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401|回复: 0

茶文化中,有哪些有趣的人文典故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0 03: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茶文化中,关于品茶的人文典故甚多,如脍炙人口的“孙皓赐酒代茶”、“卢仝七碗茶”、“王濛与水厄”等,在此,我就和大家分享下另外两个不算经典但是挺有趣的典故。

李清照饮茶助学

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记有她与丈夫赵明诚回青州(今山东益都县)故第闲居时的一件生活趣事: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李清照、赵明诚夫妇在饭后间隙,一边饮茶,一边考记忆,给后人留下了“饮茶助学”的佳话,亦为茶事添了风韵。
茶文化中,有哪些有趣的人文典故呢?-1.jpg

王安石验水

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嘱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瞿塘中峡水煎烹。因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水瓮拾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又命僮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羨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其茶色半晌方见。王安石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答:“巫峡。”王安石道:“是中峡了。”东坡回:“正是。”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只得据实以告。
茶文化中,有哪些有趣的人文典故呢?-2.jpg

原来东坡因鉴赏秀丽的三峡风光,船至下峡时,才记起所托之事。当时水流湍急,回溯为难,只得汲一瓮下峡水充之。东坡说:“三峡相连,一般样水,老大师何以辨之?”

王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医院官乃明医,知老夫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离席谢罪。此事载《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因是冯梦龙据古籍记载敷衍成篇,当然不全是史实了。
茶文化中,有哪些有趣的人文典故呢?-3.jpg

其实很多典故经千百年流传,真实与否已经很难判定,所以当个故事看看就好了。

我认为喝茶能品出三种味道,一是本真味,二是文化味,三是生活味。茶与人一样,都有独属的个性。我是【小茶一丛】的创始人许炜鑫,自小长于茶圈,迄今走过476个茶园,拜访了619位茶农,对茶有着些许个人见解与格调追求。欢迎与我一起交流茶闻佚事,也可以来我的茶馆“小茶闲舍”喝茶,就在广州塔下。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460887697311667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0 19:50 , Processed in 0.0666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