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347|回复: 1

被断章取义的名言名句,以后不能再乱用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1 02: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名人名言我们小学写作文时经常用到,除了彰显自己的文学素养,最重要还能凑字数,保证我们不用为800字的作文而绞尽脑汁。
617500054c077f28703e

但长大后发现,我们平时常常用到的一些名句,居然还有下半句!更重要的是,下半句表现的内容与那些“名句”完全无关甚至是相反的,这就尴尬了!

那么都有哪些名句与我们日常理解的意思有所不同呢?
66a400048d01cd2e3bb7

一、

常用句: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释义: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原句: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

释义:天赋比努力更重要。

这句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用了不知多少年的爱迪生作文金句,居然还有这样的下半句!原来人家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人家是在自称天赋过人啊!

二、

常用句:闭门造车

释义:指缺乏实践仅凭主观想象,做出的业绩一定不理想,贬义。

原句: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释义:按统一规格,即使不与外界接触做出的工作依然合格,褒义。

这句朱熹在《中庸或问》中的名句,原意是在夸奖统一制度规格的好处,我们今天用来确实在批评缺乏实践,仅凭主观想象工作。该词用途广泛,甚至在某些公开场合都能听到,真是断章取义害死人!

三、

常用句:贫贱夫妻百事哀

释义:经济条件差的夫妻过日子,做什么事都是不理想的。

原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释义:一起患难的夫妻,与妻子永别后,做什么事都是不理想的。

这句出自元稹《 遣悲怀》其二的诗句,真的也是被我们用烂了,多少次拿来教育我们的亲朋好友要努力工作多赚钱,不然就“贫贱夫妻百事哀”。殊不知,人家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看来,跟诗人谈钱还是太俗了!

四、

常用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释义:不孝的事有三种,其中不生育后代是最重要的。

原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释义: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

这句《孟子》中的名言,被我们误用了多少次?简单来说,这跟生不生孩子根本没关系,以后可千万别再用错啦!

五、

常用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释义:我生命虽然有限,但知识是无限的,我一定要好学。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释义:我生命有限,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一定是失败的。

这句《庄子》中的名句,也不知被写成多少个标语写在教室中,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学者刻苦学习,但庄子先生的本意被我们知道了,我们岂不是要笑掉大牙了。但话说回来,能真正鼓舞我们学习的话,即使断章取义应该也是可取的吧。

六、

常用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释义:虽然破戒吃些酒肉,但不会影响我敬爱佛祖的心。

原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释义:这句话本是一个悲壮的典故:话说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成都)时,在城外的庙里驻扎,还强迫寺里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答应不屠城,我就吃肉。”张献忠答应了,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念着这句话。他是为了城里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

所以,信仰不能有任何理由去动摇,做错事别找那么多理由去开脱。

七、

常用句:以德报怨

释义:用高尚的品德善意的面对伤害。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释义:用善意面对伤害,那么什么来回报善意?应该用公正来面对伤害,用善良面对善良。

不得不说,孔老夫子在《论语》中的这个见解相当具有前瞻性,给出的答案也近乎完美。只是我们还是仅仅记住了上半句,一味劝我们从善,而这确实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八、

常用句:父母在,不远游。

释义:父母都还健在,子女不能出门。

原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义:子女要出门,一定要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处。

人家在忠孝观念极其强烈的封建社会都没说子女不让出门,我们下次劝导他人的时候,还是把话说全一点吧!

九、

常用句:无毒不丈夫

释义:不狠毒一点就算不上大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释义:心胸狭窄、缺乏度量的人,就不配作真正的男子汉。

这是一句民间谚语,完全是通过读音误传而来,可能是因为“无毒不丈夫”非常契合国人的心理,传播度要远远高于原句。人家就是在说气度的事,希望下次别再给狠心的人拿来作挡箭牌了。

十、

常用句:王八蛋

释义:骂人的话,直白通俗。

原句:忘八端

释义:忘记了“八端”,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最后放一个大招,你一定说过或是被说过。嗯,虽然两者大意没有改变多少,但你是不是没想到这句著名的脏话还有这么深的文化背景?
66a500040b6efb6a2511

怎么样,是不是满满的知识点,以后跟人聊天是不是随时可以展现一下自己丰富的文学素养?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存在被我们误解的名言,由于篇幅所限,盘点君就先列举这些,聪明的你还知道哪些,不妨留言告诉我呀!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246451335922979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1 02: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涨姿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4-23 19:42 , Processed in 0.06723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