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北太平福盛典
“作福”实为“酢福”,客家人来自中原,为汉室之后,保留着远古“还神作福”的习俗,那就是秋收后五谷丰登, 为感恩神明的保佑,举行田野祭祀活动。据了解 ,此风俗早在汉朝已有,汉武帝刘邦曾做过“福头”,当他分肉给乡亲们时说过“我不但要分肉给乡亲,还要把天下分给乡亲” 当他登上皇位后,发布诏书“巡祭皇土”,举行春天祈(祷)福,秋收还(愿)福活动。客家人来到深山后,勤劳耕作,心怀感恩,祖宗传统不断。
鸳鸯祠彩旗飘扬,人来人往,村民陆陆续续挑着供品赶来,福场桌子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供品,四头全猪全羊尤其引人注目。
民都把这一天作为村里最为喜庆的日子,村里外出的游子都会回家“作福”,远亲近友都来聚会,家家户户都扛着祭品到作福坪集中祭拜各路神灵,祈求保佑,祭品摆设非常讲究,有些还很有创意,五颜六色,祭品非常丰富,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农历11月15左右逢周末,侯北村民购置神坛、置办祭品,将:玉皇大帝、西天如来、太上老君、圣母娘娘、公王、师爷、财神、灶君等众神恭请到百侯侯北萧氏鸳鸯祠堂前进行祈福拜祭,保佑乡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上午9点活动正式开始,身穿汉服的主祭人带领福首及村民们开始“作福”仪式,通过唱礼读祝之后,福首们人手一香按顺序到神前祭拜。
△ 负责祭拜礼仪的老者,是村中有一定年纪,且深谙礼数、规矩的人。他们从他们的前辈那里将这些承继下来,在这样隆重的日子,代表村民向神灵敬献尊崇。
祭拜的礼仪是严谨、繁复的,每一个步骤都很有讲究,容不得半点马虎。三叩九拜,频繁往复,需要很好的体力,即便是年轻人,整个流程下来,也会累得腰酸背痛。
△ 虔诚的福首们,千里迢迢赶回老家有时为的就是这一个心愿。
“酢福”既体现百侯乡民对众神的敬重,旨在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折射出乡民从善求缘,对德行兼修的向往和信仰,此风俗延续数百年至今。
△ 全猪、全羊摆在显著位置,也许人们认为,只有用丰盛的祭品才能表达对神灵的感恩之情。
△ 旺盛的香火,寄托了人们对一年来平安、幸福、丰收的感恩,还有对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希冀。
△锵锵有力的男女花式鼓手,增添了不少福场气氛
△ 不管男女老幼,都是非常虔诚而满怀敬畏之心。双手合十,敬献香火的时刻,内心的祈求是真切而庄重的。
△ 村民现场分肉
汉武帝刘邦曾做过“福头”,当他分肉给乡亲们时说过“我不但要分肉给乡亲,还要把天下分给乡亲
△ 虔诚的人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沿着熟悉的乡道挑着供品回家。
△ 伴随着万炮齐鸣,一年一度的“作福”活动拉下了帷幕,此时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大家把带来的供品收着带回了家,中午便是每家每户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聚餐的欢乐时间。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26377084053357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