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力。 道教被认为和儒教、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在中国历史上,“道教”一词最初的意思是指以“道”来教化的各种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诸子百家中许多人都曾经以“道”来称呼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甚至佛教都曾经由于各种原因自称或被认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词,将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论称为“道教”。
佛教刚刚传人中国时,把“菩提”翻译成“道”,因此也被称为“道教”。而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五斗米道,自称为“道教”,取“以善道化”之意。自此,其他各家为了区别,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称,“道教”成为五斗米道的专称。
当代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仙的一种宗教。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492758551953413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