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231|回复: 0

独木冲浪!宁德这项非遗绝技了不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 01: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独木冲浪!宁德这项非遗绝技了不起-1.jpg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 7月3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晓燕 通讯员 李加进 文\\图)近日,记者来到宁德市蕉城区洪口乡大道头村,只见几十名“独木冲浪”表演者手执竹篙,脚踩一根竹木,沿着霍童溪顺流而下。一路激流险滩,好不危险。可驾驭者却始终气定神闲,原木似长了吸盘似的吸附在他们的脚下,独特的技艺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中华一绝” “独木冲浪”又称“站木”,起源于洪口乡古莒洲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莒洲,古时称古瀛洲,坐落于宁德霍童溪之上。“四面环石,无土可耕,一线溪河,彭谢度生”这是对古莒洲的真实写照。由于地理环境恶劣,四周高山耸立,没有土地适合耕种,仅靠一条溪流,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当年,村里的男子几乎都靠运送木材为生。木材从莒洲沿霍童溪顺流而下,可达霍童、九都、八都,直抵三都澳,销往浙江等地。 “霍童溪的莒洲段素有‘九曲三十濑’之说。木排在放流中,遇到激流、礁石,时常途中散排。为了在湍急的河水中捡回一根根散落的木头,我们的祖辈就开始练就单木为筏的本领,久而久之,‘独木冲浪’绝技就在莒洲村代代相传。”莒洲村独木冲浪第20代传承人谢在军向记者介绍说。 谢在军说,当年,他们村技艺娴熟高超者可一人驾驭两根木头,或两人驾驭三根木头、五人同时驾驭一根木头,顺流而下、绕礁劈浪,甚是壮观,号称“中华一绝”。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练就“独木冲浪”技艺,须下苦功夫。谢在军说:“首先必须先练好马步,学好水性。‘独木冲浪’表演者站在原木上的站姿有三种:八字马步、丁字马步和虚步。在不同的情形下,根据水流的方向和速度,采用不同的马步调整对原木的操控,运用起来灵活多变,仿佛人与原木合为一体。以‘丁字马步’运用的较多,这种马步兼并稳定和灵活两种特性,可以更好地应对水流。” “你们手上拿着竹篙,是为了平衡身体吗?”记者问。“别看这跟竹篙,它发挥的作用可不可低估。竹篙在冲浪中除了起重要的平衡身体作用,还可当桨,用来左右划水。在遇到暗礁、乱石可迅速撑开,及时转弯。” 传承依旧

随着公路建成通车,水路运输退出了历史舞台,再加上洪口水电站的建成,莒洲淹没在水库里,“独木冲浪”绝技随之销声匿迹。繁华不再,但传承依旧。在传承人的影响下,洪口乡不少年轻人开始学习这项技艺。 2016年,洪口乡成立了“独木冲浪”非遗保护协会。为深入挖掘文化特色,洪口乡建设“独木冲浪”培训中心,每年投入20万元经费扶持,推进“独木冲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目前,洪口“独木冲浪”已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继续上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让这项技艺传承下去,2006年,我们开始着手培训一批80后、90后的传承人。”独木冲浪第22代传承人彭维飘对记者说,目前,洪口乡掌握这项技艺的年轻人已经达到了30多人。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已发展了“五人同木”“三人四木”“两人三木”“一人两木”多种表演方式,大大丰富了表演内容。 七岁就开始学习“独木冲浪”的彭徐茂,如今已经31岁。他说,“独木冲浪”是他们祖祖辈辈求生的一种技能,如今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高兴!以前,很担心这项非遗项目会失传。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进来学习,终于不用再忧心“独木冲浪”的传承和保护。 “接下来,洪口乡计划在河道附近建设适合初学者的训练场,让他们能够在更安全、更专业的场地进行训练。同时,定期组织‘独木冲浪’表演,吸引外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观看,打响洪口古瀛洲‘独木冲浪’的知名度,促进洪口旅游产业的发展。要让更多的人关注此项传统运动,使其发扬光大、源远流长。”洪口乡党委书记陈斌说。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97954783948313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1-15 06:55 , Processed in 0.07423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