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为农历十二月
期间的传统 民俗活动很多,
但主要以岁时之祭祀有关,
不过也还有祈求祝福之意,
这些 风俗起源于秦汉时期。
腊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炖肉
二十七,杀灶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扫尘·
又称除残,掸尘,打尘埃等
扫尘,是中国民间春节传统习俗之一。起源于 古代中国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祭灶·
又称小年,谢灶,灶王节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灶神是中国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写春联·
为了庆祝新春佳节所作的对联
对联,它 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是祖国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内容多表示对新年新岁的美好向往和祝福,有俗语说:“春节无贴联,过年无乜然。”
·办年货·
是在过年前买的一些好的物品
办年货,到亲戚朋友家拜年时,传统习俗是要带一些礼物。有些地方的人会买糖果瓜子的年货放在全盒里,亲戚朋友来拜年时,就请他们吃糖果和瓜子等。
·馈岁·
中国年俗
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送多少,主要在表示祝贺。
·喝豆粥·
七宝五味,谓之腊八粥
《燕京岁时记》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吃灶糖·
又叫关东糖,是一种麦芽糖
给灶王爷吃灶糖,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寓意“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
·跳灶王·
中国民俗信仰之一
清代顾禄《清嘉录·跳灶王》:“月朔,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於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
2018即将结束,
18年不论经历了酸甜苦辣,
狂风大雨还是大起大落,
平平淡淡,
一切都已经过去,
即将与家人团聚一起过年,
不论18年经历了什么,
一定要放下情绪,
好好珍惜身边的家人,
一起开开心心的置办年货,
其乐融融的聚餐。
腊月是为了过好年,
而做准备的一个月,
要对一年的账目有个结算,
要对亲戚邻友以节日的慰问,
而使今后能更好的相处。
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准备哦!
欢迎评论、转发、收藏相关内容,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冀有料》头条号。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41901394762662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