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806|回复: 0

“保健品不是药” 警惕虚假宣传陷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5 11: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瓶以水、山梨糖醇以及梨、苦瓜等蔬果汁和食品添加剂为原料的“本草清液”,卖到267元,仍然有人趋之若鹜。就因为他们相信这款权健的饮料有所谓“排毒功效”。随着权健事件被揭开,保健品的乱象成为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保健品虚假宣传并非新问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仅2018年第一季度,消协就受理保健食品投诉1381起,其中投诉“虚假宣传”的最多,有374起;受理保健用品投诉386起,“虚假宣传”问题有175起。

“很多保健食品的销售是在监管部门的‘盲区’里进行的。”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刘少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大多数保健品销售采用直销模式,甚至还涉及传销行为,通常以点对点销售为主,由直销员完成,这为市场监管造成很大困难。

刘少伟说:“直销员在销售时,会对目标顾客说产品具备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口头承诺很难查证。还有一些三无产品,就是通过拉熟人朋友,从人头到人头做直销,监管部门的视线也很难捕捉到。”这些监管盲区都亟待扫清。

值得注意的是,掉落在保健品“陷阱”中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营养保健品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成以上。

“我身边也有一些老年朋友,拿退休工资买了一屋子的保健品,还不让子女知道,劝也劝不听,怎么办呢?”刘少伟表示,最关键的是要改变这些老年朋友的观念。

2016年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开展“保健食品消费者认知度问卷调查”,近七成的消费者表示对保健食品“大概了解”、“不太了解”和“不了解”。 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缺乏准确的辨识度和认知度,对于保健食品标识标志、保健功能、类别划分等方面认知较为混乱。

“老人年龄大了难免会出现一些身体问题,在渴望健康的情绪下,容易被保健品虚假宣传的疗效吸引,再加上销售者的情感攻势,不少老年人就会选择购买保健品。”前博德嘉联医生集团CEO、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医生集团分会副会长谢汝石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挡在保健品“陷阱”前最根本的屏障是,通过政府部门、媒体、社区医生和家庭等多方科普,让更多人清楚并牢记“保健品不是药”。

2017年,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放的《老年消费教育指导手册》中,第一部分即“保健食品”篇,说明保健食品是“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强调保健食品的第一个消费误区就是“保健品能治病”。

“加强科普至关重要,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谢汝石说,“管理部门、宣传部门、社区医生以及家里的子女,都要行动起来,和老人有更多的沟通,让老人对保健食品知识真正有科学的认识,说到他们心里去。”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均斌 实习生 司雯雯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440091329217172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1-20 21:58 , Processed in 0.06213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