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684|回复: 18

人文摄影怎么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5 09: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文摄影怎么了?-1.jpg

有个现象大概持续很久了:国际的摄影大赛(特指纪实、人文类),一般国人摄影师要么很少获奖,要么就是一些刻画民间疾苦的作品会获得个二等奖、一等奖之类的,而那些作品,往往符合西方世界对中国“欠发达”、“生活辛苦”的刻板印象。

人文摄影怎么了?-2.jpg



三峡的“裸体纤夫”就是一例。裸体纤夫之所以裸体,这是三峡地区过去特定的文化造成的。这样吸睛且独具“中国风”的画面,老外评委自然喜欢。

像边陲地区辛劳工作满脸沟壑的农民、偏远山区兢兢业业的教书先生、舞蹈房里刻苦练功的艺术团之类的题材,甚至是揭露黑暗面的“黑砖窑”之类,常常能够获得国际评委的青睐(当然国内的比赛这些题材仍然受偏爱)。

人文摄影怎么了?-3.jpg



但终究,这些获得国际或者国内大奖的照片,也鲜有能称得上“大师之作”的作品。

因为一旦拍摄有了投机取巧的功利性,便很难纯粹地去表现一件事情;有些人更是冲着得奖去的,那当然更是什么题材合评委胃口就去拍什么,以至于有些照片一看就觉得有种“得奖的范儿”。

但你却很难在他们的照片中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看到那种真正的悲天悯人。

人文摄影怎么了?-4.jpg

新疆的维族老汉,图片来源自网络



人文摄影究竟怎么了?

之前,有粉丝朋友留言说:

“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我们爱好者拍民间疾苦就不好,特别是是流浪乞讨者之类的,那为什么大师们拍专题就没问题呢?萨加尔多和何藩不是也拍过很多民间疾苦的么?为什么那些大家又不会说不恰当呢?如果普通爱好者舆论上不可以拍,那民间疾苦以后谁来揭示和传世后人呢?”

人文摄影怎么了?-5.jpg

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



我想,存在的摄影比赛现状大概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拍摄者的拍摄动机。

人文摄影怎么了?-6.jpg

孩子们上学的最后一天。马克·吕布,1969



人文摄影怎么了?-7.jpg



《日暮途远》摄于 1954 年,何藩当时感受到北周文人庾信《哀江南赋》中那种“日暮途远,人间何世?”的意境,于是拍下这张照片。此照片经过五十年的考验,仍是他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一些人文摄影大师去拍弱势群体,是因为他们真的是怀着人文关怀精神、而不是出于猎奇心理,不是为了拿到摄影奖,不是为了获得周围人的高看一眼。

在这里推荐一部纪录片——《地球之盐》,记叙萨尔加多本人的生活、记录和影像。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评论如此写道:

“他的镜头是打开的心眼,在最细微处直视灵魂,看到巴西巨坑五万掏金者的集体面相,看到科威特油井冲天大火的真正英雄,看到非洲的死亡延续着生存。每次的拍摄方案都是经年的万里长征,是人神共舞,每次成果都引起巨大回响。”

人文摄影怎么了?-8.jpg



人文摄影怎么了?-9.jpg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即将结束。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萨达姆下令点燃科威特油井,滚滚浓烟,遮天蔽日,来自世界各地的消防员,汇集在科威特,奔向700多座熊熊燃烧的油井。萨尔加多

人文摄影怎么了?-10.jpg



这张照片里的是科普特人,他们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北部地区。他们信奉科普特教,一年中必须禁食200多天,即使孩子快饿死了,也绝不违反教规,他们只等待死亡的降临。萨尔加多

萨尔加多在40年职业生涯里从未停止过对全球性问题的深切关注,为了完成拍摄项目,他游历过120个国家,在这些项目中,萨尔加多以人道主义的视角诚恳地记录着这个社会的现实。

他去拍矿工,但是并非居高临下:“他们虽然衣不遮体,但仍然具有人的尊严。我深感世界存在着太多的不公平,良心驱使我把这些拍出来。”

人文摄影怎么了?-11.jpg



人文摄影怎么了?-12.jpg



Sebastio Salgado 巴西塞拉佩拉达金矿。1986年

绝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去难民营亲身体会那里的苦难、去拍摄,但也并不是说只有拍摄这种大悲大苦才是“人文纪实”,如果是真的想要探讨弱势群体这个专题的话,不会是随便在街上对着乞丐拍几张照片。

至少要怀着尊重与敬畏,但不幸的是,现在很多所谓人文摄影师就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拍摄一些弱势群体的影像而已。

人文摄影怎么了?-13.jpg



春运火车站前广场上等待的打工者,与一群拿着相机“捕猎”的人。图片来自知乎 沙沙

他们千里迢迢跑到西藏、云南去拍老人脸上的沟壑,去拍辛勤劳作的农民,去拍所谓的“原生态”,而这无非是去附和大众的某些想象而已,并且是无需费脑筋去思考、摆在那里信手可得的题材。

很多当地人倒是乐意奉陪,毕竟就只是摆摆样子、做个模特就能轻松月入过万,比辛苦劳作要合算得多

人文摄影怎么了?-14.jpg



在所有的摆拍模特中,漓江鱼鹰算是命运最悲惨的。这几只鱼鹰帮助无数的摄影师拿过国际大奖,然而大奖的背后是鱼鹰们在拍摄时要被渔民按入水中,这样鱼鹰被拿出时才会挥动翅膀把水抖干,羽毛和动作才更具有张力。

人文摄影怎么了?-15.jpg



我们算算这笔账,假设每个拍摄者收50元,每天供20个人拍摄,这样每天工作时间可能也就几个小时,却能轻松月入过万。

人文纪实,倘若是堂而皇之的摆拍造假,亦或者毫无尊重地拍摄弱势群体,那只能算是消遣/欺凌;

又或者矫揉造作地去拍摄一些人刻板印象中的“中国特色”,其实根本没有拍摄者自己的思考,那么连自己都毫无同理心,又怎能要求观者一起感动?

人文摄影怎么了?-16.jpg



今年荷赛奖有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兴趣,很独特的视角,叫作《喂养中国》,摄影师:George Steinmetz(美国),当代热点类组照获奖提名作品。

私以为,真正的人文,来自一种普世的关怀,而非什么“中国特色”的人文;

你不必要求全世界的观众看到这张照片就知道你在哪个国家拍摄的,不必去附和其他人对“人文”应有的想象,也不必让“人文”背负上过于沉重的包袱。

其实只要有人,有互动,就是人文。

人文摄影怎么了?-17.jpg



你看,这是今年一个城市人文摄影师大赛评出的年度大奖——《在看啥?》摄影Richard Morgan,是一张诙谐同时引起人好奇心的照片。其实“人文”不一定要那么沉重嘛。

总的来说,摄影,其实是热爱生活的一种外在表达方式,而我们摄影爱好者去拍民间疾苦、去拍人文纪实,更是珍视生活点点滴滴的体现,这都无可厚非。

不过,始终有一点应该作为我们心中的准绳:好的摄影也许会见证痛苦、揭露痛苦,但从来不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你对人文摄影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与大家交流吧!

------------------------

我们在这里

君峰徕卡奥森公园店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西门

人文摄影怎么了?-18.jpg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63413483428250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5 09: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5 09: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解不算独到,但道出了摄影人的困扰,发人深省。拍摄弱势群体,很容易触动内心深处的人文关怀情节,其实无可厚非。说到底还是评委的需求和摄影人的境界问题,我们还能拍什么?拍出来有人认可吗?我们的摄影史还短,慢慢摸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5 09: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5 09: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了,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5 09: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文精神,何来人文摄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5 09: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摄影的两大弊端 一是您刚说的摆拍 二是电脑后期处理 两大问题误导 致新入行误入歧途 扭转现有局面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5 09: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Today isn't time to express humanitarianism. honesty of fotography.今天不是悲天悯人的时代。摄影的诚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5 09: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好今天和群内朋友讨论这个话题,就看到这篇文章,受教了!符合一部分人的审美,得了奖。这是不可言说的秘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5 09: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2 22:30 , Processed in 0.10319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