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677|回复: 1

亲自来到农村,只为分享给大家东北林蛙的真人真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3 15: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北林蛙,是中国东北山区,包括长白山脉,小兴安岭大部。

亲自来到农村,只为分享给大家东北林蛙的真人真事件-1.jpg

(此图东北林蛙)


栖息在阴湿的山坡树丛中离水体较远,9月底至次年3月营水栖生活。

东北林蛙是中国东北地区独有的一种原始动物。蛙油为林蛙之精华,药用价值极高,是集食、药、补为一体的纯天然绿色佳品。据清史《辽海丛书》记载:"哈士蟆形似田鸡腹有油如粉,可做羹,味极美,唯兴京一带抚顺东部区清原、新宾有之,又称红肚蛤蟆;先人用其祭祖,后成为宫廷贡品,被誉为八珍之首。所谓林蛙油就是雌性林蛙的输卵管类似于胎盘。俗称哈士蟆油或哈蟆油《中国中药志》

中国林蛙是典型的水陆两栖性动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蝌蚪期和冬眠期在水中生活,而变态后的幼、成蛙的活动期在陆地生活,两栖生活的时间分别为6个月左右。林蛙每年春天完成冬眠和生殖休眠以后,沿着溪流沟谷附近的潮湿植物带上山,开始营完全的陆地生活。林蛙对栖息的森林类型有一定选择,喜栖在林内郁敝度大、枯枝落叶多、空气湿润的植被环境,如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林内有高大的乔木,中层灌木和低层蒿草的三层植被遮阴。林蛙不喜息在针叶林内,特别是落叶枯林下。

林蛙对山林的方向也有一定选择,春季气温低,林蛙喜欢在温度较高的南坡活动;盛夏时节林蛙喜欢在山林的北坡活动。林蛙在林中活动有一定范围,一般以越冬和产卵地为中心,向外1-2公里距离,否则林蛙找不到适合的越冬场所而死亡。林蛙一般不越过山顶,但对低矮山岗也能越过。
亲自来到农村,只为分享给大家东北林蛙的真人真事件-2.jpg

(此图您看到的正是我们前往捕捉林蛙的路上呢)


水中生活阶段是在较深的水域中进入冬眠状态,以渡过寒冷的冬季,一般从9月下旬到翌年4月中旬,历时150-180天。此时的蛤士模多群集于水下穴洞之中,不食少,新陈代谢降到极低水平。从9月中旬开始,气温降到15℃以下时,蛤土蟆开始向山下迁移,陆续到达越冬水域周围,在气温本降到10℃以下时,即陆续进入水中,又从陆地生活转入水中生活。

陆地生活阶段是到春季冰雪溶化,水温变暖时,冬眠的蛤士蟆渐渐开始活动,随着水温和气温的升高陆续上岸。此时的雌雄蛙体生殖腺均已成熟,在温暖的浅水池沼、田水中抱对和产卵,排精,在水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蛤士蟆完成生殖活动后,即进入陆地山林的草丛或灌丛中,营陆地生活。随着气温的升高,蛤士模逐渐由低地向高地,由阳坡向明坡迁移。此时援食旺盛,蛙体渐肥,幼蛙也正处于迅速生长时期。

蛤士蟆蝌蚪在水中为鳃呼吸,以植物碎屑、藻类、植物嫩芽、嫩叶等为食,为植物性食性期,约30天左右。变成蛙后即离水登陆,转变成动物性食性,以昆虫,蜘蛛,蜗牛等活饵为食,因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蛙舌,故有很强的放舌捕捉各种小型飞虫的能力。
亲自来到农村,只为分享给大家东北林蛙的真人真事件-3.jpg

中国林蛙(学名:Rana chensinensis):雌蛙体长71-90毫米,雄蛙较小;头较扁平,头长宽相等或略宽;吻端钝圆,略突出于 下颌,吻棱较明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大于眼间距而与上眼睑宽。背侧褶在鼓膜上方呈曲折状;后肢长为体长的185%左右,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超过眼或鼻孔;外侧3趾间几乎近2/3蹼;鼓膜部位有三角形黑斑。雄蛙第一指基部的两个大婚垫内下侧间的间距明显,近腕部一团不大于指部一团;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

栖息在阴湿的山坡树丛中离水体较远,9月底至次年3月营水栖生活。在严寒的冬季它们都成群的聚集在河水深处的大石块下进行冬眠。分布于中国和蒙古。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四川、西藏。
亲自来到农村,只为分享给大家东北林蛙的真人真事件-4.jpg

中国林蛙是典型的水陆两栖性动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蝌蚪期和冬眠期在水中生活,而变态后的幼、成蛙的活动期在陆地生活,两栖生活的时间分别为6个月左右。林蛙每年春天完成冬眠和生殖休眠以后,沿着溪流沟谷附近的潮湿植物带上山,开始营完全的陆地生活。林蛙对栖息的森林类型有一定选择,喜栖在林内郁敝度大、枯枝落叶多、空气湿润的植被环境,如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林内有高大的乔木,中层灌木和低层蒿草的三层植被遮阴。林蛙不喜息在针叶林内,特别是落叶枯林下。
亲自来到农村,只为分享给大家东北林蛙的真人真事件-5.jpg

中国林蛙越冬期存活率低的原因:北方冬天漫长而寒冷,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北方山区中国林蛙越冬以水域为主。中国林蛙属变温性动物,它的体温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作为没有调节体温及保温机制的林蛙,在气温下降至10℃以下时就不能摄取食物,再低温时就要进入冬眠。越冬期间,冬眠的林蛙新陈代谢达到最低限度,甚至处于麻痹状态,靠肝脏及脂肪体中储存养分来维持生命。同时还有呼吸次数减少,心脏节律减慢,血管与微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使林蛙耗氧量逐月递减,这有利于林蛙在水中度过严冬。影响林蛙安全越冬的不利因素也很多,在长时间冰封情况下,水体内部会产生与封冰前完全不同的变化。随着气温下降和冰层加厚,水温逐渐降至0℃,因冰冻及渗透,水量减少。由于有机物的分解以及在蛙、鱼等生物的呼吸作用下使水中含氧量不断下降,二氧化碳含量则不断上升。这些环境条件的变化,对中国林蛙越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亲自来到农村,只为分享给大家东北林蛙的真人真事件-6.jpg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438341675142353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3 15: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图是小编和家人们亲自来到农村捕捉林蛙的真人真事,俗话蛤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2 20:51 , Processed in 0.25071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