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456|回复: 0

科幻小说的想象力和未来感知,更应该属于创新的下一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0 02: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幻小说的想象力和未来感知,更应该属于创新的下一代

科幻小说的想象力和未来感知,更应该属于创新的下一代-1.jpg



如果说想象力是科幻小说最原始的动力源,那么作为创造科幻作品的文学大师们来说,他们很早就有这样不俗的能力。

就像本书的作者之一雷.布拉德伯里在童年时期就与众不同,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萌发了科幻的能力,并且一直痴迷于对科幻的热衷以及不断的创造。

这样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吗?不是的,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契机,通过看科幻漫画以及书籍得到的启示,再加上不断的努力,最后才在科幻的文学界里创造了500多篇作品的奇迹。

他被誉为美国最好的科幻作家之一,这样的荣誉是他毕生努力的结果,更为科幻的世界做出了不一般的成绩。

如今他已经去世,但是他的作品却广为流传,为很多人带来深层次的影响,并且在科幻小说的文学殿堂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不但创新和发展,更为很多青少年带来阅读的饕餮盛宴以及开启科幻的大门。

科幻小说的想象力和未来感知,更应该属于创新的下一代-2.jpg



一、科幻是想象力的翅膀

孩子的童真世界里,总是色彩斑斓的,如果没有想象力是一件很贫瘠的事情,而科幻小说就是塑造一个想象力的成型过程,并且为有朝一日为现实而插上翅膀。

很多想象虽然给人感觉难以置信,但是却在人们不断的努力下,正在一步一步地实施并且有望突破取得成功。

这就像《少年科幻小说——勇敢者》里的开篇百万年野餐里写到的内容一样,作者雷.布拉德伯里带着我们一起“开拓”了火星的新纪元,他为人类走向火星做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可能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赋予他这么高的赞誉呢?如果说这个故事的发表年代是1946年,你是什么感想呢?没错,很震惊并且佩服作者的想象力。

因为这个年代他能够“植入”火星的概念,并且带领人类开辟了火星的一次旅程,那么在距今70几年以后的今天,是不是会觉得有一种掌控了未来的感觉呢?这就是想象力的魅力。

如果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剖析,那么这样的影响是长远的,因为据最新消息称2030年要登上火星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紧锣密鼓进行的课题研究了,也就是说雷.布拉德伯里的想象有望实现了。

即使2030年不能成为现实,那么在未来也必定会成为人类攻克的难题而成为现实。

抛开文学价值在看这一想象力的成果,谁能够把一个70多年前的想象和现实关联在一起啊?就就是价值和影响力,也是一个令人啧啧称赞的惊讶之事。

科幻小说的想象力和未来感知,更应该属于创新的下一代-3.jpg



二、科幻是对未来的感知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播出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一种打破冰点的创新,随着人们对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和一些专属词的认知过程,不断刷新了科幻知识的一波又一波热潮。

原来科幻作品竟然这么有魅力,我们对流浪地球的感觉是什么?大气恢宏的场景,人物情感的交织,对待生命和危险时候的亲情爆发,以及那些存在于现实和梦幻场景里亦真亦幻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是什么呢?这些专属词以及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真的存在吗?有迹可循吗?事实上很多影片的场景都有迹可循的,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

比如地下城里的生活是有迹可循的,这是几千年来人们不断探索发现的一种生存方法,从古代的王侯地下宫殿,到近代军事需要都是大量存在的,而且规避了战争之后的今天,地下世界依然是可以开发利用并且成为一种开拓生存空间的趋势。

比如空间站的存在,在电影里空间站工作的刘培强熟悉每一个运作环节,而且利用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技术手段上有着非常精准的效率,同时这也证明了未来人工智能的运用不可小觑。

在《少年科幻小说——勇敢者》里有一篇也提到了空间站,这篇题为《漫长的坠升》里作者发生的故事也在空间站,并且在这个过程发生了一系列的人性拷问。

而真正的空间站真的要来了,这个关于空间站的梦想不会只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了,而是即将要展现在现实生活里。

据悉今年将是中国航天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关键一年,因为我们已经有能力大刀阔斧地对航天事业进行完美的建设,更有实力建造属于我国特有的空间站。

中国航天科技已经走向日新月日的状态,并且很快给公众一个现实版的空间站。

科幻小说的想象力和未来感知,更应该属于创新的下一代-4.jpg



三、科幻的未来属于孩子

无独有偶,拍摄《流浪地球》的作者郭帆说自己小时候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科幻的梦,这个梦一直根植在心底,并且不断发酵,直到梦想成真。

可见科幻作品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具有延伸性的,因为从小对科幻的热爱,才会为这个梦想而努力,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孩子的这种热忱可能都没有完全打开,必定孩子认知有局限性,更有很多孩子根本接触不到科幻小说,因为观念的束缚导致很多孩子根本机会没有踏进科幻的大门。

很多人客观地认为科幻作品和影视展现的东西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或者说根本实现不了,进而阻挡了孩子的认知,给孩子的科幻梦想设置了障碍。

打开这扇门,孩子接受就是多元的认知维度,也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与众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于未来的科幻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价值,必定科幻的未来还是属于孩子的,传承下去并且发展壮大都属于他们。

因为一个人的梦想可能需要孕育很多年,而孩童时期梦想的开发和挖掘都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以及为未来价值奠定基础的最重要阶段。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接触科幻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都是很好的途径,说不准这是一种开启孩子多样化人生之门。

科幻小说的想象力和未来感知,更应该属于创新的下一代-5.jpg



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从一开始的瓶颈时期到发展期,都经历了艰难的过程,这是因为人们认知的差异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桎梏,而随着人工智能和科学不断进步,科幻作品里的一切也许会在臆想中实现,这也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所决定的。

而作为节选了国内外很多著名科幻小说的这一套系丛书,以《勇敢者》、《倾听者》、《探索者》、《创造者》来诠释科幻的意义,除了文学价值的长远影响更有社会价值的体现。

我国科幻的发展也是从近几十年开始慢慢崛起的,虽然没有达到空前绝后的境地,但是较比从前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改变,这有赖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有赖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

人类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科学发展多元化和人们对于科幻的认知也逐步提高,科幻作品将会在我们这一代得到发展,在未来的下一代达到更广博发展空间。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151782198189757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2 17:27 , Processed in 0.07184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