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940|回复: 0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2 07: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这部动画性启蒙的中国80后、90后,如果长大后用心去看,会发现里面藏着一部日本战后经济史。
对比今天,细思恐极。
尽管当下的《蜡笔小新》已经沦为卖CP的子供向动画,可在当时,在作者臼井仪人的操刀下,蜡笔小新的剧场版充满了荒诞的成人童话色彩。
比如说,1995年的剧场版《奇异乐园大冒险》。讲述了小新进入游乐场之后发现游乐场所有的人都是魔法变成的。坏人化身老师走入校园,把自己的父母变成玩偶——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1.jpg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2.jpg




(这一幕真的是童年阴影)
2004年的剧场版《呼风唤雨!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的开头画风类似日本都市恐怖传说。
在电影开头,小新他们来到了一个空无一人的电影院。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3.jpg




电影屏幕上放着空无一人的重复镜头: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4.jpg




等小新上完厕所之后回来,几个小伙伴们都消失了: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5.jpg




2001年,《蜡笔小新》的剧场版叫做《呼风唤雨!猛烈!大人帝国的反击!》。
故事的开头很有意思:
野原广志一家正在拍摄一组特摄片。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6.jpg




而场景外面,是一片繁华的会场: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7.jpg




根据剧场版里面的介绍,这个地方叫20世纪博览会。
作用就是通过怀旧场景的搭建,让大家从21世纪重回20世纪,找回过去的感觉: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8.jpg




但其实这是一个犯罪集团的阴谋——他们开发了一个系统叫“昨日重现”,能够让大人们沉迷在过去,无法自拔: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9.jpg




小新甚至还和自己的爸爸发生了争执: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10.jpg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11.jpg




而和大魔王说,这种装置就是为了让时间倒转: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12.jpg




“你们的未来已经消失了。”
如果你是一个日本人,2001年走进电影院,你估计会被这部动画片吓出一身冷汗。
为什么?
因为对于这一代的日本人来说,确实是这样:
“我们的未来已经消失了。”
因为这部电影说的不是假的,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这真的不是我断章取义,过度解读。
在电影里,这个20世纪博览会有这么一个建筑: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13.jpg




眼熟吗?
再看下面: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14.jpg




是的,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15.jpg




对日本近40年熟悉的朋友,看到这里估计已经露出了迷人的微笑。
但我们给不熟悉的朋友一点时间,我来梳理一下时间线。看看究竟在日本发生了什么。
二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为了给予援助,美国在日本建造美军军需设备生产和维修的基地,并通过维修的名义,每年输出巨额补贴。
1955年,小新的爸爸野原广志出生(《蜡笔小新》漫画1990年开始连载,作品设定野原广志35岁)。
1956年,日本制定【电力五年计划】,采用电力工业和石油代替煤炭,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日本经济发展。史称【神武景气】。
1958年,日本政府在美国的帮助和扶持下,日本开始引导企业生产汽车、家电和钢铁等制造业,并开始向全世界(主要是美国)出口商品。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16.jpg




同年,日本成功申办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为了这次运动会,日本斥资30亿美元对东京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事后据统计,日本为了这次奥运会,仅在投资建设运动场这项上就花费295亿美元,总投资额为9600亿。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17.jpg




奥运会前后,房地产市场空前发达,东京和大阪等地的房价甚至翻了几番。
同样,举办奥运会后,日本的经济增长开始放缓。
日本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和基金,来刺激经济增长。在那个时候,诸多日本大型企业开始合并,同时私家车与彩电迅速普及。民众生活飞速提升。
与此同时,日本开始国民所得倍增计划,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计划让国民的收入倍增。原计划10年,但仅6年后就完成了目标。
1970年代,国际风云动荡,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为了保证本国利益,美国宣布对进口关税增加10%。其中受冲击最大的,无疑是对美国出口商品最为依赖的日本。
为了缓解这次冲击,日本政府之地过了“创造科学技术制度”、“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等,对日本国内多个高新产业给予扶持,并开始确立以“科技立国”为主要方针。
在顺应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之后,日本经济终于步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
1980年代,通过之前二十多年积累的巨大制造业基础和技术为核心的主导国策,日本先后超越西德和已经垂垂老矣的苏联,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对美国有隐隐然取而代之的势头。
史称:【黄金一代】。
1974年,野原广志从秋田农村老家来到大城市东京,进入早稻田大学学习。
1978年,野原广志从早稻田大学毕业,进入双叶商事,成为上班族。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18.jpg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19.jpg




1980年代的世界属于日本。
在2015年的PS游戏《如龙》中,有一个场景是晚上,日本人从夜总会出来,人们挥舞着万元大钞打车,结果还是打不到车。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20.jpg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21.jpg




这在当时的日本,是常态。
愤怒的美国人走上街头,砸烂日本车,因为日本车便宜又好用,这让美国本土的汽车产业颓废,工人大量失业。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22.jpg




80年代末期,去日本旅游的观光团疯狂购物,每年都有近4万日本大妈奔赴国外。
当时日本的经济已经连续51个月增长,喷薄而出的不只有欲望。
尽管当时只是世界第二,但“买下美国”已经不只是大妈们的意气用事。
1989年6月,索尼公司宣布,他们以34亿美元的价格成功购买了美国娱乐业巨头,也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在这之前,三菱公司已经以14亿美元购买了更重要的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这个代表着美国资本主义进入全盛时期的伟大建筑,现在属于日本人了。
在洛杉矶,日本人掌握了闹市区几乎一半的房地产;在夏威夷,96%以上的外国投资来自日本,到80年代末,全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同时,大量的日本企业在国外设立分部,东京地价飞涨。
行走在自由女神像旁边的日本人窃窃私语:
“我们不如把这个女神像买下来。”
国外癫狂,国内更是歌舞升平。
日本宫崎县,80年代斥资2000多亿日元,在距离海滩三公里的地方建起沙雕。
日本千叶县,建立起全球最顶级的室内滑雪场。
与此同时,高尔夫变成了全民运动。
在《蜡笔小新》里,野原广志陪同领导应酬,最多就是高尔夫。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23.jpg




出身良好的风间彻,从小就学高尔夫。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24.jpg




在现实生活里,有厂商推出镶钻球杆三件套,售价一亿日元,限量650套,三天之内全部售罄。
更有厂家推出纯金球杆,名字就叫“金色之梦”。
大学生们不愿意去工作,他们出入招聘会,一场都能拿到大公司的丰厚补助。
与此同时,贷款买车买房变成常态,哪怕利息高达90%。
名校毕业的毕业生根本不担心工作找不到,只要愿意,多得是愿意买单的大企业。
日本流行文化成为了世界最新的潮流。
日系摇滚点燃年轻人们的激情,坂本龙一的电子乐队YMO把演唱会开到了美国。
美国年轻人开始听日本的歌,迈克尔杰克逊翻唱YMO的歌曲。
同样在80年代,中日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逐步掌握主权的日本,思想上前所未有地温和化。
大量日本人走近中国,举办文化交流会。手冢治虫来中国开办动画交流会,《圣斗士星矢》、《排球女将》和日本电视机代表了中国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80年代,日本甚至还来到中国,拍摄了一套纪录片,专门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25.jpg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26.jpg




1980年代起,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持续扩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5年,美国、日本、西德、法国和英国在纽约广场饭店(就是《小鬼当家》第二部里的那个酒店)举行会议,并签署协定。
协定主要是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持续美元贬值,另一方面日元持续升值。
在签署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从1:240疯狂上升到1:200。
最高点达到1:97。
这对于日本来说无疑灭顶之灾。
这里容许我再次自作聪明地解释一下,为什么日元升值对日本打击巨大。
如果你是一个美国财团,你在日元升值之前已经知道日元会升值。
如何赚钱?
很简单,大量用日元买入日本地产。
并在升值后一次性抛出。
其时,日本房地产已经到了足够疯狂的地步。
日本东京的地价足够买下整个美国。
在日本货币增值到顶点的时候,美国大量抛出手里之前囤积的楼市。
1988年,美国通过“超级301”条款,将打击日本列入国策。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驾崩,日本进入平成时代。
1990年,经济泡沫开始破裂,日本股市从38000多点迅速滑落,几天之内蒸发30%。
号称永不落地的东京地价开始狂跌。
楼价的狂跌让年轻人无法偿还巨额贷款,一夜之间,日本的生机被抽干。
巴黎街头再不见日本的客人,银座的夜总会每晚12点准时打烊。
家中的奢侈品变成无用的摆设,日本人不再狂热于高尔夫球。
与此同时,为了偿还无休止的贷款,35岁的野原广志们开始背负30年以上的房贷。
节衣缩食成为日本中产阶级家庭的常态。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27.jpg




这还并不是更糟糕的。和昭和一代们的意气风发不一样,烙印在平成一代人身上的关键词是“废物”。
大量年轻人失业,并躲入家中,啃老成为常态,并且一啃就是几十年。
2018年,媒体上刊载过一篇新闻。57岁的野口因为34岁公司裁员丢了工作,心灰意冷地在家中变成废宅。
这种宅还不是“宅在家”,而是“宅在房间”。所有的连续依赖于网络。
野口说:
“外界的评论根本不重要,我们是这个世界上可有可无的人,在社会上活动会给更多人造成麻烦。不如就此宅居在家。”
996也成为年轻人的常态,不过日本上班族并没有迎来福报,而是拥抱了死亡。
富士山的山脚下有一片森林,日本人称之为死亡森林。每年都有人步入其中,断绝联系,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
阶级固化成为了日本的新问题。
在之前,终身雇佣制是日本大公司标榜自己雄厚实力的证明,1980年代有日本企业家表示:“这(终身雇佣制)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制度,员工在达到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不用担心失业。企业也绝对不会 解雇任何一个人。”
现如今却成为每一个日本人头顶的利刃。日本的年轻人看不到头。
2002年,《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汉姆贝克街的亡灵》中有这么一段情节:
一个新游戏发布,于是邀请日本各界名流的小孩来参与游戏试玩。
他们是日本的未来。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28.jpg




几个孩子在大厅里踢足球,然后被工作人员制止,他们却说: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29.jpg




2017年,一位日本议员说:“在日本想要成功的话,与其努力工作,还不如去网上做网红更快一点。”
2008年开始,日本人口持续负增长。生育率降无可降。
2018年,全国超过500万年轻人变成“御宅一族”,不再走进现实生活,而是宅在家中,依赖泡面和游戏打发时间。
房子越来越便宜,买的人却越来越少。
在网吧的长住客,因为日本网吧是独立空间,于是失业一族在网吧安顿自己的一日三餐,和千里之外香港的“棺材房”异曲同工。
你看,历史总是不断重演,螺旋前进。
就像一个高明的洗稿者,似是而非背后是细思恐极的真实。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30.jpg




而野原广志,正是经历了从巅峰到失落的上班族。
他买房的时候恰逢日本房价的最高点。
而下决心背负30年的贷款后,生活拮据成为了他的生活常态。
《蜡笔小新》虽然是动画片,但后面映射的是日本血淋淋的现实。
来,我们再看一遍开头的话:

蜡笔小新,其实是一部恐怖片-31.jpg




“你们的未来已经消失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60529522990781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1-16 11:44 , Processed in 0.07514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