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819|回复: 0

古墓被人多次光顾,三次“灵异事件”吓坏考古队,专家却无法解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3 2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诸多古籍开篇“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纵观上下五千年,华夏共出过400多位皇帝,“七雄五霸”也好,“兴亡过手”也罢,最后皆为一堆“荒丘”,青史上真正留下好名声的,除了秦皇汉武之外,或许更多朋友会想到时间最近的“康乾盛世”。说起“康乾盛世”就必须要提起那位一生写诗“四万首”,自喻风雅的“十全老人”乾隆了;这位帝王的“风雅”也在后世引来了不小的麻烦,其陵墓先后被兵痞、土匪和考古队“光顾”,结果竟发生了三次“灵异事件”,连专家都被吓了一跳,却至今没有合理的解释。

古墓被人多次光顾,三次“灵异事件”吓坏考古队,专家却无法解释-1.jpg



公正的说,乾隆处于“康乾盛世”末期,前有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留下丰厚家底,到他这里早已奢靡成风;为了凸显自己,乾隆帝一生作诗四万三千首,其数量甚至超过了集合2200多位才子的《全唐诗》。如果乾隆仅是喜欢吟诗作对也就罢了,重点是对“丹青笔墨,古董文玩”皆有嗜好,众臣为投其所好,进贡的古之瑰宝更是举不胜举。仅是“欣赏”也能说得过去,但乾隆对古人并不服气,总觉得自己的才华早已超越了古之贤者;结果上至王羲之的笔墨真迹,下到《富春山居图》这样的传世名画,但凡过手之作必留“印章”,就连古之名瓷也要用刻刀留下自己的痕迹。

古墓被人多次光顾,三次“灵异事件”吓坏考古队,专家却无法解释-2.jpg



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古文物的一种“破坏”,不过也有好处,今天成了专家鉴宝的一条重要“依据”;乾隆生前如此,死后陵墓中陪葬的珍宝自然不在少数,这就成了后世关注的焦点。1928年时,正值东西方交锋正酣之时,当时虽有众多军队,但多为“自立为政”的兵痞,其代表便是公然挖开“裕陵”的孙殿英;不过乾隆皇帝也是一代君王,其陵墓规模和质量也非一般人可比,相关资料记载,裕陵曾有守墓人,据他说亲眼看着众军士依仗蛮力先后打开了三道墓门,却怎么也打不开最后一道石门。当时有数十人合抱一段圆木,企图效仿古人攻城撞开石门,明明听到“咔嚓”一声,想来是封闭墓门的“自来石”已被撞碎,结果石门仅是松动,却依然打不开。

古墓被人多次光顾,三次“灵异事件”吓坏考古队,专家却无法解释-3.jpg



无奈之下,兵卒只能利用炸药将石门炸开,原本以为是“遍地黄金”,结果众人冲进石门却吓得面如土色;原来“自来石”早已碎裂,顶住墓门的不是特殊“机关”,而是成殓着乾隆尸身的“棺椁”。说到这或许有朋友会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既然是陵墓,肯定存在古人棺椁啊,一具棺材把杀人不眨眼的兵痞吓成这样,是不是有些夸张了?”这里解释一下,古之帝王为了凸显自己的尊崇身份,会在建好的陵墓中修筑一座专门安置棺椁的“棺床”,为了防止后世发生地震等自然力量导致棺椁移位,安置好棺椁后还有四根“镇龙石”将其牢牢卡住;而且乾隆棺椁重达数吨,即便发生“移位”也不可能移动到门口位置,因此众人皆以为“闹鬼”,若不是上面的死命令,怕是早四散奔逃了。

古墓被人多次光顾,三次“灵异事件”吓坏考古队,专家却无法解释-4.jpg



不管怎么说,这场“灵异事件”使得孙殿英草草收场,随后清廷遗老赶来善后,不仅将乾隆棺椁重新安置在“宝床”上,而且还将炸坏的石门草草修补了一番;不过需要强调一下,当时天下纷争不断,盯着裕陵的不仅有兵痞,还有土匪。就在孙殿英率众离开后不久,一帮土匪再次打开裕陵想“捡漏”,简单地说,由于墓门早已被破坏,因此前三道石门很轻易的被打开,可到了最后一道石门时,土匪居然又打不开了;也是“捡宝”心切,土匪想孙殿英都没事,自己当然也不会出现意外,由于第四道石门之前就就修补过,这次土匪干脆强行将其砸碎了。

古墓被人多次光顾,三次“灵异事件”吓坏考古队,专家却无法解释-5.jpg



土匪一涌而进后,却又被眼前的“灵异现象”吓呆,已重新安置的石棺再次移动,依然是它在顶住墓门;关于兵痞在裕陵发生的事,土匪也有耳闻,上次棺椁移位还有“巧合”的可能,但这次明明已经重新安置在棺床上,再一次出现“棺材顶门”可就真没法解释了。土匪们受到惊吓,胆小的跪地祈祷,胆大的转身就逃,一场声势浩大的“捡漏”运动最终演变成了闹剧,那些遗老只好再次收拾裕陵;前有兵痞,后有土匪,遇到的“灵异事件”在史料中均有记载,但在今天看来还是显得过于“夸张”了。就在1975年,裕陵第三次迎来了装备“现代科技”的考古队,或许很多朋友也能猜到,考古队同样遇到了“棺材顶门”,专家虽然被吓得不轻,但还是给出了解释;当然,专家肯定不会,也不能说是“灵异事件”,其解释大抵为:裕陵中有积水,正是这些水浮起了乾隆棺椁,最终将其移位至门口。

古墓被人多次光顾,三次“灵异事件”吓坏考古队,专家却无法解释-6.jpg



说到这或许有的朋友要笑了,这样的“解释”显然不合情理,要知道成殓乾隆遗体的棺椁可是石头的,重量以吨来衡量;就算石棺密封性好,有“浮起来”的可能,可要浮起数吨重的“石棺”,且需要摆脱四根“镇龙石”的束缚,最后还要移动至墓门位置,这该有多少积水的浮力才能办到?据《宝熙日记》记载“裕陵积水三四尺,查此水来源,并非雨水,实因墓地下通泉眼,故有此患”;这段记载详细说明了裕陵的积水不过三四尺深,这样的高度甚至难以淹没棺床,想将上面的石棺浮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于“石棺密封性好”等诸多理由也就不攻自破了。

古墓被人多次光顾,三次“灵异事件”吓坏考古队,专家却无法解释-7.jpg



总而言之,“水浮石棺”在目前看来仍是主流,毕竟现代专家不能将其解释成“灵异事件”;或许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更多的考古发现,这样的现象终会水落石出。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208276372472468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2-7 12:57 , Processed in 0.05702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