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220|回复: 0

王晓一班级奇人、班级奇事系列作品读者见面会在曲江书城举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8 01: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7日,王晓一在曲江书城,以《校园生活与儿童文学》为题,和小读者分享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并且围绕着校园生活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讲述了儿童文学创作从校园生活中汲取素材的经验,他鼓励小读者,用丰富的心灵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自己的学校、班级,并将其中有趣的、有意思的、值得深思和回味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王晓一班级奇人、班级奇事系列作品读者见面会在曲江书城举办-1.jpg


王晓一的《班级奇人》系列(4部)《班级奇事》系列(2部)两个系列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总社)出版,作品用诙谐、风趣,甚至带着一些戏谑的笔致,生动地讲述了长虹小学六(5)班发生的一桩桩“奇事”,以及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创造性的“奇人”。这“奇事”是趣事、乐事、好事,也夹杂着一些酸涩的事。这些作品用浓郁的幽默风格,一次次去触碰孩子的心灵,既生动地刻画了那些属于孩子特性的的“调皮的日子”,又渲染了孩子内心宝贵的纯真。带着温暖与感动,别致地描写了这些孩子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从而展现出了当下孩子生活层面的整体性。
王晓一与中少总社可谓渊源深厚。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狼》,发表于中少总社旗下百万大刊《儿童文学》杂志1986年第11期,被评为《儿童文学》1986年优秀作品奖,并入选《1986年全国优秀儿童小说选》。

王晓一班级奇人、班级奇事系列作品读者见面会在曲江书城举办-2.jpg


王晓一的作品多是以当下孩子的生活为素材,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变形,或者说极大地调动小说的虚构性价值,来呈现孩子生活的特点,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的行为、孩子们的诉求,孩子们的心愿。作品也较真实地反映了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刻画出了孩子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等各个层面生活情状,以及在这些环境中孩子身上所发散出的天然童真,自然情态。作者是较好地把握住了孩子独特的心理,孩子的趣味,写得十分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品是写实的,写出了一群真实的儿童,富有现实的意义。

王晓一班级奇人、班级奇事系列作品读者见面会在曲江书城举办-3.jpg


另外,这些作品在曲曲折折的故事中,对孩子心灵做了深入细腻的刻画,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演绎得十分周详。作品所蕴含的同情心和爱心,是以幽默为基调进行表达的,从而使得悲悯情怀更加宽厚,令读者在欢笑中,懂得埋藏其中的真心与真情,从而达到共情共鸣的小效果。
例如在《班级奇事2我不漂亮,我无敌》一作中,讲述了身体残疾、心有阴影的女孩吴迪插班在长虹小学六(5)班的学习生活,以及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逐渐修复、疗治其心理问题的过程。

王晓一班级奇人、班级奇事系列作品读者见面会在曲江书城举办-4.jpg


作品一开始就将吴迪的身心特点,以一种先声夺人、“惊心动魄”的方式呈现出来。首先,通过班主任刘老师的视角,打量了这个残疾的女生,给刘老师带来的震颤之感,也为这个女生将是个大“麻烦”,埋下了伏笔。其次,中间插叙了苏校长给班主任刘老师打的“预防针”,又一次将吴迪的身心特点做了铺展,最后,在刘老师希望能平静地将吴迪介绍给全班同学的时候,吴迪竟然抢先站在讲台上与同学们打了照面,使刘老师措手不及,并让她之前所准备的保护措施瞬时瓦解。开场就将吴迪与学校,与老师,与同学的几方面矛盾全面地展示出来。之后的整部作品,都是围绕着这些主要矛盾展开,构成了情节的关键部分。
如果说,情节结构是一种总体架构,那么如何写好人物故事,刻画好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是关键。小说很好地将吴迪这种特殊性格和心理,在与自我与外界的冲突之中表现出来。因为从小被父母抛弃,在福利院成长的特殊经历,以及自身残疾、形貌丑陋的身体条件,都让吴迪深陷自卑和痛苦之中,使她形成了敏感、要强的性格,她抗争于自我的先天不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但又时时陷入自卑的泥淖,她在生活的明面与暗面交界处不断地泅溺、挣扎,于内心深处呼喊命运的不公,于外界的表现又处处与人争锋,稍有触碰,便反应过度,像一只时刻处于防卫状态的刺猬,奓起坚硬的刺。吴迪毕竟是个女孩子,她爱美,渴求友谊,需要温暖的爱。在同学、老师的帮助和关爱之下,以及苏校长开出心理理疗“处方”,吴迪这块一度拒绝融化的冰,最终在这几方面的合力影响下,化解了内心的霜。

王晓一班级奇人、班级奇事系列作品读者见面会在曲江书城举办-5.jpg




作品中的其他孩子,龙兄、凤妹、张珍妮、虞蕉雨等,通过自己的不同方式,关爱着,或者守护着吴迪这个内心刻有伤痕的同龄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真正属于孩子的同情和关心,他们小心翼翼地不去触碰吴迪的心灵底线,他们颇费周章地与她“周旋”,这“周旋”不是城府深厚的敷衍,而是基于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理解,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体贴。通过对吴迪的帮助,这些六(5)班的孩子们,真切体会到了对人的尊重,对生命尊严的理解,以及作为一个人应有的价值和观念。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835227580006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1-15 01:12 , Processed in 0.06422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