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788|回复: 0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6 1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1.jpg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

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

倏忽间,时光从花明柳媚丰盈的春日,瘦成了天寒地冻的冷冬小寒。

小寒,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此时一般为腊月,即一年中极其寒冷的月令。

俗语说得好,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民谚也有云:“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转眼已到年末,小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了隆冬季节。

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2.jpg



小寒气候

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

在此节气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人们叫做“数九寒天”。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3.jpg



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

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4.jpg


    雁北乡

在南方越冬的大雁因感知着冬日将要落幕,繁春即将上场,便开始念想着北方家乡的物事。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5.jpg


    鹊始巢

冰天雪地的寒冬时节即将过去,大地即将回暖,春光要照拂生命,喜鹊开始忙里忙外的衔草筑巢。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6.jpg


    雉始鸲(gou)

暖媚的春光将要到来,雉鸟开始发出美妙歌声,寻求伴侣。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7.jpg



小寒习俗

虽然冬至过后白昼渐长,但气温并没有因此上升, 反而是进入一年最寒冷的阶段。

俗话说“冷在三九”,小寒正处三九前后, 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小寒游子要思归,大寒岁末庆团圆”, 过了这寒季的最后一关, 归家的日子便可扳着指头数起来了。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8.jpg


    探梅

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9.jpg


    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为重视。每到此时,就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做成香鲜可口的"南京菜饭"。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10.jpg


    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和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11.jpg


    补膏方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膏方进补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

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12.jpg


    炒米糖

旧时,寒冬腊月,经常有人挑着扁担走家串户地笑着吆喝: “炒米糖炒米糖,买一碗吃了甜心肠。”

一碗炒米,放红糖、白糖,倒开水冲进大碗中,水声哗的一下,饱满的果实缩成了颗粒,入口即化。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13.jpg


    消寒宴

小寒时节,古代文人墨客间还流行举办饮酒消寒宴。

九个人雅集在一起,九人每隔九天便轮流宴请一次,大家聚集在一起围炉饮酒,吟诗填词。

如此,待九人轮流完以后,凄寒的冬日也就过去了。

古人对于岁时节气生活,宛如是内心虔诚朝拜的仪式,映照着一段流年岁月里的美好。

那些与古典传统文化及民俗相关的东西应该被挖掘,被大多数人知晓。这些寂静的美,我们不能忘记。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14.jpg



小寒养生

小寒养生,注意三暖:

暖头、暖足、暖背。

“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人的头部是平衡整个身体热量的最主要部位。

小寒节气处于三九的前后,此时,身体处于适应寒冷天气阶段,若头部受寒,极易引起感冒。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15.jpg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在小寒节气,应该滋养阳气、收藏精微物质,使脏腑功能得到补充,但在进补的过程中,注意合理进补,切勿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

冬季滋补得当,可达到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效果。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16.jpg



小寒进食,有“一饭一汤一菜一粥一壶酒,小寒不寒”的说法。

一饭:菜饭;一汤:山药羊肉汤;一菜:素炒三丝;一粥:核桃粥;一壶酒:黄酒。

“小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酒,晚服杞菊地黄丸。”

寥寥数语,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养生智慧。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17.jpg



冬季泡脚有助于驱寒保暖,科学泡脚还能祛病强身、补肾、通经络。

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天泡1次即可。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的说法。

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慢跑、跳绳、踢毽都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18.jpg



小寒寄语

小寒,这又是充满希望的时节——

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这寒气其实是阳气上升,逼迫阴气所为。

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将登场,坚毅的鸿雁已先开始启程北飞了。

寒冬都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19.jpg



严冬腊月,凛冽清寒,韶光容易抛旧人。

转眼之间,迟暮年岁,豆蔻光阴已成繁烟往事,仍旧年少轻狂的我们,还有多少青葱岁月可以挥霍蹉跎?

只怕是,来年再回首时,如今的繁艳盛大,也渐成为单薄年华里最奢侈的怀念了。

今日小寒:节气来由及民俗-20.jpg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428097658083087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2 22:33 , Processed in 0.15026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