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2095|回复: 0

「方志四川民俗」四川旧时清明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4 01: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

「方志四川民俗」四川旧时清明习俗-1.jpg

「方志四川民俗」四川旧时清明习俗-2.jpg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西汉淮南王刘安等著《淮南子·天文训篇》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指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故谓之清明。”《历书》中说:“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方志四川民俗」四川旧时清明习俗-3.jpg

「方志四川民俗」四川旧时清明习俗-4.jpg

第一轮《四川省志·都江堰志》载:“历史上每年都江堰内江岁修工程完成后,都要在“清明节”举行隆重的开水典礼,同时举行仪式纪念李冰。”“2018中国·都江堰放水节拜水大典”将于明日(2018年4月4日)在都江堰景区举行,现场将完整再现古法放水、狼烟传递、军旗飘扬、军号齐鸣、战马奔腾等千年前的历史场景。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扫墓的节日。四川旧时各地清明习俗众多,许多延续至今,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

习俗一:头上插柳叶符

QINGMING

「方志四川民俗」四川旧时清明习俗-5.jpg

清明节插杨柳是全国各省份差不多的习俗,而四川地区独特之处在于,除将杨柳枝挂在门口、坟前,爱美的四川妇女还会在清明节这天将柳条戴在头上,叫做柳叶符。(民国《乐山县志》:“‘清明’,首插柳枝,又瓶贮之献神佛前。妇女于鬓,名柳叶符,今无。”)

习俗二:挂青

QINGMING

「方志四川民俗」四川旧时清明习俗-6.jpg

旧时清明这天,四川家家户户会请道长画上纸符,挂在竹子上,然后挂到坟头,用以寄托对逝去的亲人的哀思,作为清明上坟的一个必要仪式和步骤,是为“挂青”。(清嘉庆《华阳县志》:“以纸幡插坟头,谓之‘挂青’。”,又民国《合川县志》:“新坟旧坟各剪白纸标挂,谓之‘挂青’。”)历代在清明祭祖之时,还要祭祀功臣和清廉忠烈之士,这也开当代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习俗的先河。

习俗三:请城隍像祭孤

QINGMING

「方志四川民俗」四川旧时清明习俗-7.jpg

清明这天,城里的人抬着城隍像,走出北门,前往城北的祭坛祭孤。县令会为这次祭孤专门撰写祭文,拜祭的对象分为两类:没有后人的鳏寡孤独,以及幼年早夭的孩童。(清嘉庆《华阳县志》:“都人士舁府县城隍像出北郭墦间,谓之‘祭孤’。”又清光绪《增修灌县志》“邑人舁城隍神像,诣北门外厉坛祭孤。”)

习俗四:火神庙祭火神

QINGMING

「方志四川民俗」四川旧时清明习俗-8.jpg

这也是四川地区比较独特的习俗之一。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亦称“冷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忌日而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寒食节,人们把家里的火都灭了,清明当天,专门去火神门祭拜火神,回来以后再重新生火。

习俗五:采清明菜做清明粑

QINGMING

「方志四川民俗」四川旧时清明习俗-9.jpg

清明粑,古代四川吃货们的节令食物,其来源亦与被视为清明节来源之一的寒食节有关。每逢寒食,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四川(主要为川东)地区吃的清明粑,其皮为糯面,加上一种叫清明菜的野菜,馅是由野葱、榨菜和腊肉丁等混在一起炒熟而成,上笼屉蒸熟以后即可食用。

「方志四川民俗」四川旧时清明习俗-10.jpg

「方志四川民俗」四川旧时清明习俗-11.jpg

在古代四川,清明的活动还有很多。如出郊踏青、打“清蘸”(农历二、三月中,多有赛会、设坛、演戏之举,谓“打清蘸”)、放风筝、荡秋千、蹴鞠、下秧(清光绪《丹棱县志》:“农人浸稻成芽撒田中,曰‘下秧’。”)等。及至今日,清明祭祖扫墓之俗仍然存在,只是迎神赛会清蘸诸事早已不复存在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402287113193395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0 13:27 , Processed in 0.13215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