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逝者的敬畏,本篇图片全部做了黑白色处理,望读者理解,也希望平台审核能通过。
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去世,问事的大总正在手工制作引魂幡。地方不同,制作材料和方法也不相同。豫东引魂幡的做法是用柳枝做支撑,用彩纸剪成花和长长的幡。引魂幡一直存放到出殡那天,由本门的长子长孙挑着,然后再埋入棺材前,幡纸飘扬在空中。
一些同门的邻居都过来帮忙,一些妇女负责孝布的缝制。对于逝者而言,不同辈分的人,要戴不同的孝衣孝布。
出殡前一天的下午,逝者的儿孙及本门后代,要到已经去世的先人坟前祭祖祭拜,祈求祖辈先人保佑子孙后代幸福平安。
到了晚上,孝子孝孙要围绕棺材绕圈,里三圈外三圈。
烧钱垛。晚上把亲戚邻居和女儿带来的纸钱,都要烧掉,第二天一同下葬。
岁数较大的人去世,在农村一般称为“喜丧”,主家一般都会前来一班唢呐团过来表演。表演里都有唢呐、豫剧、小品、魔术、杂技、舞蹈等。以前有些低俗的表演,现在管理严格,都是正规表演。
第二天,也是算好的出殡之日。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前来祭奠。
老人的孙子要跪在灵棚里,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
专人记账,不同的亲戚会拿不同的祭奠的钱数,少则一百,多者上千。
各种祭奠仪式完毕,举行出殡仪式。以前都是村里的人抬棺材,特别热闹。现在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太多,怕人力不够,就慢慢改成三轮、四轮车拉棺材了。
出殡途中,花圈带头,纸钱撒路,唢呐开道,哀曲悲鸣,亲人哭泣,好不悲伤。
来到墓地,早上已提前安排好村里人挖好了墓坑。棺材要绕着墓坑绕圈。正三圈,倒三圈。
一切就绪,按照看好的时间下葬。
封坟。
最伤心的莫过于逝者的女儿,出殡仪式已经结束,还在痛哭流涕,久久不肯离去。
回到家,下乡包桌的师傅马上就要做好饭了。在河南豫东地区,白事的饭菜也不错,整鸡整鱼,一桌视情况不同,费用300--600元不等。
吃过饭,各自离去,一场白事也算结束了。
我是豫东一农夫,关注小编,了解更多三农资讯。
对于白事,你们那有什么规矩和特点,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66032714279944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