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噶尔的灵魂在喀什老城,它代表了这个城市古老的过去,平静的现在,如果幸运,它必将代表未来。 喀什古城,原称疏勒,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 历史。最早的记载见于我国西汉时张骞所记载的古疏勒。新疆喀什市老城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霜雨雪,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处保存下来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图片来自东方IC)
新疆喀什市老城区犹如置身新疆维吾尔族 民俗风情的生动画卷。老城区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历史悠久,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夜晚灯光照亮这座古城,显得古老而神秘。(图片来自东方IC)
老城的巷子,跟我们传统的市井一样,构建了中国人的家长里短,描绘出本土人的亲密世俗。这里充满着西域特有的神奇色彩,各色木门,和朴质的墙皮形成富有冲击力的艺术美感。(图片来自东方IC)
喀什老城区有一处高台民居,此居建在吐曼河边的土坡上,是喀什市最大的维吾尔族聚居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维吾尔族建筑风格。喀什处在地震带,此居多为土块房,国家为了居民安全和改善其生活条件,投巨资进行老城区改造,在吐曼河边修建具有维吾尔族风格的小区,供老城区的居民居住。老城区将部分保留建成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图片来自东方IC)
高台民居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新建的砖房。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没有本地人带路,外来人一定会迷路。(图片来自东方IC)
新疆喀什,奇特的高台民居、迷宫式的古老街巷是维吾尔建筑文化的集中荟萃,代表了这个城市古老的过去。走在高台民居的50多条巷道里,犹如进入一个规模宏大的迷宫,这迷宫般的小巷和奇特的房屋建筑就一起构成了这个民居步移景异的风景。(图片来自东方IC)
高台民居建筑在高崖上,高崖两千年前就已存在,一千多年前有维吾尔先民在此建房安家。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曾在此留下足迹。公元九世纪中期喀什拉汗王朝时,就把王宫建在这个高崖的北面。历史上,高崖的北坡与南坡连为一体,后来被洪水冲断,南北分隔。北崖即今老城喀喇汗王朝王宫所在地,南崖就是现在的高台民居。 (图片来自东方IC)
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噶尔老城东北端,现为喀什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该区建在悬崖上,共有近六百户人家。图为高台民居内。(图片来自东方IC)
阔孜其亚贝希––维吾尔语意为"高崖土陶人家",经过千年历史的发展,高崖上形成了奇特的民居建筑。这里巷道狭窄弯曲,过街楼、小胡同、手工作坊随处可见,生土建筑比比皆是。高台民居旁的商店里,各式土陶制品一应俱全。(图片来自东方IC)
喀什老城俯瞰,老城包含了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内涵、浓郁的民族特色。保留了多处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宅和清真寺。高台民居被中外游客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是喀什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所在。高台民居既是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绝佳场所,也是维吾尔族美化环境、雕刻与绘画艺术的殿堂。(图片来自东方IC)
房屋是用泥巴和杨木搭建而成的。木头去枝之后,没有刨削加工,直接用来架构和支撑屋顶、阁楼和阳台。整个街区看上去都是晃晃荡荡、松松垮垮的。但据说这里的房子都很牢固,许多房子都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图片来自东方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