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021|回复: 0

生物科技引领绿色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3 10: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物科技引领绿色发展-1.jpg

南乐县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

“塑料袋是玉米芯或玉米秆做的”“可降解”“埋在土里会化成水”“没污染”……连日来,在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可降解塑料制品等“高冷”名词,一跃成为普通人张口就来的“熟词儿”。

这一切的发生,缘于4月1日南乐县开出的全省首张“禁塑令”,底气则来自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

“绿色奇兵”化解白色污染

4月21日,南乐县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里,河南龙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弥漫着浓浓的玉米香味。令人惊讶的是,从生产线“走”下来的并非美味的食品,而是白色的塑料袋。“这种塑料袋是用从玉米淀粉中提取的原料生产的,使用后埋在地下3至6个月,可全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公司总经理冒彬说。

生物基材料是指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通过生物合成、生物加工过程,获得生物合成材料、生物质再生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产业是典型的生物基材料产业,主要用于生物基塑料制品、纤维、包装材料、医疗用品等领域。

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被看成是一次伟大的发明,它和液态金属、石墨烯、纳米纤维素、金属泡沫等被国外媒体评为十大颠覆性新材料,具有普通塑料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但环保安全,而且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

在河南青源天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仓库里,一张张生物基可降解育秧盘被打包发往黑龙江、湖北、广西等地。“全降解的特性,使这些育秧盘不需人工回收,也不会产生任何环境污染,还能缩短缓苗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公司技术人员张钊告诉记者,该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共同研发的这项成果,已被农业部认定为水稻生产的主推技术之一。

在南乐县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里,像这样的“绿色奇兵”比比皆是:玉米芯、玉米秆转化为L-乳酸、聚乳酸等工业原料,最终变身为可降解的塑料袋、农用薄膜、服装、汽车内饰材料等产品。这些产品,都成为化解白色污染、维护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砝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符合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南乐县大力支持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同国家绿色发展的理念相吻合,这说明我们努力的方向完全正确。”南乐县委书记孙栋表示。

因势成长的生物基材料产业

一直以来,人们大规模使用的塑料材料都来源于石油等资源。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逐渐开始寻找可替代传统塑料的材料。生物基材料具有绿色、环境友好、可再生和生物可降解等特性,不仅在塑料业、包装业、制造业和医药行业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还能缓解石油危机、减少环境污染。

2012年7月,国务院公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把生物基材料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同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大力推动生物基产品的规模化发展应用,到2020年,生物产业要形成年产百万吨级生物基材料、千万吨级生物基制品的生产能力。

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出台关于组织实施2014年生物基材料专项的通知,明确指出国家专项重点支持有生物基材料资源禀赋、技术和产业基础的区域。同年10月,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计划,获得国家专项补助资金。这也是全省唯一一家获得重点支持的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

国家政策的重大利好,给了南乐县发展壮大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强大动力。该县按照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科技带动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国家级生物基产业基地优势,设立2.5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加快招商引资、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截至目前,南乐县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已入驻项目18个,累计完成投资8.9亿元,11个项目建成投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该产业园攻破了“一步法”合成聚乳酸、秸秆制糖制乳酸2项制约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的技术,该技术在国家乃至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使整个生物基材料产业生产成本有效降低,为构建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业链提供了保障。目前,产业园已形成从玉米秸秆或淀粉为原料,经过液化制糖、L—乳酸、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到以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制品、纤维、被服、可降解薄膜、水稻育秧盘等终端产品为主的完整聚乳酸材料产业链。可降解薄膜、水稻育秧盘在全国多地推广,可降解垃圾袋、购物袋远销欧美等国外市场。

2017年,南乐县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产能达到22.2万吨,实现产值6.9亿元。2018年年底,预计产能将达到50万吨。

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南乐县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园力争5年内,吸引超过30家生物基材料企业入驻,培育5家龙头企业和2家上市公司,总产值力争超过100亿元。

循序渐进的绿色革命

3月16日,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牵手”美团外卖平台,将其在该县的外卖包装袋全部替换为全生物降解塑料袋。

3月27日,南乐县下发关于治理白色污染推广使用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实施意见(试行),发出全省第一张“禁塑令”。

4月4日,南乐县召开“禁塑令”动员会,向白色污染宣战。

4月22日,南乐县发展生物基产业实行禁塑治理白色污染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新闻发布会在濮阳迎宾馆召开,全面拉开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大幕。

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超市每年塑料袋的使用量超过100万吨、地膜使用量约为160万吨、水稻育秧盘使用量约为60万吨。为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我国从2008年起实施限塑,部分省市也尝试禁塑,但收效甚微。

说起实施“禁塑令”的初衷,南乐县委书记孙栋说:“实施‘禁塑令’,唤醒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参与到美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来,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响应,也是水到渠成、顺势而为。南乐县作为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有能力也有必要在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方面做出表率。”

为确保该项举措长期落实下去,南乐县将禁塑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压实责任;加强部门联动,有关部门定期深入机关、企业、学校、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场所进行专项检查,对违规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行为,最高处以2万元罚款;加强督导问责,严格责任追究,对禁塑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显的党政机关负责人,由县纪检监察部门从重从快给予党政纪处分;建立市场培育机制,定期组织生产企业对接市场用户,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南乐县正在与易袋易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洽谈合作事宜。该公司是一家为解决白色污染提供解决方案的综合运营商,业务范围包括材料研发、产业园建设、销售平台运营等,其发展和定位与南乐县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不谋而合。易袋易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南乐县兴建产业园,包括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环保材料的科普宣传中心等,并与南乐县政府联合发起治理白色污染专项环保基金,用于补贴给终端消费者和商户用来购买环保产品。该公司预计推动10万人和1万家商户快速使用上环保产品,在短时间内形成广泛的社会效应。

“我们期待在更多的地区和领域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共同践行‘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打造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南乐担当。”南乐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冰表示。

我们也相信,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愿意为保护环境而使用价格稍高的新型降解材料,这也将给南乐县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记者 段利梅/文 僧少琴/图)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511498818875561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4 02:55 , Processed in 0.06517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