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游越秀山、白云山的市民,常常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扛着“巨笛”(长约1.3米、重量接近3斤)演奏。其笛声悠长,甚至绵延至周边一公里开外,常常惹得来往的游客争相与他合影留念。
这位自制笛子的老人叫梁亚六,家住白云区三元里。在他的屋子里,整齐地摆放着数十年来的器乐作品。从最大的“巨笛”到最娇小的“香烟笛”“鼻笛”,体积相差约300倍。因独特的设计创意和制作,梁亚六被冠以“乐痴”名号,家里乐器爱好者络绎不绝。然而,梁亚六只做笛,从不为笛估价售卖。“遇到真正喜欢、会演奏‘8孔’(一般6孔)笛的我可以送,不要钱。”梁亚六说,希望3年内能制作出100支巨笛,为老家的旅游开发助力。
在梁亚六的屋子里,整齐地摆放着数十年来的器乐作品。
老人制笛超过50年
1984年,在故乡恩平的一个食堂工作时,梁亚六以扫帚为材料做了两支“横着吹是笛,竖着吹则是箫”的笛子,这是他收藏的笛子中,年代最久远的。老人还以竹为材料,制作了萨克斯、新式横洞箫、拉管洞箫以及排箫等六大门类的乐器。
退休前,梁亚六做的时间最长的职业是厨师,但音乐这门爱好却伴随了他50年。“19岁时我就开始自己制作笛子了。最快的时候,一天就能做一支笛子。”因为热爱音乐,梁亚六还特意在夜校学习过一段时间。而为了保证器乐呈现出最佳效果,他还乘车去佛山里水采购原材料。采访当日,梁亚六早上6点多便赶往里水竹场,挑选了五根外表光亮、平滑的竹子。“做笛子,竹子底部要厚,这样笛子的声音才更悠扬,传得更远。”
现在,每个周末的早上,老人必然会带着“心爱之物”爬上白云山,从《在那遥远的地方》到《军港之夜》,再到《送别》《卖花姑娘》,这些曲谱经他制作的巨笛、竹萨克斯、拉管洞箫等器乐演奏,自成“梁式器乐”美感。
独辟蹊径创新乐器品类
回首自己多年与乐器为伴的日子,梁亚六坦言,对自己影响颇深的当属同乡“运才哥”。原来,梁亚六这位右手残障的乡邻,不仅用左手写得一手好字,二胡更是拉得一绝。“他告诉我,学东西、做事情一定要独树一帜,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运才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艺术方面颇有见地。”梁亚六回忆,当年从广州返乡的日子里,闲暇时间多跟“运才哥”在祠堂练习弹奏乐器,“我们还会被邻乡邀去表演,会给一些报酬、管两顿饭。”
这种“独树一帜”的信念,驱动梁亚六做了一支乐声醇厚的“竹萨克斯”。那是在一次回广州探亲时,梁亚六看到有人吹奏萨克斯管,声音十分优美动听。他因此受到启发,回到农村之后,用竹子制作了一个外形与萨克斯管有些相像的乐器,他吹了吹发现声音竟然和真正的萨克斯管很像。甚至有乐器店老板告诉他:你这萨克斯,跟我这逾万元萨克斯的音质不相上下。
受到启发,梁亚六回到农村之后,用竹子制作了一个外形与萨克斯管有些相像的乐器。
在梁亚六广州的居室里,还摆放着由塑料管、玩具部件以及不锈钢喷枪制作而成的拉管洞箫,仅用8支笛子(市面上通常需要15支)组成、可吹奏16个音的排箫,长短如香烟大小的“香烟笛”等,都是他不断创新的代表之作。“这些材料都比较常见,你看这个玩具‘蛇头’,加在拉管洞箫上,立马显得有灵气许多,也更加美观。”梁亚六介绍说。
希望3年做100支巨笛
今年69岁的梁亚六表示,随着年纪渐长,自己也越来越惦记老家恩平。回忆起恩平,梁亚六满是自豪:我们的村子是歇马举人村,古时官员们路过,无论品级大小都要骑马下马、坐船下船。
“现在家乡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之前就有游人看到我的笛子提出是否售卖。后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文化符号,所以想造出100支巨笛送回老家收藏,作为一种饰品。希望在3年里造出,助力家乡旅游产业的发展。”梁亚六表示,目前他已着手在乡下宅院里建起小型乐器展览馆,陈放自己数十年来的作品,“供音乐爱好者参观、玩赏。”
由于担心电钻打滑,容易毁掉竹子,梁亚坚持使用纯手工做笛子。小刀一点点开孔,尺子量好各孔尺寸,再用长柄小刀打通竹节,一道道工序下来,一只巨笛他要做3天。“现在年纪大了,做两个小时就要休息一个小时。巨笛太大在家里做不了,只能拿去阳台做。有时候还要看天做事,下雨了不能做,光线太强也不能做。3年做100支笛子,应该刚刚好。”梁亚六说。
文|史阳
图|史阳
排版|欢欢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27205260551782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