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468|回复: 0

“七夕年年信不违”,从历代诗词歌谣,谈谈七夕文化风俗的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3 04: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发着恋爱的香甜气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就快要到来。我们都知道,七夕节原本并不是一个谈恋爱的节日,只是随着历代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表现出来的就是文化风俗在不断变化和增加。

文人墨客一支笔,写尽七夕风俗事。我们不妨从历朝历代,文人笔下的诗词和民间流传的歌谣,来看一看七夕节文化风俗的变化历程。

“七夕年年信不违”,从历代诗词歌谣,谈谈七夕文化风俗的变化-1.jpg



一、“七姐姐”歌谣

七夕节,来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于星宿的崇拜。刚开始时,只是作为一个时令,并不具备后世所赋予的种种文化内涵。

上古之时,人们望着夜空上的星星,觉得很神奇也很不可思议,于是就将星空划分成井井有条的多个区域,命名为“星宿”,并创造了居住在星宿之上的神。同时,将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认为天上星宿发生变动,地上就会出现相对应的事件。

在划分出来的星宿中,就有“牛宿星”和“织女星”。牛宿星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形象为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织女星则位于牛宿星的北部。因为牛宿星和织女星在古代,都标志着天文时间的变化,所以才有了将牛郎织女合称的说法。

而“七月七日”的来源,同样与星宿有关。《夏小正》中说到,当织女星初昏是出现在正东方,就意味着进入了秋天。但是,此时还并没有明确确定时间就在“七月七日”,只是在七月朔日左右。

将七夕节定在“七月七日”,与古人的数字崇拜有关。在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而在“天人感应”之说中,“初七”被认为是“人日”,结合之下,乞巧节的固定时间就成为了七月七日。

“七夕年年信不违”,从历代诗词歌谣,谈谈七夕文化风俗的变化-2.jpg



随着牛郎织女形象逐步成型,以及七月七日时间的确定,一位名叫“七姐姐”的女仙就逐渐诞生。这位七姐姐,就是由“织女星”衍化而来的女神,民间称之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有歌谣唱:

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二、“乞巧”歌谣

汉代,是七夕节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乞巧”的习俗,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据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也就是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宫中的彩女会将五色线编织在一起,称之为“相连爱”;这就是最早的乞巧。有歌谣唱: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与乞巧同时产生的习俗,还有“斗巧”。《说郛》引(致虚杂俎》说:

“七夕,徐婕妤雕镂菱藕,作奇花异鸟,攒于水晶盘中以进上,极其精巧,上大称赏,赐以珍宝无数。上对之竟日喜不可言,至定昏时,上自散置宫中几上,令宫人暗中摸取,以多寡精粗为胜负。谓之斗巧,以为欢笑。”

就是说,徐婕妤很善于雕刻,在七夕这一天,将雕刻好的作品放到水晶盘中,呈给皇帝,皇帝很开心,赏赐她很多财物,并在晚上的时候,将这些雕刻放到宫中的各个桌角上,令宫人摸黑寻找,谁找到的最多、最漂亮,就获胜。

这个习俗,一直传承了下去。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

“至大中,洪妃宠于后宫。七夕,诸嫔妃不得登台,台上结彩为楼,妃独与宫官数人升焉,剪彩散台下,令宫嫔拾之,以色艳淡为胜负。次日,设宴大会,谓之斗巧宴,负巧者罚一席。”大概的做法与汉代无异,只不过换了一种物品来进行。

这个时期,出现的习俗还有“高楼晒衣”。相关记载显示,在七月七日这一天,汉武帝会命令宫女在曝衣楼上晒衣物。

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牛郎织女相爱的故事,虽然在西汉已经有了点雏形,但真正成型,还是在东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写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中讲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也表达出了牛郎织女因不能相会而产生的悲伤之情。不过,虽然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出现,但此时还没有与七夕节融合在一起。

两者产生融合,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进一步完善,同时,现代所熟悉的七夕节也才正式出现。北齐《玉烛宝典》记载:

“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机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远上,荧重为稻,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

此记载明确了牛郎织女的关系,同时也明确了七月七日和牛郎织女故事的关系。

在这一个时期,七夕的习俗大量增加,比如七夕的“食俗”就是在此时出现的。晋朝《风土记》记载,七夕这一天吃的食物与别时不同,吃的是“不托”,也就是一种经水煮过后的面块。往后吃的东西有所变化,唐朝是吃斫饼、宋朝吃千层饼和油酥饼。

还有就是“乞子”的习俗。传说七月七日这一天,天上的仙女会下凡,到河中沐浴,因此人们将仙女沐浴之河水视为“天水”,能够去病、延年益寿,因此人们会汲水回家,祈求生子。久而久之,这种乞子的风俗便流传了下来。

“七夕年年信不违”,从历代诗词歌谣,谈谈七夕文化风俗的变化-3.jpg



四、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

七夕节到了唐宋时期,总体上的风俗文化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延续着以往。崔颢有诗云: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描述的,就是七夕人间穿针引线乞巧,牛郎织女不能相会的情景。

要是比较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在宋朝出现了七夕节令戏,比如《长生殿》、《天河配》等。

五、鹊桥仙·七夕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元明清时期,七夕节发展得非常成熟,各种习俗和文化也基本上定型。像词中所说的“乞巧”、“曝衣”等,都是承继过往的风俗。

此时流行的习俗,乞巧之外,当属“丢巧针”。明朝《帝京风景略》记载:

“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倾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简单点,就是将一根綉针扔到水里,看水中的影子,那个的影子好看,谁就技高一筹。

“七夕年年信不违”,从历代诗词歌谣,谈谈七夕文化风俗的变化-4.jpg



到了现在,七夕节就又增添了新的内涵,被称作为“中国的情人节”,这也算得上是紧跟时代潮流里的吧。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89797251606123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2-26 21:16 , Processed in 0.06189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