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冲(生卒年不详),纳西族,今云南省丽江市人。唐代六诏之一的越析诏王,在位年期不明。唐贞元(785年—804年)中,越析诏王波冲被当地豪族酋长张寻求谋杀后,唐剑南(唐道名,因地区在剑阁之南得名)节度使召张寻求至姚州(今云南楚雄州姚安县西北旧城),杀了张寻求。越析诏部落无人领导,于是连同土地归附南诏。波冲兄子(兄长的儿子)于赠不同意,于是率部众北渡泸水(金沙江),走到龙佉河(古河名,即今四川省盐边县雅砻江支流永兴河)平坝重新建立部落政权,周围百里,号称双舍,与南诏王皮逻阁隔江对峙。后南诏进侵,被南诏王皮逻阁之子阁罗凤所败,于赠战败后投泸水死,越析诏政权灭亡。
延伸阅读:
“六诏”:唐朝初期,云南大理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比较大的小邦国,史称“六诏”,分别是白族的浪穹诏(今云南大理州洱源县)、邓赕诏(今云南大理州洱源县邓川镇)、施浪诏(今云南大理州大理市上关镇青索村),以及傣族的蒙舍诏(今云南大理州巍山县),还有纳西族的越析诏(今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北)、蒙嶲诏(今云南大理州巍山县北及漾濞县中南)。蒙舍诏位于在其他五诏南部,又称“南诏”。
唐代,部分纳西族先民沿雅砻江南下,抵达丽江。随后挥师南下,在洱海东部建立了第一个政权——越析诏。史称越析诏,越析诏“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忌”。越析诏为时不长被南诏所灭,纳西族先民南下步伐由此止。
“花马国”:“丽江”二字始于元朝,之前曾有过“越嶲”、“遂久”、“越析”、“通安”、“善巨”等众多称谓。历史上纳西族所在地区因处于白族、藏族、汉族三大民族板块中间,行政归属不一,但纳西族一直把自己所在的领域称为“花马国”。“丽江花马国”的称谓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的丽江人一谈到历史典故,“丽江花马国”做为口头禅是少不了的,这个称谓里洋溢着民族的自豪与自信。
“花马国”这个称谓在史书上记载最早是在唐朝,越析诏,波冲主国,亦称么些诏,又号“花马国”。“越析诏”是南诏给的诏号,“么些诏”是因民族的名称而得名的;纳西族在唐时称为“么些”。而“花马国”是么些对自己建立的政权的自称,“花马国”盖自此始,以后一直沿袭下来,元诗中有“花马国中逢至节,点苍山下又新年”的诗句。在《光绪丽江府志稿》中对“花马国”的由来也有明确的记载:“在丽江城西350里,至巨津洲(今云南丽江市玉龙县巨甸镇)东南界,岩有石如马,其色斑斓,么些诏自名花木国本此”。其实“花马国”的由来并非如此,这只是汉人流官的主观臆断而已。“花马国”是因“丽江马”而得名的。丽江马最显著的特征是毛色呈龟背花斑,这种花斑称为竹节花或鞍花,丽江马因其花背而有别于其它马种,故俗称“花马”。丽江花马在纳西族的发展史上举足轻重,声名显赫。
纳西族源于西北河湟地区(指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古称“三河间”,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多民族繁衍生息,至少从秦汉以来,众多民族的先民耕牧于其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河湟文化)。秦汉时西北纷争,战祸不止,纳西族先民为了寻求生存空间,从西北大草原迁徙南下,经过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一路继续辗转南下,随唐时已抵达金沙江流域,纳西先民迁徙的历史是一部血与火的战争史,离开了世居的大草原,进入其他民族的祖居地,必然导致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据史记载,现今丽江原为“濮獬蛮”(当时,该地区土著居民为濮獬蛮。濮,即为今普米族先民;獬,即摆夷,今傣族)所居,后因战争中为么些击败而退出了金沙江流域。纳西族系北方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因此,在与山地民族的战争中,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就突现出来。丽江马从茫茫大草原来到横断山脉深处,为主人的征土辟地立下了赫赫战功。纳西族先民占据金沙江流域后,马不停蹄,继续挥兵南下,直指南诏。么些铁兵气吞如虎,步步南下,先占领了南诏的门户居嶲洲(今云南大理州宾川县),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引起了南诏统治者的极度惶恐,强敌压境,一时又难以取胜,只得采取了安抚政策,默认了战争结局,并尊么些诏为“越析诏”,并互派使节。《滇史》记载:“越析诏,波冲主国。亦称么些诏,又号化马国。”么些人称自己的政权为“花马国”,从中折射出纳西先民对自己战马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反映了纳西先民的崇马心理。
这种崇马心理在东巴经《马的来历》中有明确的记载:“马生于大海,马儿长得快,变成好骏马……。为找好骏马,走遍各地方,车子阿来吉,精心来喂马,精心来备鞍,生时骑骏马,死后献冥马。”东巴经里还提到人与马立下誓约:“人类可以吃所有的兽肉,但不能吃马肉;人可穿所有的兽皮,但不能穿马皮”。 “马”纳西语的称为“阮”,与“能干”、“出众”等义相同。“老马识途”,纳西的丧葬仪式上,在超度亡灵时要诵“献冥马”,认为只有骑上冥马,才能回到祖居地,这也是丽江马与纳西先民一起迁移的历史真实反映。
“阿普三多(三朵)”(意为“祖先三多”):是纳西族的保护神,是纳西民族凝聚力的精神象征。“三多神”是纳西族的本主神灵和最高保护神,传说是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的战神,常常显圣,保护着纳西人的安全,唐代建祠祭祀,深受纳西族人信奉。人们也认为“三多神”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在纳西族的民间传说里,纳西族每次与外族的战争中,双方难解难分时,“三多神”总是身着白色战袍,骑着白骏马从天而降,从而扭转战局。忽必烈南征大理国过丽江时,敕封“三多”为“雪石定国安邦景帝”。因传说“三多神“是属羊的,每年农历二月八和八月第一个羊日,“三多节”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护神——“三多神”的盛大节日。“三多节”又称为“三朵节”。
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玉龙村旁边的山坡上——北岳庙(又名玉龙祠、三多阁)
北岳庙又名玉龙祠、三多阁
北岳庙又名玉龙祠、三多阁
北岳庙又名玉龙祠、三多阁(远景)
北岳庙又名玉龙祠、三多阁(近景)
院内大门上方写着“恩溥三多”四个大字
北岳庙又名玉龙祠、三多阁(内景)
大殿正中塑三多像,左面藏族大妻子,右面白族二妻子,象征纳西族传说中藏族白族纳西族原属三兄弟的亲密关系
位于丽江古城北象山脚下黑龙潭公园内的福国寺—— “三多(朵)神”塑像
“三多(朵)神”塑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99956530505978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