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159|回复: 0

武威珍贵文物:明代圣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 07: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旨,是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命令。凉州区市博物馆珍藏着明代英宗的一封圣旨,圣旨长100厘米,宽40厘米;在龙纹黄罗绎上.用汉文恭楷大书而成,书法遵劲秀拔,保存非常完整。

圣旨称;“朕躬体天地,保民之心,恭承皇曾祖孝之志,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在城大寺院水允供养。听所在僧官、僧徒,看诵赞扬,上为国家祝厘,下与生民析福,务须敬奉守护,不许容闲杂之人,私借观玩,轻慢亵渎致有损坏、遗失,违者必究之。此沏。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





图为:明代圣旨

从以上内容来看,这一圣旨是在明正统十年(1445)二月十五日,明英宗为陕西凉州城内大寺院颁赐大藏经历下的谕旨。据清康熙二十六年《重修罗什寺碑记》“在明永乐七年间,有主持僧石洪修建大殿,遗正统十年则颂赐藏经全部”的记载可考,谕中所说陕西凉州城内大夺院就是凉州“罗什寺院”。也就是说,这一圣旨是明英宗为凉州罗什寺院颁布大藏经所下的命令,又据《甘肃通志稿》记载,明代洪武九年(1376),明王朝在凉州设凉州卫,凉州卫属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张掖)管辖。因此,在圣旨中称:“安置陕西凉州,在城大寺院永允供养。明英宗为罗什寺院下渝颁赐大藏经,并在谕旨中称之为“大寺院”。这是因为,罗什寺院不仅在我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在当时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很大的影响。罗什寺院以著名高僧鸠摩罗什在此讲经说法传播佛经长达18年之久、死后将舌头葬于罗什寺塔下而闻名于世。到了明代,据《重修罗什寺碑》记载:“明永乐元年春,翻阳善人石洪从军张掖,以老弱寄居凉州”、“欲茸盖就,命工浮屠”.用17年的时间,耗资用工甚巨,最后修茸俱毕,寺院规模之盛大,成其为河西之佛教胜地,在全国具有很大影响。正因为如此,英宗皇帝下此令颁赐大藏经,便安置在罗什寺内。

自此以后,凉州人民为了守护好这批藏经,在明隆庆、天启、清康熙、嘉庆年间对寺院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修茸,使这批大藏经能够广泛流传,世代保存。

由于凉州人民的精心守护和管理,这批藏经至今保存在凉州区博物馆。1986年通过重新整理,除有极少部分残缺损失外,现保存6000多卷。这一圣旨及大批藏经,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化及明代佛教经典版本的重要实物资料。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589241131156116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3 13:26 , Processed in 0.06242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