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271|回复: 0

地方民俗百科:邳州人的传统家庭结构与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 03: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方民俗百科:邳州人的传统家庭结构与特点-1.jpg



人从呱呱坠地,呀呀学语开始,就是家庭中的一员。小时候靠父母抚养,在家庭里处于从属地位,长大成人结了婚,生儿育女,就成为一个新的家庭的主持者——家长。到老了靠儿女赡养还是离不开家庭,家庭是人们基本生活区的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和基础。

邳州的家庭,有夫妇一代家庭,双亲子女两代家庭,祖孙三代家庭,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家庭。传统式的家庭是崇尚“五世其昌”、“五代同堂”、“家大业大”、“人多财多”。故尔新中国成立前四世同堂的复合式家庭较多。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家庭成员平等,复合式家庭愈来愈少,并逐渐向小型化家庭发展。两代人家庭组合占大多数,四代人同堂的家庭十分少见。“从妻居”的家庭渐渐增多。

家庭结构 

 一代人家庭仅1—2人,即单身人或夫妻二人。

二代人家庭,即父母、子女。

三代人家庭,即父母、儿子夫妻、孙子或孙女。

四代人家庭,即祖父母、父母、儿子(夫妻)、孙子或孙女。

五代人家庭,即祖父母、父亲、己身、儿子、孙女。

五代人家庭的过去较多,现今这样的家庭仍有,但为数不多。

二 家庭称谓 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产生于血缘关系,是人类最早形成社会关系,是区分人在家庭中、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家庭称谓包含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孙女等父系、母系、子系、女系的亲属和自己婚姻关系。邳州南北家庭称谓不尽相同,书面、口语、对人、当面称谓且区别不大。

子女称自己父母曰双亲、二老、老人家等。

子女称父亲、书面或对人家称家父、家严、家公、家尊、父亲、老爹、老爸、老爷子,当面称呼的有叫爹、大、大大、爷,近几年通行叫爸爸。称亡父亲为先父、先考等。

子女称母亲,书面称或对人家称家母、母亲、老妈,当面叫娘、妈、妈妈。

子女对父亲之父称祖父,对人称为家祖、尊祖父,当面称为老爷、老爹、爷爷,已故祖父则为亡祖、先祖。称曾祖父为老老爷,也有称老太。高祖一般就称老太。

子女对父亲之母称祖母,当面称为奶奶,对已故称先祖。称曾祖母为老奶奶,称高祖母为老太、老太太。也有称××老太,如弯腰老太;

父之兄,对人称伯父,当面称大伯或二伯、大爷或二大爷等。也有称大爹、二爹、三爹的。父之弟,对人称叔父、家叔,当面称叔、小叔或大叔、二叔等。

伯父之妻,对人称伯母,当面称大娘、大妈或二大娘、二大妈等,也有称绰号,如小脚大娘、驼背大娘。

叔父之妻。对人称婶娘、婶母,当面称婶、婶子或三婶子或四婶娘等。

姐妹,统称为姊妹,当面称姐姐、姐、或大姐、二姐,妹妹、妹、二妹、小妹等。外称胞姊妹。

兄弟,统称为兄弟,当面称兄为哥,哥哥、大哥或二哥;称弟为弟、兄弟、二弟或老二或老三等。或直称其名,或称××小孩他爸等,外称胞兄弟。

夫称妻,书面曰贤内,对人曰内人、老婆、屋里的、家里的、做饭的、俺那口子、对象、爱人、妻子。年老称老伴、老婆子,或当面称叫孩他妈、孩他娘,或直呼其名。

妻称夫,对人称男人、外头的、当家的、一把手、掌柜的、俺那口子、丈夫、爱人、孩他爸、孩他爹,当面称孩他爹、孩他爸、他爸或直呼其名。

妻对夫之父,对人称公公、公爹,当面随夫称爹、爸、大、大大等。

妻对夫之母,对人称婆婆、婆母、婆娘、婆妈、或孩他奶奶;当面随夫称妈、妈妈、娘等。

妻对夫之兄,对人称大伯子或孩他大爷、他大伯;当面称哥、哥哥。

妻对夫之弟,对人称小叔子、他小叔;当面称兄弟、小弟、弟或二弟或称其名。

妻对夫之姐,对人称大姑、孩他姑;当面随夫称姐或大姐或二姐。

妻对夫之妹,对人称小姑、孩他姑;当面称妹、妹妹或大妹、二妹等。

妻对夫兄弟之配偶,互相对人称妯娌、俺姊妹;当面幼称长为嫂嫂、长称幼为妹、弟妹。或××孩他婶子、××孩他大娘。

兄对弟之妻,对人称兄弟媳妇、弟媳、兄媳子;或老二家的、老三家的;当面称弟妹、妹,或××孩他婶子。

弟对兄之妻,对人或当面均称嫂子。

胞兄弟之妻互称俺姊妹,对外称妯娌。

祖父母称孙辈为孙子、孙女、孙子媳妇或直呼××孩他妈。

父母称子女为孩子、小的们,对子称儿、儿子、最小的外称“老生儿子”;称女为闺女、丫头、妮子,最小外称“老生闺女”。称儿媳妇,对人叫儿媳妇,当面叫孩子,他嫂子,生孩子后有叫“小××他妈”,“小××他娘”。亲生父亲为嫡父,又称本生父、亲父,亲生母为嫡母,又称生母、养母。父正妻所生儿子为嫡子,妾所生的儿子为庶子;儿子中最大的称为长子,小于长子称为次子;正妻所生长子为嫡长子、嫡子、宗子等;最大女儿为长女,小于长女称为次女。

兄弟之子女,兄弟、姐妹、妯娌都称为侄儿、侄女;出嫁之姐妹对人称娘家侄、娘家侄女。

继母,子女对人称后妈、后娘,当面称妈、娘。人称为晚娘。

继父,子女对人称后爸、后爹,当面称爸、爹、大等。

继母、继父对人称前妻或前父所生子女为前生子女;随娘改嫁的孩子,对人称为“跟脚子”,人称为“带犊子儿子”;当面称儿子、孩儿、闺女、丫头。

邳州人称呼,多数在称呼前带“俺”字和“咱”字及“我”字,表亲妮、亲近。晚辈称长辈为俺爸、俺妈、咱大娘、咱嫂子等。长辈称晚辈为我儿、俺闺女等。

三 家务 家务,又称家事、家政,指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事务,俗称过日子。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谁家都有难念的经”即说明家务事的复杂异常。

家务的决策者是家长,家长又名家主、户主、当家人、掌柜的。在过去一般是男性壮年,在大家庭中,长房长支的壮年男子,是家庭的支柱。“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也是说这个意思,为此家长以外的家庭成员统称为“家人”或“家属”。新中国成立以后,男女平等,家务决策者的家长不一定是男壮年,也有的是女性壮年当家,也有的是小事分别当家,大事共同商议,或由其中一人决策。

过去壮年男子当家,以家外事、农活、买卖、赶集上店和租贷、借、取等方面,均以壮年男子当家为主,并出面去主持,料理此事。而家务锁事操劳者多是家庭主妇,又称内当家、内掌柜、管家婆。她们勤快、节省。关于处理儿媳、妯娌之间的矛盾,家里的油盐酱柴、烧锅做饭、缝缝补补、扫扫刷刷、洗衣凉晒、带孩子、抱孙子一般都是家庭主妇料理。俗话云:“整年围着锅台转”、“儿女的热灶头”就是这个道理。她们不仅“会当婆婆两头瞒”,而且会“省囤子尖,不省囤子底”,使家庭的日子过得清净、殷实、亲热。

在当代生活中,妇女从“锅台”解放出来,她们也和男士一样,赶集上店做买卖,田里、场上、家里一把手,做掌柜、经理、老板数不胜举,成为社会活动中的生力军可谓“妇女能顶半边天”。家务是夫妻二人共同操劳的事业,单靠某一方不行。男子汉独权当家的情况已逐渐消失。

地方民俗百科:邳州人的传统家庭结构与特点-2.jpg



四 家产 家产包括家财、家私、家业、家计、家当、田园、树木物产等。兄弟数人结婚后仍合族而居的,称为“在伙”或“同堂”。家产掌握在家长手中,财产归公、为集体所有,子弟无私蓄,唯妇人妆资及新妇所收拜礼钱等为私有,家中人不得私自以财产授人,或藏私房钱,即使窃立契约也不生效。如子女损家财,家主可用家规惩教。如果家主或他们父母在家庭中损财,子女可以婉谏劝阻。邳州的庄、马、窦、戴四大家庭,只因家和会理财,数世同堂也无瓜葛,日子越过越好,终成为邳州四大首富。

五 分家 家中人口多了,兄弟数人已结婚并不愿意在一起生活,那就得分家。分家又叫析家、析炊、分居,过去分家要请来“中人”,又称知见人。将土地、房屋、财产、老人赡养等都要在“分单”书上写清楚,几个人分家备几份,有的也还要请族长、娘舅人到场。新分的各户和“中人”都要在“分单”上签名画押。财产的分配过去主要形式有三种:

1 长子、长孙为主要继承人。分家时,长子多分财产,他的儿子还要分“长孙地”。形成辈辈长子都要多分到财产,一般的家规长支较末支富有。现已不采用这种形式分家。多按财产人口平均分析、分配。

2 幼子为主要继承人,往往是在长子、次子结婚后,依次使其带走一部分财产分居出去。主要财产还要留给幼子结婚生子等继用,或由幼子赡养老人或负责殡葬,俗称赡养财产、持家财产。现今还有采用这种形式的。

3 老人与儿子们平均分配财产,或共同赡养老人,老人去逝后,再分配遗产。这种形式现今仍采用。

近几年的分家,多半是这边结婚月余半载就分家分居,分家时也请“知见人”,多为村中有名望的邻人,族中有名望的长辈等,财产列入清单,但不画押。家庭承包的土地由村干部分开承包,赡养老人是共同赡养或殡葬。农村还有部分青年结婚时就立新院落分居共餐,不分农具、粮食、现金、承包地,或另立炉灶吃饭,或分居而共餐。

六 赡养老人  家中有老人、主事人、儿孙等成员,家中少了老人或主事人就等于头顶少了半边天,或称没有当家人,如同无头的苍蝇。因此,老人是邳州家庭中的财富和依靠。有老人而要养老,这是家人和儿孙们的责任。分家之后老人的生活是依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而定,并采取了不同形式,邳州赡养老人有以下几个方面形式:

1 老人单独起灶,承包应有的土地,农忙时儿女帮忙收打,有病另拼钱看病。

2 老人单独起灶,另居小房屋,儿子按月交给钱粮。

3 老人固定在一家吃饭,土地平均分配,其他几个儿子按年交粮钱。

4 老人固定一家吃饭,口粮田交给管吃饭的一家耕种,这个儿子管衣食、护理,其他儿子只管交钱、看病。

5 老人轮流到几个儿子家吃饭,按月“轮饭吃”,由兄弟间议定。

6 老人单独吃饭,不种田地,到外地谋生计生活,余钱交给儿子,作“赡养费”或“饭钱”。

7 老人轮流吃饭,吃了一二年,谁都不管饭吃,只得四处讨饭或暂在闺女家生活。

8 老人夫妻无儿女,分家后另立炉灶,从近支侄辈中“过继”一个侄儿为子,叫“过嗣”,由生父、中人、族长、本人赡养人在场,立“过嗣单”,继承称呼、礼仪、财产,并养老送终。

9 夫妻无子女,分家另立炉灶,承包土地至55—60岁享受“五包”,生活殡葬由村负责。或入镇敬老院生活,或按年领取钱柴独立生活。

10 夫妻无子女,分家另立炉灶,承包土地,后由侄、侄媳领回家赡养送终。

七 家教 家规 家教、家规,是家长对儿女进行培养教育的习俗,包括对子女的育德、育才、育美等方面。一般家庭对家教家规十分重视,都知道“子不教,父之过”、“惯子如杀子”的格言俗语。育德是受千百年封建道德的影响,内容规定为“忠、孝、节、义”四个字,尤其是书香门第、仕宦人家对子女“忠孝节义”的教育极为突出。采用讲往事、讲故事来引导孩子们树立勤劳、勇敢、诚实、善良为荣,以懒惰、怯懦、撒谎、作恶为耻的思想品德。有的家庭制定家训,要求子女后代人按家训行事,违反家训者要进行惩罚、教训,以此约束子女及后代人不走下坡路,步步攀升进入仕途。同时家长不仅讲,而且言传身教,从细小的事情入手,从身边的事情入手,从现在眼前事做起入手,使之子女养成良好习惯,打好良好的品德基础、生活基础,引导子女步入仕途之路。

当代的家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全新的内容及形式培养孩子节约粮食,少吃嘴头食,经常扫地、洗衣服、晒被子、尊敬老人、爱护他人、不拿别人东西、不信鬼、不信邪等,培养勤劳、诚实、勇敢的品质。同时还结合村开展“五好家庭”、学校“三好学生”、社会“五好青年”等活动,培养孩子品德情操。

育才方面。幼儿阶段通过唱童谣、儿歌、讲故事、数数字启发孩子智慧,从野菜、野果的酸甜苦辣等培养孩子辩别五味能力。

少年时期家长带子女拔草、放牛羊、喂小鸡、刷锅碗等方面学习活计,艺人多叫他们当小助手,男孩学木匠、做石匠、铁匠;女孩学织布、绣花、剪纸等方面认识农活、技工;从中认识美,为以后家庭生活打下基础。

有知识的家庭。父母教孩子写字、做算术、绘画、射箭等方面进行育才育美,使其成为家庭栋梁之材。

当代人育才。从上幼儿园始就接触了文字图画、积木,从儿童开始就接触了电视,从中学习不少知识。而且家长还购置了很多有关育才育美的小人书、描红描画簿,从实践中去学习知识。休闲时间家长带孩子去风景区或去城里游玩,了解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美景。有的家长让孩子起床后刷牙、饭前洗手,见左邻右舍的人问好,吃饭前给老人、大人搬凳子,兄弟之间吃东西相让等方面,立下规矩并引导坚持做,从而养成良好习惯。从各方面言传身教的细节可以看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和“荣耀门庭”的夙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家教家规教育子女的大事。子女省心了,家长也放心、安心了,免去父母对儿女“心挂两常”之忧。

八 儒学教育

每个家庭的家长都有“望子成龙”之心,巴望儿女入学进取功名,以作家族支掌柱。因此,孩子到读书的年龄,官宦和富足家庭均请塾师,一般家庭可以联合数家出钱粮请塾师,拜师或入班读书,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书法珠算等,以求老师、老先生调教子女走仕途之路。贫穷的人家是无法入塾读书的。由于人们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熏陶和“读书做官论”的影响,捐资办学已成乡间习俗,教育儿女已成为家长义务。故尔,千百年来都是达官贵人、乡绅富人的儿女才能读书参加科考取得功名,做官之人也都是读书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已成为达官贵人儿女的特权;同时禁锢了广大贫穷出身的栋梁之才。求学读书成为人们思变、思进的唯一出路。但邳州人们让孩子读书入私塾者均为儿郎,极少有女孩入塾读书,女儿家多学针线和家务。

地方民俗百科:邳州人的传统家庭结构与特点-3.jpg



新中国成立后,县乡建立教育机构,实施面向广大民众子女办学的方针,广大民众子女享受到入学读书的权利,家长也承担了儿女受教育读书的义务。孩子从7岁就入学前班学习,以游戏为主,寓体、智、德、美教育于活动之中,并逐步入中班、大班学习识字,而后转入小学学习和初级中学学习,并逐步走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轨道。人们再也不担心孩子无法入学读书,入学率达到98%以上。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享受学校助学金,享受社会捐助,使他们高中而大学,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现今社会办学已慰然成风,捐资济贫已成时尚。让儿女入学读书受教育,已由家长的义务转化为家庭、社会的习俗。

九 家祭 家祭可分家祭、庙祭、墓祭、年节祭四种形式。邳州过去大家庭、大家族家祭十分隆重。一般人家只有墓祭和年节祭,而且形式也十分简单。

家祭 在堂屋设族祖排位,将辈辈祖先名字写于一大张纸上,悬挂墙上,近祖设牌位,用木板刻成圆头或方头碑状,高尺余,立在座中,在粉白牌位的正面写上“显考×(姓)公讳××(名)之灵位”“显妣×(姓)太君之灵位”,下写儿孙之名,背写祖先卒年月日。

平日不祭时可安放暗室中;家祭时家人请出灵位放在客室或居室中的供桌前。祭祀时设祭品,焚香纸、奠酒,家主带全家人行三叩奠礼,祭毕,家主述其先人行状业绩,诏告子孙,以示不忘。邳州大户人家在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冬至、春节、祖先忌日举行,殷实的人家只在春节、忌日举行。贫穷的家庭不举行家祭。新中国成立后,家祭逐渐解除。

庙祭 庙祭在家堂庙举行,也称为族祭,家堂庙又称祠堂、宗祠。过去大家族均建有家堂庙,家堂庙大殿中立有先世遗像或神位牌或谱谍。每年春分、秋分两节致祭,设果供、焚香奠酒,由族中长老率族人一体行三叩礼。祭毕,在祠中宴饮,以敦族谊,诏告子孙。

家堂庙是宗族财产,并还有庙地,多由一二家族人种植或管理,小修小补增建、立碑或大修要全族人捐钱,并举行隆重仪式。

新中国成立后,祠堂匀已拆除或他用,现存无几。1990年后部分家族建祠立碑、续谱,以诏后人,但祠祭很少恢复。有的只是年节之日,去祠中碑前焚香叩礼,少见全族人祭祀时热闹而隆重的场面。

墓祭 墓祭在先祖茔葬之地,即坟地进行。先人去世后入土安葬时一般堆有坟堆、坟头。过去有的坟前立有石碑和香炉、供桌,有的留有茔地,植有松柏,意为“富贵荣华,万古长青”。大族人家还建有看茔房、围有茔地墙院,并有护墓人。

墓祭 邳州主要形式是清明节扫墓,一般在清明前几日或清明节这天举行。族里长者带儿孙们去茔地添新土新坟头,名曰添坟、上坟,又称扫墓。在坟前上香、“送”银锞子(纸元宝)和火纸钱(剪成金钱纺),燃放鞭炮、摆上果供和祭酒,叩奠礼,燃鞭炮,“破”果供、撒祭酒。七月十五这日是上秋坟,只举行焚纸钱,摆供品,奠酒、放鞭炮、叩奠礼等形式。秋祭,邳北、西北部较简单,农忙时不祭奠可放到十月一日或冬至进行。邳州中部、南部七月十五日十分隆重,出嫁的闺女也要带着纸、锞、香、鞭、酒、果品等到坟前祭祀。儿孙们更是在坟前举行隆重的祭祀。

邳州墓祭只在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冬至和春节前或当日进行;而且清明节、七月十五、冬至、春节必举行墓祭,十月一日可祭可不祭。邳州有俗语“烧纸不烧全纸”,即不要每个节都烧纸祭奠。

九 家和 一个家庭的成员,一个家族的成员,要尊老爱幼,同心协力,谦虚忍让,勤俭持家,不图小利,恭逊为上。这样的家庭中、家族中就会拧成一股绳,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也没有办不好的事,“人心齐,泰山移”、“人心和,万事顺”。否则“家庭不和外人欺”或“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和”是家庭、家族追求的共同目标,家庭、家族心和事顺稳定了,左邻右舍也安宁了,社会上也少了噪音和秽语,社会也和谐了。

邳州家庭的“家和”具体表现的内容及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恩爱的夫妻

妻子的第一需要是要求丈夫爱她,这种爱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妻子做家务活时,表扬她、慰问她;妻子穿衣打扮时要赞美她,对她在家庭里所起的作用给予评功摆好等。对妻子的爱还可以表现在一定场合的拥抱、抚爱以及性交的需要。妻子的生日丈夫要记住,并要送上生日礼物,出远门回来要买一些妻子喜欢的礼品,确立她在丈夫心中的地位。同时,家庭增添人口和成员时,小孩的扶养和教育,添置家庭用具和物件,资金的出借或使用,家庭准备安排的事业或事件等,都要采纳妻子的意见,多和妻子商量,并尊重妻子的观点。

妻子喜欢丈夫在家里和外面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质,希望丈夫成为维持家庭纪律、财产、事业的领导者和指挥者。当丈夫不能发挥这些作用时,理智而有才干的妻子就会担当这个担子,丈夫就会失去应有的地位。

妻子喜欢丈夫在某些场合上分享社交生活的乐趣,丈夫切忌一味把妻子丢在家中,这样会给妻子产生一种危险的念头,认为丈夫看不起她,或误认为丈夫跟别的女人一起玩耍而忘掉夫妻感情。

妻子喜欢丈夫容仪整洁,衣着整齐,使她产生爱慕和骄傲。但丈夫的打扮是平常而正常的才好,不要外出时打扮,而在家中就不打扮而脏兮兮的,这样也会产生妻子的误解,认为丈夫又和谁约会了。

丈夫应尽力减轻妻子的家务负担,要邦妻子洗碗、抱孩子、喂饭、叠晾被褥等。这样,夫妻都能消除疲劳,心情舒畅。

丈夫的温柔体贴是妻子最大的需要,当妻子有病时,过于疲劳时,丈夫要爱抚体贴、问寒问暖,增进夫妻感情。

丈夫维持家庭和能干是妻子最好的磁力,丈夫要把整个家庭维持好,建设好,不留余力地干好家庭每一项工作,促进妻子分担负担和忧愁。

妻子要把家庭卫生搞好,个人卫生搞好,不仅使家庭中干干净净而又有条有绪,忙完家务后要注意自己的打扮,赢得丈夫的满意。

妻子要抚养好孩子,照顾好家庭成员,有时也要帮助丈夫打扮衣着和购买衣服,取得在丈夫心中的地位和社会的信誉。

妻子要搞好邻里的关系和必要的社会交往,丈夫困难之时,妻子可以出人投地地借挪,解决家庭困难,分担丈夫忧愁。

妻子在丈夫困难之时抚爱和安慰,并想方驱散丈夫的忧愁,帮助丈夫想办法处理好问题。

妻子在丈夫受挫折或事业失败时,不要唠唠叨叨,这样会激怒丈夫情绪,更不能因一时想不开去揭发丈夫的隐私或过错,这样会扼杀夫妻的感情。

妻子在丈夫有病和过于劳累时,要多炒两个菜,多做点投味口的菜饭,不仅使丈夫得到安慰,同时也增加夫妻感情。

妻子在家庭成员有病时,要多安慰,多伺候,多做点投味口和营养的饭菜,对增添家庭乐趣有妙不可言的作用。

夫妻有时吵闹,作为妻子或丈夫都不要认为我不向你认错低头,都要有勇气“解合”,俗话说:“日头出来是圆的,小两口打架是玩的”、“夫妻打仗不记仇,晚上枕睡一个忱头”,切记住:“热不过火口,亲不过两口”。

2 融洽的父母子女相处

邳州的传统习惯,父母子女相处是“水往下流”,即父母爱子女,这是神圣的应尽之责,也是天伦之乐。但父母进入“老境”,子女也同样关心爱抚赡养老人,也是神圣的社会义务,也是天伦之乐。可相比之下,子女爱父母不是普遍做得很好的,在这个问题上,“要引水上山”,“引水上山”比“水往下流”要难得多。过去是“家严儿学好,子孝父心宽”,而现今多是“子女惜爷娘,都无一寸长,爷娘惜子女,好比江水长”。因为什么,过去有“三纲五常”束缚,现在再用“三纲五常”规劝人,人人都说“老脑筋”,行不通。因为,时代变了,家庭两代人之间具有丰富的内容,即要互相学习与竞赛,又要开诚布公,讲民主;虽然家庭都有家政主持人,但办起事业,如有不同看法,可以通过辩论、评判和实践来解决。青年人因为接触新鲜事物比较多,有看不起老年人思想,须知“长者是智者”;要从父母身上吸收有益的精神营养、文明修养,“家有老是个宝”父母的阅历就是取之不尽的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

作为父母,应多和子女谈谈工作,使孩子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与环境情况增长见知,明白职责、挫折、纪律和计划等问题,有利于培养子女良好品质和毅力。

父母要爱抚子女,亲近子女,安慰子女,不偷看子女信件,不过于问子女的隐私,以便与孩子和睦相处。

父母教育子女要注意场合,一不训斥,二不打骂,要说服教育,建立自尊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赞扬优点,切莫把孩子当作“出气筒”。

子女要听从父母教导,遵守法律,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不要给父母增添烦心麻烦事。要学习父母的长处,努力工作,维持家庭,搞好家庭建设和邻里交际往来,让父母放心、安心。子女要有孝心,出门回来要给父母带些喜欢的礼品,要做好父母的生日;父母身体欠佳生病时,要问寒问暖,要办好善食滋补品,病重时要端尿喂食,常守候在身边,让父母安度晚年,邳州俗语云:“满眼荣华何足贵,一家安乐值千金”。

3 体贴的婆媳相处

邳州有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般说最难念的是婆媳相处经。实则“婆媳这本经”主要在繁锁的家务事上。儿媳妇没进门,婆婆是天天想日日盼,儿媳妇进门时婆媳之间亲密无间,叫得也甜,应答得也响;过了一年半载,一般婆媳之间矛盾重重,有的是大动干戈,为什么?原因是家务事多了,互相体贴的心情少了。这方面作媳妇的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

作为媳妇,要尊重婆婆的家务劳动,婆婆在家带孩子、看孩子、喂孩子、做饭、洗衣、扫院子,还要缝缝补补,十分辛苦。媳妇应承认并安慰老人,争着做一些家务,给婆婆尽量减少家务负担。

媳妇在婆婆有病、身体欠佳或不能干家务的时候,也不要烦心,摔这砸那乱生气;而要多买些滋补身体的营养品,安慰老人吃下,并问寒问暖,不能吃的时候,要一口一口的喂药喂饭,经常给老人洗衣服。过年过节时,要多给老人买些好吃的,俗话说“老人孩子嘴”,老人会象孩子一样喜欢吃点零食。

媳妇要体贴老人,体谅老人过的不易,对上了年纪的婆婆手懒脚慢要谅解,对婆婆的唠唠叨叨要理解,常言道:“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不要一听婆婆唠叨就头疼,就心烦,就顶嘴。要耐心听着,保持婆媳间良好的心境心情,以免拌嘴生闲气。

作为婆婆,要把媳妇视为亲生女儿,儿媳是儿子的同舟共济的终身伴侣,是孙子、孙女的母亲,是自家人;“婆媳和,全家乐”,婆媳不和,全家生忧;对待儿媳和对待儿子一样、女儿一样,俗言说:“女好不如郎好,儿好不如儿媳妇好”。在感情上、言语上,对待女儿、媳妇一定要平等,最好对媳妇有倾斜为好。尤其是“出门子”闺女,婆婆过于偏爱会使媳妇心中不平衡,认为是两个样而产生别扭或节外生枝,要以情换情。

婆婆不要向媳妇索求太多,不要要求媳妇事事都行,处处都管,不要要求媳妇事事都做,事事都勤快,要理解自己也是从“十年媳妇熬成婆”的。其中的酸甜苦辣不要让媳妇去品尝。

婆婆要关心媳妇劳累,在怀孕、做月子、生病时,也要端茶问暖,要“以碗换碗”,以情换情,加深情意。

婆婆要注重夸奖媳妇,尤其是不在当面讲,而要在背后夸,当面讲十句,不如背后夸一句,这是婆婆的艺术手段,并有无穷魅力。

婆婆不要烦亲家人来往频繁,亲家俩好,婆媳自会好,亲家人来家要手勤口勤,尽礼节的热情待客,送物不要阻止要说少,来物虽少要说多。逢节或长久不去娘家,婆婆要劝媳妇走动走动,或要求媳妇带点东西看望父母。亲家有病要前去探望或要求媳妇去护理,加深旋转婆媳感情的纽带。

4 谦让的妯娌相处

妯娌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兄弟亲密无间,姐妹情谊深厚,婆媳晚年幸福。邳州妯娌相处多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心胸开阔。妯娌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兄弟各自都帮助自己的爱人胸怀开阔,不要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正确对待妯娌间的一些问题。比如,父母帮助儿或儿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很难做到不偏不倚。不要埋怨老人,说三道四挑起矛盾。又如,做父母常对生活困难的儿媳帮助多一些,应理解老人心肠,不要比平,不要眼红。尤其是兄弟分家时,分配家产 供养父母及其他关系处理方面,都要发扬风格,乐于谦让,“争着不足,谦让有余”,分家就会和和气气的分,分家后就会和和气气的处。

(2)热情帮助。妯娌之间的互相关爱十分重要,妯娌之间有困难,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你十元,他百元,就解决问题了。侄子侄女到家里走动来往,有什么好吃的,稀罕的东西,让他们吃,不要这藏那放,该吃饭就吃饭。家庭忙不过来没有饭菜,可送去一碗半碟的,大忙季节忙不开时,或阴雨抢收抢晒时,闲着的人都去伸手帮忙,哪怕只要一铣一钗子的工夫活儿,也是感情的体现。妯娌间有人有病都去问候探望,送茶送饭,妯娌间有喜庆之事,都去帮忙筹备筹办,体现出家人的亲情。

(3)检点大方。妯娌间相处,行为要检点,态度要大方,说话要有分寸,做事要实在,办事要妥当,不要生活散慢,行为低俗,说话随便,办事吊儿浪当,时间长久,失去信誉、信任、地位。言谈之中,不讲别人短处,不在背后说三道四,不扬家事丑闻,更不盛气凌人,要平等待人,扬长避短,尊重人格。

(4)相敬如宾。妯娌们是异姓四方人聚合而成为一家人的大家庭,爱好不同,性格不同,为人处事不同,相处关系也复杂;既有亲情长幼关系,又有平等互助关系,还有异姓姊妹处情关系,更有家庭权益关系。因此相敬如宾至关重要,你让我一步,我让你一丈,你送我一碗,我赠你一瓢,你吃一点亏,我吃更大一点亏。称呼要热呼,叫声要甜美,思想要融洽,心情要舒畅,和和气气,亲亲热热,何乐而不为?

5 贴心的姑嫂相处

嫂嫂的年龄比小姑年龄大,阅历较深一些,应多帮助小姑,亲近小姑。小姑的年龄小于嫂嫂,小姑多把嫂嫂、哥哥同等而论,对嫂嫂尊重而崇拜,有时还把嫂嫂看成长辈一样恭敬,权衡利弊,是真诚坦率的。

嫂嫂是姑嫂关系的主动者,嫂嫂首先要尊重小姑的人格,有事共同商议,处理问题要尊重小姑的意见,要有福同享,有苦同吃,有钱同花,有衣同穿,有活同干,视小姑为自家人的重要一员,建立小姑地位,从她心中树立嫂嫂的地位。

嫂嫂是小姑的贴心人。小姑生活上、作风上、事业上有什么闪失、挫折,嫂嫂要察颜观色,询问委曲,关心爱护,出谋划策,协助解决、慰抚。小姑身体欠佳,嫂嫂也要体贴倍至。小姑要有什么能办得到的要求,嫂嫂要千方百计有求必应,妥善办理。

嫂嫂是小姑的信赖伙伴。当嫂嫂是小姑的最信赖的伙伴时,小姑有什么话都可以让嫂嫂知道,让嫂嫂去了解和看察,或让嫂嫂保密。这时嫂嫂要细心了解和观察,如实说出观察的意见,不可添油加醋,如要绝对保密的事,嫂嫂可以连公婆、丈夫、姐妹、知已者都不泄密。

如果嫂嫂认为某件事小姑考虑欠妥当,嫂嫂可以诚恳谈出自己意见,提出自己看法,选择易于接受的办法去启迪她、教育她,这样会两全其美,小姑会一生崇拜嫂嫂。

小姑与嫂嫂相处,应把嫂嫂作为大姐或长者身份对待,热爱嫂嫂,尊重嫂嫂,亲近嫂嫂,与嫂嫂做知心伙伴。

小姑与嫂嫂相处,父母的话、哥弟的话都应听,但妨碍家庭不团结的话或事,不仅不听不做不传,还要说服动员,从团结出发,搞好家庭和睦关系。俗话说的好:“会当小姑两头蛮,不会当小姑两头传”,传来传去,关系僵化了,矛盾激化了,家庭出现了危急。因此家里家外,多说嫂嫂好话,不说嫂嫂半句坏话。

小姑要体贴嫂嫂,爱护侄子侄女,协助嫂嫂料理家务,减轻嫂嫂家务负担,做到手勤、口勤、脚勤、心到、眼快,在嫂嫂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小姑形象,在家庭里树立人前马后的好丫头形象。

【本文作者:王如坤】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4884461447413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5-18 09:37 , Processed in 1.14232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