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321|回复: 1

唐朝男女热衷于“游春”,现代考古证实了“大唐特色”的郊游风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 20: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人郊游的餐聚之风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确实是郊游的好时节,古人称之为“游春”。

古代人们郊游玩什么,游春有什么有讲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如先秦,这是一个崇尚自由、热情奔放的时代,不论是贵族阶层,还是平民百姓,似乎都喜欢郊游。
唐朝男女热衷于“游春”,现代考古证实了“大唐特色”的郊游风俗-1.jpg

(秦汉女子春游,现代再现)


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诗歌的总集《诗经》,里面有许多诗篇都是那个时代人们郊游的记录,其中《国风·郑风》里有首诗歌,名叫《出其东门》,起首句便是“有女如云”——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大概意思是,我来到城东门外,看到游人太多,美女如云。虽然有这么多的美女,但都不是我心仪的那个她,只有那个穿着朴素,戴着绿头巾的,才是真正让我爱在心里的人。
唐朝男女热衷于“游春”,现代考古证实了“大唐特色”的郊游风俗-2.jpg

(唐人游春)


“郑风”所反映的是以今河南郑州为中心的中原之国郑国的郊游风俗。郑国人喜欢郊游,特别是到了春天,每年春天,出了郑城东门,满眼都是花枝招展的郊游女子。许多男士便利用这个机会,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唐代的郊游热,以京城长安为最,长安男女特别热衷于“游春”。

杜甫《丽人行》一诗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游盖飘青云”条也称,“长安春时,盛于游赏,园林树木无间地。”

唐朝男女热衷于“游春”,现代考古证实了“大唐特色”的郊游风俗-3.jpg

(四季条屏·仕女)


长安城东南郊的“曲江风景区”,是当时长安市民郊游的最佳去处。曲江是一个人工湖泊,开凿于隋初,依水建起了御用景观。虽属皇家花园,却对市民开放。每到中和节和上巳节,曲江两岸熙熙攘攘,游人如潮。

由于倾成出游,以致于春天里的长安几成一座空城。唐代的新科进士正式放榜在上巳节前,会聚京城的学子,更会利用这个机会到曲江尽情游玩。有钱的学子还会到教坊请来青楼女子陪游,并不会有人说闲话,因为习以为常。
唐朝男女热衷于“游春”,现代考古证实了“大唐特色”的郊游风俗-4.jpg

(唐朝女性)


除了中和节和上巳节,唐朝的“城里人”喜欢选择在立春、清明节外出郊游。白居易的《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写的便是他立春这天与钱员外郊游的情况:“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与先秦的“风情游”、魏晋的“精神游”不同,唐人郊游特别在意物质享受,吃喝之风盛行,这也是唐朝时物质生活比其他朝代富足的表现。白居易的所谓“酬钱员”,便是请钱员外吃饭的意思。
唐朝男女热衷于“游春”,现代考古证实了“大唐特色”的郊游风俗-5.jpg

女子聚会)


喜欢野外餐聚,唐朝男女这种与以往不同的“大唐特色”郊游风俗,在现代考古中多有会发现

1978年发掘的西安市南里王村韦氏家族墓室东壁北侧,曾发现一幅高200厘米、宽360厘米的“宴饮”壁画(见下图)。壁画所描绘的内容,便是中唐前期盛行的有钱人郊外游玩亨宴的场面——
唐朝男女热衷于“游春”,现代考古证实了“大唐特色”的郊游风俗-6.jpg

(唐朝餐聚)


长方形的矮案上,摆满各种食物,画面人物丰富,除参与宴会的人外,还有随从、仆人。人物中执鞭的车夫,画面上方所绘的浮云、花草,下方的岩石,这些元素的存在,说明此宴确实摆在野外,而非家宴。

同一墓室西壁上,还发现“六屏仕女”图,反映则是女子郊游的场景。

唐代郊游的吃喝之风,吃出了不少可记载入中国饮食史的“游宴”,如设宴会地点在曲江风景区内的,便有上巳节游宴、新进士游宴、关宴等。
唐朝男女热衷于“游春”,现代考古证实了“大唐特色”的郊游风俗-7.jpg

(仕女)


(注,部分图源网络)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38866646931472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 20: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览着文,赏着画,仿佛我就是那左拥右抱的大臣。[害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0 05:21 , Processed in 0.06586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