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3195|回复: 20

道人都去修仙了,他们的日常收入怎么解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2 12: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人都去修仙了,他们的日常收入怎么解决-1.jpg

道教之音网站现诚聘编辑,欢迎垂询,一同传播道教正能量。

简历请发送至 hr@daoisms.org 。

每次和道长走在一起,总会遇到一些人提出很多奇怪的问题,其中大多数都会问道:“道长,你们平时的收入怎么解决?”虽然道长总是耐心解答,但人们往往很难把世外逍遥与金钱相关联。其实,道长也是人,他们也需要基本的物质保障。百川老师的这篇文章,解答的正是那些人的疑问。

——编者按

道人都去修仙了,他们的日常收入怎么解决-2.jpg



道教有财神信仰,其中财神赵公明的影响甚大。道教信徒认为,财神赵公明能使人“公平买卖,求财利,宜和合,但有至公至正之事,可以对神言者,祷之无不如意”,鼓励世人对物质财富的正当追求。赵公明成为财神后,身边常跟随有招财使者、利市仙官等专司财运的总管。赵公明不仅在道观中接受万家香火,还进入世人的厅堂享受独家的香火。

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是入世的宗教,道教并不主张贫穷,同其它宗教一样道教也有一套系统完备的财富观和取财之道。

早期的道教认为,社会上的财富是公有的,每个人都有享用社会财富的权利,少数人占据大量社会财富的现象是不合理的。这种思想在《太平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太平经》认为,富人好比钻进谷仓里的老鼠,不能因为老鼠呆在谷仓里,就认定谷仓归老鼠所有。《太平经》对那些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的为富不仁者,给予了严厉的抨击。

道人都去修仙了,他们的日常收入怎么解决-3.jpg



同时,道教的教义中非常注重取财的方式。道教经典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主张用正当手段谋取财富,反对用非法手段谋取不义之财。道教有多种戒律规范信众的取财之道。如《玉清经·本起品》载元始天尊所说十戒国的第七戒规定:“不得欺孤贫,夺人财物。”《妙林经二十七戒》规定:“不得盗窃人物”、“不得妄取人财。”《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规定:“不得横求人物”、“不得强取人物”、“不得妄取人一钱以上物”。刘宋道士陆修静在其所撰《受持八戒斋文》中指出:“不得盗他物以自供给。”道家认为,以非法手段谋取不义之财,必遭恶报。《太上感应篇》昭示:“诸横取人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道教用因果报应的学说警示世人,非我所有,一毫莫取。道教反对世人对财富贪得无厌、为富不仁,强调对财富的追求行止有度,扶危济困。《初真十戒》中的第七戒规定:“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

对于修道之人,道教主张出尘离俗,安贫乐道,反对把累积财富当成是人生至上追求。《丹阳真人语录》曾言:“饥则餐一钵粥,睡来铺一束草,褴褴缕缕,以度朝夕,正是道人活计。”道教是讲奉献的宗教,济世利人、慈心于物、齐同慈爱、愍人之苦、救人之穷、施恩不求回报等思想准则一直为道教所推崇。

道人都去修仙了,他们的日常收入怎么解决-4.jpg



尽管修道之人不求财富,但作为一个宗教组织,必然需要一定资金维系正常道务活动。早期的道教主要传播于民间,道教活动场所收入来源分两个层次:下层教徒的入道资费和上层教徒的带产入道。

例如天师道要求受道者必须出五斗米,并在路边设立义舍,以供行路之人按量取食。这一带有太平治世色彩的教化方式,受到大批社会民众的追捧。而随着早期天师道的衰落,为了振兴道教,以寇谦之为代表的出身世家大族的道教徒把儒家文化融入了道教,道教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官方宗教。这一时期,道教兴起了道馆、道观制度。道观的经济来源不再依靠征收道民的“天租”,主要依靠帝王、官府和贵族富豪的赏赐和施舍供养。一些道馆开始拥有相当数量的房舍地产和供养驱使的馆户。

唐朝时期,道教与李唐皇室结合,成为皇族宗教,道教达到鼎盛时期。道观经济急速发展,形成了与佛教寺院难辨雄雌的格局。唐高祖敕建亳州老君庙,同赐封户20余户。唐玄宗在全国遍建玄元皇帝庙,各观准有道士37名,尽赐庄园、奴婢以供自养。唐朝时期,顷家破财自愿捐助道教的善举在士庶公贵中被视为时尚。

道人都去修仙了,他们的日常收入怎么解决-5.jpg



宋徽宗时,在全国大建神霄宫,各宫均拨田产千亩以为恒产,各宫道士拥有土地达万亩之多。金兵围困汴京时,北宋朝廷向道教宫观搜检钱财以充军费,由此可见当时道教财势之大。

有资料显示,历史上道观经济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农业生产收入,这里包括道士的自耕自食,也包括宫观的地租收入;二是邸店的经营。位于城市的宫观靠房租或生意买卖增加宫观收入。宫观邸店的经营方式多采取租赁方式,租息视店况、时代、地区各种因素而定。三是庙会收入。庙会是道观经济的重要形式。庙会期间,四方善男信女云集,香火旺盛,宫观收入可观。四是香税收入。清代泰山、武当山道教宫观的香税制度最为有名。五是香火和经忏收入。凡宫观必有香火,有香火就有香资。有些道士为人传授经典、替人作斋祈福治病也有一定的报酬。

道人都去修仙了,他们的日常收入怎么解决-6.jpg



尽管道观的增收方式多种多样,但修行讲求的是不执念于物质,从而获得身心两重逍遥。道教倡导人们积极有为地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劝导人们不要被生活中的声色名利困顿了情志。如此阴阳相生的哲学性思考,才构成了道教独特的人生价值观和修行观。

注:本文作者,百川。原文名称《道教经典中的”取材“之道》。因发布需要有所删改。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地址 : server@daoisms.org

道人都去修仙了,他们的日常收入怎么解决-7.jpg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今日头条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43161448774107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2 12: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家人也是人。存粹的舍己为人的愚善只会害人害己,所以道渡有缘[微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2 12: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于其他宗教的疯狂传播,道教的比重越来越微薄了。道教急需打开大门,广纳信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2 12: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给和尚的工资都被道士高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2 12: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無財不足以養道,福生無量天尊,無上太乙救苦天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2 12: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告诉你个真事,修仙的人,没那么玄乎,但是慢慢的就吃的特别少,不是不吃不喝,是吃得越来越少,最早还有那种70多岁了看着像40多岁的,那都是修成了的,当然天外有天,据说有150多岁像30多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2 12: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才是最复合人之常情的,也是很随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2 12: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仍生存之道,是保特自然和谐,公平,公正,有善和爱的,品德言行,地与社会共同生存,所行不但接济穷苦,而是让人走出困境,自力生存,道教经营方式,是随着时代而革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2 12: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道家都有领地,出租给人种,和旧社会的地主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2 12: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尚会宣传会经商,这点比道教强,这也是我喜欢道教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3 00:08 , Processed in 0.07139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