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443|回复: 1

解读“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4 03: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贺州新闻网讯 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那么,这个节日的由来您了解吗?各民族间在“三月三”又有什么样的习俗呢?
解读“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1.jpg

农历三月初三,是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又称‘修锲节’)”。传说,这是西王母的生日,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后始定为农历三月三日。古代,人们在这天要在清水河边洗涤,目的在于卫生与保健,后来演变为在水边饮宴,郊外春游的节日。现在,我国汉族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传承着“三月三”这个传统节日。如今,“三月三”已变成了一个举行盛大庙会、春游、休闲、游乐、开展集市贸易活动的综合性节日。这个传统节日以壮族最为典型,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中原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轩辕说法 ;在壮族盘古、布洛陀传说里,这个日子也叫盘古诞辰日。
解读“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2.jpg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民族“三月三”里风俗也各有特色。在壮族,“三月三”被称为“三月三”歌圩。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歌圩的形式延续至今,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此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每年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
解读“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3.jpg

在侗族,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在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土家族的三月三,则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

三月三是广西各民族的传统节日,由此也成为了广西的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各地也推出了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活动,相信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您一定会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欣欣向荣的氛围。(贺州电视台记者 李智娟)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438675758082954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4 03: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月三月越来越精彩[耶]越来越深受世人共兴[耶][耶][耶][赞][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0 16:28 , Processed in 0.06693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