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169|回复: 1

为什么钱钟书要在《围城》里暗讽曹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3 20: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钱钟书要在《围城》里暗讽曹禹-1.jpg

《围城》封面




曹禺和《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在清华大学曾同系同班。不仅如此,据清华校史资料记载,两人作为同仁曾经是《清华周刊》的编辑。1930年11月4日,清华大学学生自治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召开第4次会议,通过了出版科职员名单,钱钟书与曹禺同被选为《清华周刊》编辑。其中有一份编辑名单注明钱钟书是英文副刊主任,总编辑是刘丙庐,言论栏主任潘如树,学术栏主任吴晗,文艺栏主任吴祖襄(组缃),杂俎栏主任张文华,校闻栏主任夏勤铎。

为什么钱钟书要在《围城》里暗讽曹禹-2.jpg

钱钟书




当然,编辑人员会有一些变动,但两人从未提起这段共同经历,即使研究者也很少知晓两人还有这么一层关系,不能不说两人之间的关系实在是稀疏平常。况且,在清华时代,钱钟书与曹禺、颜毓蘅三人曾经被放在一起,公开比拟为北洋军阀中的“龙虎狗三杰”。“龙”当然就是钱钟书了,类于袁世凯麾下的王士珍。不过,钱钟书私底下并不喜欢这种类比,他曾经在一封信中说:“‘龙虎狗’一节,是现代神话。颜君的英语很好,万君(曹禺本姓万)别擅才华,当时尚未露头角呢。”这就是说,钱先生在大学时代已为知名人物了,曹氏乃无名之辈也。

为什么钱钟书要在《围城》里暗讽曹禹-3.jpg

曹禹年轻时代





为什么钱钟书要在《围城》里暗讽曹禹-4.jpg

曹禹老年




故而,在《围城》中对曹禺有如下暗讽,就不难理解了。“三闾大学的范小姐向赵辛楣问曹禺如何,赵辛楣一无所知,就瞎猜道:‘我认为他是最——呃——最伟大的戏剧家。’范小姐以为找到了知音,快乐地拍手掌道:‘你的意见跟我完全相同。你觉得他什么一个戏最好?’赵辛楣回答不上来,脑子里影影绰绰浮起一出叫做《这不过是春天》的剧目,似乎是曹禺创作的(实际是李健吾剧本),便冒失地说:‘他是不是写过一本——呃——‘这不过是’——’范小姐见他连这么有名的大剧作家写过什么剧本都不知道,居然还是留美回来的大学教授,不免非常惊骇,赵辛楣也只好承认无知胡说。”,《围城》虽然是小说,但这里面的讽刺意味仍然是非常明显的。因为范小姐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女生指导”,也就是现在的生活辅导员,与赵辛楣这位作者偏爱、多少带有作者影子的留洋教授相比,其文化品位的高低在作者的意识里差别不言而喻。潜台词无疑是喜欢曹禺者不过大抵如此。其佐证就是如赵辛楣者对曹禺一无所知。

为什么钱钟书要在《围城》里暗讽曹禹-5.jpg

年轻时的顾毓琇




钱先生在这里又耍了次小聪明:不必当真这只不过是小说家言。果然,曹先生也是明白人,不论是公开还是私下,我们没有听到曹禺对此有何置评。非不知也,盖不评欤!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73460451241497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3 20: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看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6-29 21:51 , Processed in 0.07977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