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598|回复: 0

曾经引起过历史上重大饥荒的马铃薯晚疫病,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30 13: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铃薯,即土豆,是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食物。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马铃薯多半是作为菜肴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如著名的酸辣土豆丝,土豆炖牛肉等菜肴,都是以马铃薯为原材料做成的。甚至在其他一些地区,马铃薯不仅仅是作为菜肴出现在餐桌上,还会以主食的方式出现,用以填饱当地居民的肚子。

曾经引起过历史上重大饥荒的马铃薯晚疫病,你知道吗-1.jpg



如今,马铃薯已经是我国的五大主食之一,也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它在全球的地位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马铃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马铃薯的人工栽培时间也非常久远,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8000年到5000年的南部地区,就有人工栽种马铃薯的记录。

可以说,马铃薯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问题更是不可忽略,一旦马铃薯的产量下降,就可能会导致当地发生严重的灾荒。所以,在种植马铃薯时,我们一定要注意马铃薯的病虫害问题,尽可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曾经引起过历史上重大饥荒的马铃薯晚疫病,你知道吗-2.jpg



历史上与马铃薯有关的灾荒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关于马铃薯减产引发的饥荒,其中最出名的一次莫过于爱尔兰大饥荒了。引发爱尔兰饥荒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马铃薯晚疫病。

曾经引起过历史上重大饥荒的马铃薯晚疫病,你知道吗-3.jpg

爱尔兰饥荒雕像



马铃薯,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这种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被带到了欧洲大陆,之后被欧洲国家广泛种植,在爱尔兰,这种农作物亩产可以达到6吨。正是由于马铃薯的高产,使得这片土地能够供应更多人口,在1760年到1841年间,爱尔兰人口增加了660万人口!在1845年在晚疫病爆发前期,爱尔兰已经种植了200万英亩的马铃薯。

在1845~1846年期间,马铃薯的种植开始出现了问题,许多马铃薯植株开始腐烂,产量也大大降低。由于产量降低,导致许多人无法填饱肚子,甚至有接近百万的人死于这场饥荒,还有150多万人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只好迁移到美洲地区。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由于马铃薯的减产而造成的饥荒。

这场饥荒是一场世纪性的饥荒,到了后来,大家终于找到了引发这场饥荒的原因——马铃薯晚疫病,从此以后,植物病害也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几门学科也因此发展了起来。

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菌


曾经引起过历史上重大饥荒的马铃薯晚疫病,你知道吗-4.jpg



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菌是菌门疫霉属致病疫霉,学名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这种病原菌存在不同的的生理小种,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与一些抗病性较强的马铃薯品种接触以后,可以产生新的致病力强的小种。
    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征

马铃薯晚疫病可以侵染马铃薯植株的叶片、茎秆和薯块。在不同部位发病,病症也有区别。

叶片:在叶片上发病时,晚疫病的病斑多会出现在叶尖或叶缘处,最开始病斑呈现出水渍状褪绿斑。这种病斑在潮湿条件下,会迅速扩大,最大可扩展到叶的大半甚至整片叶片都布有病斑。病斑扩展之后,叶片后腐败变黑,边缘部位也会有一圈白色的稀疏霉层。到了天气较为干燥的时候,叶片病斑会干枯,颜色转为褐色,但是不产生霉层。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晚疫病在叶片上没有特别明显的病健交界线。

曾经引起过历史上重大饥荒的马铃薯晚疫病,你知道吗-5.jpg



茎秆:茎秆上的病部主要是由叶片的叶柄部位扩散而来的。在茎部受害部位,会出现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病部的组织也会坏死、软化,情况严重时还会崩解。茎秆受害后,还会反作用于叶部,受害植株的枝叶会萎焉下垂,颜色变为褐色,最后逐渐枯死。

薯块:晚疫病也可在薯块部位发病。受害薯块的表面会凹陷并会出现褐色或紫色的不规则形状的病斑。剖开这些病斑,会发现病斑可以深入到薯块的内质层。在干燥的环境中,薯块的病部会变硬,并形成干腐状。在保湿培养 2~3天后,发病部位可生出白霉。

曾经引起过历史上重大饥荒的马铃薯晚疫病,你知道吗-6.jpg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因素

    气候因素: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与流行情况,和气候关系密切。在日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大的气候中,晚疫病可流行较快,并迅速爆发。因为病原菌自身的孢子囊对萌发和侵入的温度要求在15℃左右,萌发之后菌丝体生长的温度在23 ℃左右最适,且对湿度要求较高。品种因素:不同的马铃薯品种抗性也有所区别。先从生育期来看,马铃薯在生长前期抗病,但到了后期就易感病。从马铃薯的株型来看,直立型的马铃薯比披散型的马铃薯要抗病,马铃薯的单位叶面气孔数目越多,越容易感病。从马铃薯的叶型来看,叶片比较大,叶肉比较薄的品种易感病,反之,叶片小,叶肉厚的品种抗病。

曾经引起过历史上重大饥荒的马铃薯晚疫病,你知道吗-7.jpg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选用无病种薯:在秋收入窖、薯块出窖、切块及春化过程中,要注意剔除病薯。在条件允许时,可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以减少菌源,避免马铃薯晚疫病的爆发。选用推广抗病品种:在易发马铃薯晚疫病的地区,推广抗病品种,如四川华丽板洋芋、东北北方红等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对于马铃薯晚疫病,要适期进行早播,在播种的时候,要尽可能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作为种植地,以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栽种时,也要垒行栽培,轮作换茬,防止与茄科作物连作,或临近种植,种植过程中应该与十字花科植物轮作。栽培过程中,也要注意水肥管理,要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不应偏施氮肥。药剂防治:切种薯块时,要先用酒精对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在种植之前,可用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g、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72%农用链霉素20-30g与10-15g滑石粉对薯块进行处理,拌匀这些材料并施加在100公斤略干的种薯块上即可。在发病初期,还可选用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50%甲霜铜700-800倍液等药剂喷洒于植株上,连续施药2~3次,每次施药的间隔时间在7~10天左右。

曾经引起过历史上重大饥荒的马铃薯晚疫病,你知道吗-8.jpg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57756663289615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3 00:17 , Processed in 0.07180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