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三线,在四川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土防御战略工程,这些工程一度处于高度保密之中,随着冷战的结束,它们渐渐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有的升级换代,有的军转民用,有的甚至被废弃。
今天雨余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通信工程一一“6501”。前几天,我刚去参观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噢。
四川电信国防教育基地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前身为四川国际电台,成立于1965年,是当年邮电部工程,代号为“6501”。2002年4月完成历史使命,正式关闭。2005年4月,四川国际电台收信台改建为通信博物馆,珍藏了大量历史资料,并完整地保留了地下机房等通信设施设备。2014年5月,改建为四川电信国防教育基地。大家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到四川国际电台在37年的光荣历史中始终坚持平战结合,秉承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使命,承担国家与世界各国使馆信息互通任务,在维护国家稳定、抵制敌对势力反动舆论宣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承担了国家战争指挥系统通信保障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个工程在成都平原核心腹地的乡村。对外称“栋幺”(01),对内称四川国际电台。不过,地面设施根本看不出名堂,只有几座青瓦房,与乡村小学或普通小工厂没啥区别。不过,是军管单位,普通人无关人也进不去。这座青瓦房里有全套的保密通信设施。这些设施为中国军方服务。
看见没,这有间小屋,看上去还以为是厕所,其实是地下室入口。
从入口进去下行一二十米后,经过几段狭窄通道,就进入地下工程了。房间有多间,摆满各种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与地面上那座青瓦房的设备一模一样,为战时备份设备。
这是发报机。有很多,发往世界各地驻外使馆。
发往新德里。
发往旧金山。
用的是这种本。
这是最早的电报机。
电台。
体验一下。
手摇发电机。
机房。
是不是放映机?
人工交换机。
什么设备?
文革遗物一一电话机。
北京牌电视机。
地下室冬暖夏凉。
这是用来与北京通话,校准时间的标准时钟。
基地已完全转民。这是今天还在网的光纤线路设备。
当年的报务员和接线员,工资是县委书记的两三倍,洋盘得很。
这是1985年的培训班学员。
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伟大祖国的和平卫士。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大家关注《雨余天文物史》。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57549453263508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