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818|回复: 0

太谷故事之《大度简朴家风淳厚》,领略三晋风采,品味金谷民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9 09: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李昌福
太谷故事之《大度简朴家风淳厚》,领略三晋风采,品味金谷民俗-1.jpg

吴华亭老先生在太谷可谓声名籍盛,吴老先生有许多故事流传于世,但对吴老先生的严明家教,却闻之甚少。据吴老先生的孙女吴会芬女士讲,祖父对其子女及孙辈的管教甚严,虽然严厉却不失挚爱。吴会芬从六岁起就陪伴祖父,所以对祖父的秉性情怀,十分了然。

吴老先生当年在太谷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一是他在民国初年力挽广帮危局,成了太谷药材界的中流砥柱;二是他在日伪时期的特殊表现,他靠自己在太谷商界的影响,从日寇屠刀下营救过许多人的生命。后来,又因拒绝泄密传统名药“龟龄集”秘方给日本占领者,被日寇用刀砍掉双指。日寇最终也未能从吴老先生身上得到秘方。

吴华亭先生的高风亮节,令世人景仰。吴老先生无论是在国家危难时刻,还是商事颓败之时,都能有超乎寻常的举动,这与他本身的文化道德修养密不可分,而吴老先生的这些道德修养,又都源于吴家世代相袭的严明家教。在吴老先生有生之年,一直对自己的子女努力奉行这种传统式的家教。

据吴会芬女士讲,其祖父平时不苟言笑,对晚辈管束和教育近似严苛,例如:晚辈进门时要先吭声,老人说话时,晚辈不能插嘴;不经老辈允许,晚辈不能随便入座;吃饭时,先长辈后晚辈;吃饭时不能讲话,掉下的食物得捡起来吃掉等等。吴华亭的家教尽管严格,但家庭和睦有序。老先生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老人要求别人做到的事,他自己必先做到。这种正人先正己的做法,为世人做出表率。

吴老先生晚年有几件事令人印象深刻: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吴先生过生日这天,有一位不速之客来给吴老先生拜寿。这个人破衣烂衫,活像个乞丐。他给吴老先生拿来的“寿礼”,竟然是半篮子烂炭(煤核)。看到这又脏又邋遢的人,吴家人满腹疑惑。吴会芬说她自己当时就奇怪,爷爷怎么会有这样的朋友?那天,吴老先生把此人当作上客,吃饭时还请他和自己坐在上首。吴会芬对此很不解,吴老先生就教育她:接人待物,不能分贫富!又说那半篓子烂炭,是他仅能拿出来的东西,也是他最珍贵的心意了。

事后,吴会芬才听爷爷说,那个破衣烂衫的人,就是当年他从日寇枪口下救出来的二十多人中的其中一个。

那年正是三年大灾荒时期,吴老先生当时已经是地方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和省人民代表,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几次提出欲给吴老先生特殊照顾,都被他婉言谢绝。几经说服,吴老先生才勉强同意。那时的照顾,也就是每天中午给老人两个玉米面大窝头,但在当时这也是很珍贵了。据吴会芬女士回忆,这两个窝头,爷爷自己舍不得吃,每天要拿出其中一个让吴会芬给南街一对生活贫困的夫妇送去,正是靠了这个窝头,那对夫妇才得以活下来。

还有一件事也发生在三年困难时期。因为缺营养,许多人患了浮肿病,吴老先生也未能幸免。当时,由于吴老先生医道精深,许多病人慕名求治。然而这种因营养缺乏造成的病症,老人也束手无策。这时,吴老先生已是公私合营后的广誉远制药厂的副厂长,在他提议和主导下,利用药食同源的道理,创造性地研制出一种名为“糠麸散”的药。就是这个“糠麸散”的诞生,挽救了众多人的生命。

这两件事对吴家子女的教益很大,对他们人生的塑造有很深远的影响。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吴老先生对财物的态度,他常怀恻隐之心,尽自己的力量,周济贫穷。他一贯主张:宁让后人有一技之长,也绝不留钱财给他们。他认为留钱财给孩子,只会助长他们不劳而获的思想。长辈对孩子的溺爱,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还有,吴华亭老先生家教虽然严格,但对子女却是因人施教,有的随自己学医,有的读书深造。他对后代人常说的一句话是:“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吴老先生还要求子孙们背诵一首叫“创业难”的警句贤文。老人这样做,其实就是想让晚辈们记住“做人难,创业难”的道理!

后来的事实证明,吴老先生对子女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不仅把自己的精神思想传给了子孙后代,同时也把中医绝技、武术功夫传授给了他们,使他们个个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种以传统美德为承载的家教家风,很值得我们现代为人父母者学习与借鉴。

附:

创业难

创业难,创业难,创成家业如登山;

五更起,半夜眠,冲风冒雪为家园;

直到老,不肯闲,心力使碎无怨言;

居家和美随时过,纵死黄泉心也甘;

成家之子常保守,败家之子枉图然;

不读书,不种田,不学艺业只好闲;

无益朋友朝夕乐,茶房酒肆恋杯盘;

说瞎话,惹人嫌,酩酊醉后说狂言;

纵酒性,惹祸端,好吃懒做嘴头馋;

嫌布衣,喜绸缎,奢华太盛日用繁;

有妻戚,反生嫌,寻花问柳不惜钱;

驾鹰犬,弄丝弦,博弈场中爱赌玩;

先典房,后卖田,家业一切尽消完;

无其奈,窜房檐,拖欠房款月支年;

衣褴褛,袜底穿,灯笼裤子漏风寒;

朝无衣,晌无烟,妻子冻饿受饥寒;

探亲访友不见面,要做生意无本钱;

一切艺业全不晓,焉能得到世间钱;

早知今日方醒悟,悔恨当年已迟完;

须知长江一去无回浪,人老何曾转少年;

奉劝世人三件事,戒酒除花莫赌钱。

本文摘自《太谷新闻网之太谷故事》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3398819168715277/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5-6 22:40 , Processed in 0.17427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