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5617|回复: 20

·序跋集·警惕外星文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6 14: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慈欣/文

童年的一个夜晚在我的记忆中深刻而清晰:我站在一个池塘边,那池溏位于河南省罗山县的一个村庄前,那是我祖辈生活的村庄。旁边还站着许多人,有大人也有小孩,我和他们一起仰望着晴朗的夜空,天幕上有一个小星星缓缓飞过。那是中国刚刚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那是1970年4月25日,那年我7岁。

这时距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已经13年了,距第一名宇航员飞出地球也有9年,而就在一个星期前,阿波罗13号飞船刚刚从险象环生的登月飞行中返回地球。

旁边的大人们说,人造卫星和飞机可不一样,它是在地球之外飞。那时大气还没有被工业粉尘所污染,星空清澈明亮,银河清晰可见,在我的感觉中,那满天的群星距离我们并不比那颗移动的小星星远多少,所以我觉得它是在星星间飞行,甚至担心它穿越那密密麻麻的星群时会撞上一颗。

那时我不在父母身边,他们在上千公里外的山西省的煤矿工作,因受“文革”的冲击,只好把我送回河南的农村老家,看到人造卫星的时候,我在这里已经呆了3年多。

直到几年后,我才知道了那颗人造卫星与其他星星的距离。我看了一本叫《十万个为什么》的书,那是当时中国流行的一套科普丛书,我看的是天文卷。从书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光年的概念。知道光一秒钟能够绕地球跑7圈半,而以这骇人的速度飞驰一年将跨越什么样的距离?我想象着光线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那寒冷寂静的太空,用想象努力把握着那令人战栗的广漠和深远,被一种巨大的恐惧和敬畏所压倒,同时有一种莫名的快乐感。

从那时起,我发现自己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些远超出人类感官范围的极大和极小的尺度和存在,在别人看来就是大数字而已,而在我的大脑中却是形象化的,我能够触摸和感受到它们,就像触摸树木和岩石一样。直到今天,当150亿光年的宇宙半径和比夸克都小许多数量级的弦已经使人们麻木时,1光年和1纳米的概念仍能在我的心中产生栩栩如生的宏大图像。与没有这种感受的大多数人相比,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这种感受,使我先是成为一个科幻迷,进而成为科幻作家。

作为一个科幻迷出身的科幻作家,我感觉科幻小说的最大魅力,就是创造出众多的现实之外的想象世界。在那些世界中展现科学所揭示的大自然的诗意,讲述人与宇宙之间浪漫的传奇。

我一直认为,外星文明将是人类未来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其他的大变故,如气候变化和生态灾难,都有一定的过程和缓冲期,但人类与外星人的相遇随时可能发生。也许在一万年后,人类面对的星空仍然是空旷和寂静的;但也可能明天一觉醒来,如月球大小的外星飞船已经停泊在地球轨道上。外星文明的出现将使人类第一次面对一个“他者”,这个“他者”的出现,将对我们的文明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

人们面对宇宙所表现出来的天真和善良显示出一种奇怪的矛盾:在地球上,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登上另一个大陆,用战争和瘟疫毁灭那里的同类的文明,却把温情脉脉的目光投向星空,认为如果有外星智慧生命存在,它们也将是被统一的、崇高的道德所约束的文明,而对不同生命形式的珍视和爱是宇宙中理所当然的行为准则。

我觉得事情应该反过来,让我们把对星空的善意转移到地球上的人类同类身上,建立起人类各种族和文明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但对于太阳系之外的星空,要永远睁大警惕的眼睛,不惜以最大的恶意来猜测太空中可能存在的“他者”,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在宇宙中弱不禁风的文明,这无疑是最负责任的做法。

(本文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英文版后记,本报有删节)

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著有《三体》三部曲等。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345692051974394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6 14: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喜欢看《飞碟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6 14: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没错!霍金也是如此担忧,但被很多人所不理解,竟有人说人家借此炒作提高知名度,人家需要吗?现在霍金死了,他的担心依然存在,但那已经不是他要解决的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6 14: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举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6 14: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身体里的机器成份越来越多,机器里的意识成份越来越多,不知道哪条线发展更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6 14: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夜,平房顶上躺着乘凉,天上那一条灿烂的大河你可记得?还有那划过夜空的流星,在星星中一闪一闪移动着的卫星。爷爷奶奶给我们讲牛郎织女星的故事,于是我们知道了那中间一颗大星星,一边一颗小星星的是牛郎用担子挑着他的一对儿女,隔着银河对面那一颗大星星就是织女星。乘凉时最熟悉的味道是燃烧艾草的味道,那时我们没有蚊香,是用扎成一条的艾草来熏蚊子,还有一种熏蚊子的草我忘记名字了,味道也很好闻。现在呢,银河不见了,星星只有寥寥几颗了,很多熟悉的味道也没有了,我们的爷爷奶奶也永远的离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6 14: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接触科幻小说是小时候看过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好像是本连环画?此后陆陆续续的接触过很多国内外科幻题材的作品。直到当年看完三体,那种骨子里的绝望感确实是很深刻的,真的为中国出了这么优秀的科幻小说家高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6 14: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在夜晚看见不发光的圆盘状飞行物,因为有月光隐约看见的,看到的时间是北京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决赛完毕后颁奖仪式时,我在阳台抽烟,无意间抬头看见了,说出来估计没有人相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6 14: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星文明与我们存在的级差使他们对毁灭和奴驭变得没有意义,他们已经无所不能,需要奴驭你去造金字塔吗?毁灭更是无稽之谈,相近文明之间存在生存资源的争夺,级差如此之大的文明,灭你是为了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6 14: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的话提醒了我。有同感的是3O年前仰望星空时,“触手可及”,清晰;现在看星星比原先远些,难得看见清晰的满天星斗天文景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13 11:43 , Processed in 0.2551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