,只舍得看不舍得吃。
妈妈说,他们小时候过七夕,女孩还要将夹竹桃花瓣用捣蒜罐捣出汁来,调上白矾,花汁抹在手上,像指甲油一样。
【黑龙江】放孔明灯祈愿除晦气
青岛大学文学院16级中文1班 乔司杭
在黑龙江,最传统的七夕习俗是放孔明灯。七夕晚上,民众聚集在广场,广场中有许多贩卖孔明灯的摊位,也有人放飞亲手制作的灯。人们相信孔明灯能把一整年的晦气、厄运带走,也在孔明灯上写下愿望,让它“随灯而上”。恋人们更喜欢在孔明灯上写下相爱誓言,将灯放到夜空中飘向明月。人们在偌大的广场看着几百盏灯飞向天空,这种明亮壮观的景象,不就是七夕中最浪漫的地方吗?
【内蒙古】七夕月夜赶召寺灯会
青岛大学文学院16级中文2班 王汉昆
内蒙古草原以前没有为七夕安排哪怕小小的一架篝火,淳朴剽悍的内蒙古人不习惯用一方手帕传达情思,乞巧的“柔弱”,注定被掠过羊群的山风吹得了无踪影。
随着民族融合,在呼和浩特这样的大城市,我们还是看得到七夕的身影:戌时左右,大召寺和小召寺已华灯飞转、笙歌连绵。在成吉思汗铜像的北边,是召寺住持带领僧众点燃的篝火,再穿过一条小径,是热闹的集市,有各色小吃、民间曲艺,还挂着五六十个红灯笼。集市中央有许愿树,情侣们在树枝上系下对爱情的美好祝愿,景象很热闹。
【山西】葡萄藤下偷听“悄悄话”
青岛大学文学院15级中文1班 琚泽敏
七夕节山西民间多称“天河配”,流传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我小时候,姥姥要在七夕蒸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馍,并特许我点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状,我最喜欢熊馍。
七夕当晚,邻居们聚在一起,大娘们坐着马扎打着竹扇,孩子揪着馍。晚上八九点钟,要移步葡萄藤下,偷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孩子们热衷于把两个纸杯用绳连一起,两人各拿一个纸杯,一人说话,一人听,想用这样的方式接收鹊桥上两人的悄悄话,充满童趣。
【贵州】蚕豆地看牛郎织女星
青岛大学文学院16级中文8班 何通
我的家乡在贵州盘州,牛郎织女的传说家喻户晓,有些老人甚至会唱几句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歌曲。在盘州,有些七夕习俗一直流传并固定下来,例如在七夕节用植物的花朵染指甲,颜色艳丽,还可以留存一周左右;七夕晚上要躺在蚕豆地里看牛郎织女相会。这些习俗对于小孩们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游戏;而年青男女还有对唱山歌等活动。不管是染指甲求美,还是唱山歌求情,都蕴含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云南】情侣七夕相聚蝴蝶泉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18级日语系1班 张绮显
云南大理的七夕节,有其独特的魅力。蝴蝶泉是大理白族人最美的记忆,据传蝴蝶泉本叫无底潭,潭边住着一位樵夫和他的女儿雯姑。雯姑与猎人霞郎相爱,将自己绣的有一百只蝴蝶的“百蝶叶”作为信物送给他。大理城虞王掳走雯姑逼其成婚,霞郎救出雯姑,却被追兵逼至无底潭边,二人跳入无底潭殉情。后来,潭中飞起无数彩蝶,相传,那是“百蝶叶”变的。 为纪念他们,人们把“无底潭”改名为“蝴蝶泉”。
七夕这天,情侣会来到“蝴蝶泉”边,祈祷爱情长久,未婚男女对唱白族情歌,弹三弦,跳“三节棒”舞蹈,喝着“三道茶”,若艺术才华受到异性青睐,两情相悦便结下良缘。
【广西】迎接社神老爷出游
青岛大学文学院15级中文1班 冯秋华
我家住在广西博白一个典型的岭南山村里。每到七夕各家各户都会张罗迎接社神老爷出游。准备工作初五开始,大人们去县城采购供奉的物品。社神老爷胃口好,本地三黄鸡来一只,现炸扣肉来一块,蒸成元宝状的发糕备上一整盆,还有猪肉馅的包子等。本地人重香火,还会买两把香一把鞭炮。七夕一早,叔叔后生们挑上供品去社神庙,这是在社神出游前的团祭。大家将食篓在社神像面前摆好,点上三根香,拜满三次,插香进香炉,到庙祝处领两句好话,便可把供品带回家。正午时候,五六个年轻人抬着社神像,从社神庙出发,到访每户宅子里有公厅的人家。村里的舞狮队也会出动,走在社神老爷的前边。而被拜访的主人们也像在庙堂时一样,走一遍流程,并且给辛苦的后生们倒一杯凉茶。我家离庙堂远,社神老爷访完已是近晚饭时分。奶奶把香鸡回炉,扣肉浇上甜酸味水,发糕包子也熥好,这就成了全家忙碌一天后的大餐。
【海南】黎族苗族欢庆嬉水节
青岛大学文学院16级中文2班 韩宝琪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的民间传统节庆嬉水节。相传七位仙女曾下凡保亭,与当地黎苗族人民结识,教给当地人很多生活技能,还与风神斗争,为维护这一方水土,化成七座秀丽的山峰,便是如今的七仙岭。
为纪念七仙女,每年七夕,我们都在温泉湖中嬉水狂欢,供奉祭品载歌载舞,祈求风调雨顺、健康平安。在保留传统取圣水仪式和歌舞晚会的基础上,如今还有了水枪水盆相互洒水等比赛活动,气氛火爆。另外还设有百人长桌宴,共邀国内外游客品尝特色美食。
【海南】屯昌七月半过得很郑重
青岛大学文学院15级中文1班 王菲
虽然同在海南,但我们屯昌地区的民俗跟保亭的就差别很大。屯昌没有特别庆祝七夕的民俗,但整个农历七月上旬都为人们所重视。
海南七月份,屯昌人习惯称为 “七月半”,要过鬼节。初一各家各户都要吃米粉,有些人买市售的普通米粉,我阿婆则认为将鸡屎藤和米一起磨成浆液制作的米粉更好,每年都亲手做。这一天小孩要戴上鸡屎藤做成的手串和脚串,再戴一块鬼姜,也可以用鬼姜涂抹手脚和家门,还要将鸡屎藤放在竹席下,至少一个月不能拿出来。大门口一定要插上鸭苦黄,这样有公祖保佑。其实这些植物都有清热解毒祛湿的作用,久而久之有了七月半佩戴这些能驱邪的说法。 七月初一要杀鸡拜自家祖宗,还要去庙里拜当地的保护神峝主,烧纸衣金锭,沿海市县还要祭拜海神。从这一天开始,晚上不能随便出门,更不宜出远门、剪头发。七月十五一过,人们就可以摘下鸡屎藤手串摘下鬼姜去理发,熬过了充满忌讳的鬼节。
策划●编辑●排版
青岛晚报生活旅游专栏
青岛生活港
青岛晚报生活服务公众号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222446062530729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