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6420|回复: 20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9 05: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英博物馆是很多人去伦敦游玩必去甚至是作为首站的景点。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其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而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800多万件藏品中,有2.3万多件来自中国,还有一些从殖民地或者其他被侵略国家抢来的。

早在2010年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通常缩写为V&A)就承认过,其收藏的中国文物中有部分是150多年前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夺而来的。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1.jpg

截图来源: telegraph.co.uk

然而在是否会归还这一点上,两家高层都选择了含糊其辞。

“大部分藏品是交易所得。至于中国藏品,大概1万件里有数十件是有问题的。”两位董事都承认,调查可能会证实确有文物是被洗劫来的,然而现在讨论是否归还中国还为时过早,但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我国是文物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数据显示,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在1700万件以上。这么多年来,我国一直在努力追回,并呼吁外国归还被夺文物。然而很多国家不但不归还,甚至不顾中国抗议对文物进行拍卖。

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无视中国政府反对,在巴黎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

今年4月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也不顾中国国家文物局反对和民众的抗议,执意将西周青铜器虎蓥以41万英镑卖出。

对于我们屡次要求归还文物的呼吁,大多数国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动作: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2.jpg

然而这一次,我们发现,呼吁声不是来自被掠夺国家,而是来自英国本国人。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3.jpg

截图来源: dailymail.co.uk

历史学家David Olusoga是一位尼日利亚裔英国人,同时也是BBC“文明世界”系列节目的三位主持人之一。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4.jpg

来源: dailymail.co.uk

日前在海伊文化节上,他说欧洲和美国的博物馆里到处都是从别的国家掠夺取得的物品,而这些国家很多现在都是英国的贸易伙伴。

“如果世界中心转向亚洲,如果脱欧后我们与英联邦国家的关系会更加重要,那么认真聆听他们的诉求对我们有益无害。要知道,他们记得曾经发生过什么,也知道哪些东西被掠夺走了,对这些国家来说确实有真正的失落感。”

归还这些文物不但是一种“道义责任”(moral imperative),而且将有助于英国脱欧后的贸易及外交关系。

他说他朋友想了一个办法,“大英博物馆应该举办一次“超市大扫荡”,给每个国家一辆巨型购物车和两分钟时间拿回自己的文物。”

注:“超市大扫荡”(Supermarket Sweep)是美国一档综艺节目,参赛队伍在规定时间内从超市里选取任意数量任意种类的商品,总价值高者获胜。

从小就来到英国的David多年来致力于贝宁青铜器的归还。这些青铜器原本是贝宁王国(现尼日利亚南部)王宫内的装饰,在1897年英国的一次军事远征中被掠夺走大部分。目前馆藏200余件,其他的散布在欧洲各地。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5.jpg

贝宁铜器之一 来源: dailymail.co.uk

David说“这是非常明显的挪用和盗窃”(a very, very clear case of appropriation and theft),宫殿被摧毁,铜器被夺走并卖掉,用以支付进行军事掠夺的花费。大家都对偷窃这些东西并拿卖掉它们的钱买子弹这件事持相当宽容的态度。但这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盗窃行为”。

“作为英国人,我们根本不会去想我们的国宝出现在另一个国家的博物馆里,因为这绝对是不可能发生的。然而这正是尼日利亚人要考虑的问题。”

2016年,剑桥大学耶稣学院的学生会通过投票,将一只青铜公鸡从学院餐厅搬回了它的祖国——尼日利亚。这只青铜公鸡是19世纪从贝宁城抢来的,如今价值高达100万英镑。据称从尼日利亚王宫被掠走的物品中有4000多件都是国宝。

另外一个关于流失文物的案件是最引人注目也最具争议性之一的希腊帕台农神庙大理石浮雕,于19世纪初被埃尔金勋爵从希腊切割解体后运回英国。这埃尔金勋爵的儿子呢,也是子承父业的一把"好手",不但洗劫了颐和园和圆明园中的不少文物,还下令焚毁整个圆明园。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6.jpg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刻和建筑残件在被掠夺后称为埃尔金大理石雕塑(Elgin Marbles) 来源: dailymail.co.uk

David说这些东西都应该被还回去。他发表这番言论正值博物馆因藏品的非法来源而备受批评的期间。那么博物馆是什么态度呢?

博物馆辩称,根据法律,目前不允许他们归还这些文物。

不仅是法律不允许,而且各国保守党派也强加阻挠,认为将文物送往设备不全的博物馆或是政治不稳定的国家,是将它们送上损坏或被盗之路。

这让人不禁想起前段时间关于阿富汗文物的报道,因保护文物不受战乱破坏,阿富汗不得不把文物在国外轮流展出。但作为世界上最安全国家之一的中国,请你们欧洲人了解一下好吗?没有战乱、设备齐全,我们的文物我们能守护好,就等着你们还回来了。

其实这批呼吁文物归还潮的契机来源于法国总统马克龙去年的一番话。去年11月马克龙访问布基纳法索(没错,就是上周与台湾“断交”的那个),他说:

“我希望创造条件,使非洲遗产在未来五年内暂时或永久性地回归非洲。”他补充说道,非洲文物“不能仅仅是私人收藏或待在博物馆里。”

今年3月他还派了两位专家,专门调研将法国博物馆里非洲文物归还的可能性。

而马克龙的这些言论和行动受到V&A博物馆馆长Tristram Hunt的抨击,他说马克龙把归还文物一事想得太简单了,而且采用“都有过错”的方式呼吁大家都归还有争议的文物是不对的,拥有“世界性”的收藏品("cosmopolitan" collections)是有好处的。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7.jpg

V&A博物馆馆长Tristram Hunt 来源: telegraph.co.uk

虽然明确表示拒绝归还19世纪从埃塞俄比亚(当时称作阿比西尼亚)掠夺来的文物,馆长也不是没做出“让步”。他说,愿意讨论将埃塞俄比亚的文物长期借给埃塞俄比亚展出的可能性。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8.jpg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9.jpg

V&A博物馆藏品:1868年从阿比西尼亚抢来的王冠 来源: dailymail.co.uk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10.jpg

V&A博物馆藏品:1799年从印度抢来的帝王之虎 来源: dailymail.co.uk

转过来我们看看大英博物馆的现任馆长Hartwig Fischer是怎么说的吧。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11.jpg

大英博物馆馆长Hartwig Fischer 来源: theguardian.com

他说,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珍宝,能让参观者在同一个空间里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物,这样才能体会到“文化的关联性”(connectivity of culture)。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12.jpg

艺术史学家Michael Kimelman在《纽约时报》上称,这些要求西方博物馆归还文物的行动应该歇一歇了,因为这些博物馆帮了他们大忙,“看管”异国文物的初衷是纯洁的,而且“大家都是全球文化的守护者”(We're all custodians of global culture for posterity)。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13.jpg

2002年,18个主要博物馆发布了《关于全球博物馆重要性和价值的宣言》,由此引出“全球博物馆”(Universal Museums)这个概念。

“归还被盗文物!”这次呼吁的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14.jpg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606085108312314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9 05: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连本带利拿回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9 05: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着,将来英国也会被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9 05: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让你们替我们保管好,等我们来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9 05: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抢了中国多少宝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9 05: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买,也不接受送回来。怎么去的怎么回,加上利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9 05: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大!强大!再强大!总有一天会老老实实还回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9 05: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英博物馆最大的展厅就是中国展厅[发怒]这还是一小部分,很多相当有价值的文物在他们的仓库,他们不敢拿出来晒[发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9 05: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还是和平,英国人有选择的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9 05: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是这样拿回来放哪里啊,考古还在挖,盗墓,拍卖,私人博物馆,古董的价值从它被发现记录传播之后就只能以证物的形态出现,事实上大部分证物在案件结束后很久就会销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3 13:15 , Processed in 0.07300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