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762|回复: 0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文物库”火了 明年浙博也将上线宝藏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8 04: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年时报 记者 王亚琪

进入盛夏,天气炎热,怎么足不出户就欣赏文物?最近,让文博爱好者最高兴的,想必就是故宫博物院新上线的“数字文物库”。这个新晋的“网红库”在7月16日上线当天,微博话题直接蹦上热搜,相关阅读量已经高达380万。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博物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一点上,浙江也一直走在前进的路上。记者得知,浙江省博物馆预计在明年也会上线一个宝藏库,尽享高清文物随心看的福利,还有非常全面的数字学术资料——黄宾虹研究中心。

故宫博物院推出数字文物库

首批五万件文物影像全公开

先来说说故宫博物院这次的新动作。什么是“数字文物库”?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本封存的博物馆库房搬到了网上。举例而言,点击进入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各色文物琳琅满目,一件件珍宝整齐地被安置在一起。网站背景是深绿色,左边是绘画、法书、碑帖等26个大类,右边是文物的照片缩略图以及朝代。当然,如果想准确找到想要欣赏的文物,利用右上角的检索是最快的方式。记者输入“清明上河图”之后,再次点击即可进入观赏界面。通过网站放大镜可以清楚地看到画面局部,而最贴心的是,你还可以通过相关推荐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

能清楚看到细节的高清大图、方便快捷的分享和收藏,这是“数字文物库”的两大优势。与此同时,与这个文物库一同上线的故宫博物院的另外六款产品,同样实用价值满满。比如,官网全新上线的“数字多宝阁”展示了丰富的金银器、玉器、陶瓷、雕塑、珐琅器等,利用高精度的三维立体数据全方位地展示文物的细节和全貌,观众可以零距离360度“触摸”文物并与之互动;升级后的“故宫名画记”则将珍贵绘画藏品增至345幅。数十亿级像素的超高清影像,流畅的缩放体验,不但能让观众用更大、更精、更细的方式一览故宫藏画,还能通过标注、收藏,建立自己的“私人藏画馆”。

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所言,我们正处于全新的数字时代,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变革”,信息技术正应用于各个领域,博物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在发布的这些数字产品,正是“数字故宫”基于20年发展的一次厚积薄发,也是面向未来的一次深入探索。

浙江也有“数字文物库”

黄宾虹研究中心正在打造中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文物库”方便又实用,那浙江有没有这样的数字平台?事实上,浙江省博物馆也一直在研究和推进“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记者了解到,浙博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就在筹备线上的“黄宾虹研究中心”,建成以后所有浙博馆藏的黄宾虹作品都将被收录在研究中心的线上图库中,并达成全球共享。

众所周知,一代山水画宗师黄宾虹与浙江省博物馆缘分匪浅。1955年3月25日,黄宾虹在杭州逝世,终年92岁。3年后,依照他的遗愿,家属将他留下的遗作与收藏,全部捐献给了国家,由浙江省博物馆收藏。浙博馆员、黄宾虹研究中心网站项目负责人之一刘丛回忆,当年黄宾虹去世后,他的夫人和子女是以厨房为界限进行捐赠的,“厨房以内是生活用品,厨房以外全部可以搬走。”

记者从刘丛那里拿到了一份网站规划设计初稿,与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文物库”有所区别,因为是专题性的数字平台,它的分类更为细致——内容囊括黄宾虹研究类图书、论文、图录,以及近两年举办的相关展览等。最吸睛的当然还是图录部分,来看看浙博目前的库藏:黄宾虹自作书画5000多件,收藏古今书画1000余件,古印900多方,铜、瓷、玉等各类文物近500件,碑帖藏书近2000种,文稿1500余件,信札4000余件,总数达14000多件。刘丛告诉记者,届时,这些藏品都会分批上架图库,直至全部上传完成。也就是说,此前一些珍贵的书画作品,如黄宾虹的《青城坐雨图》等,观众再也不用担心“休眠期”而无缘得以相见了。

“一期呈现的效果可能会与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文物库’有点类似,观众能看到高清大图,并自由进行缩放、观察局部,我们会标明简单的信息,一些重要展品会标注释文,也不排除会加上配套的语言导览的可能。”刘丛透露,未来即将上线的黄宾虹研究中心还会有一个新功能——观众可以清晰看到作品的浏览量,“这也能从另一方面帮助我们了解大家对哪类文物更感兴趣。”

打造一个数字平台有多难

博物馆需要耗费近二十年

要打造一个数字平台,背后要付出的精力可能超出你的想象。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用“二十年的厚积薄发”来形容“数字故宫”的发展,而同样,自2004年浙江省博物馆将黄宾虹家属捐赠的书籍类藏品整体纳入古籍库房进行整理编目、集中管理算起,为了打造这样一个黄宾虹研究中心,也已经过去了15年。

2006年至2011年,浙江省博物馆将黄宾虹家属捐赠藏品中的珍贵文物全部录入馆藏珍贵文物数据库,进行了数字化信息采集与影像的拍摄。2013年至2016年,浙江省博物馆将黄宾虹家属捐赠藏品中除珍贵文物之外的其它藏品,包含碑帖、往来书信、审画笔记等全部进行了数字化信息的采集与录入。“要将一个实体文物转化成数字资源,你得先清算、盘点、分类、修复,然后才能考虑拍摄的问题。”刘丛也表示,好在经历过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后,现在馆里的宝贝都相当于有了一个记录信息的“身份证”了。

“黄宾虹先生把遗物全部捐献给国家,由我们浙江省博物馆保管,一定也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学习他的作品,我们传承其遗志,所以他的藏品公开是势在必行的。”另一方面,刘丛也认为,搭建数据平台有利于馆藏文物的活用,“以前我们的文物很多都锁在库房里,观众哪怕想要研究,或许都不知道有相关的文物在。以后大家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相关的文物、展览,随时随地都可以欣赏宝贝,也不用担心错过展期,这无疑是更为长远的利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70176204380574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1-23 17:06 , Processed in 0.06196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