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925|回复: 0

月黑风高夜一个人在被窝里看什么?这些电影你这辈子都不敢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7 05: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恐怖片发展历程中,面具形象随着电影人的挖掘,不仅逐渐渗透到西方恐怖文化当中,还成为了恐怖片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61590001326753fc6a6e

被劣质恐怖片轰炸了太久的国内院线,终于有部靠谱新片要和大家见面咯~

615a000125f6ad9e497d

由《逃出绝命镇》原班人马打造的《忌日快乐》,已于本周五如期而至。

废话不多说,先给各位秀一波烂番茄的评分。
615b0000eeb40a621e95

71%的媒体给出了好评“82鲜、33烂”的成绩看起来似乎不太出众。

但是,评分不代表电影的全貌。

在北美市场同期上映的影片中,前有《小丑回魂》这样的同类佳片,后有《银翼杀手2049》这样的科幻神作,《忌日快乐》依然爆冷从中杀出,成为一批黑马。这部成本不到500万美元的作品,在上映首周就拿到了2650万美元的票房。
615a000125f5a1974689

《忌日快乐》北美首周成绩


500万在电影市场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漫威爸爸们动辄几亿美元制作的单片,足够拍几十部《忌日快乐》了。

然而该片就是凭借真本事,以小博大拿下了过亿的全球票房——制片方怕是做梦都要笑出来的。
61590001326a6a5cccfa

花小钱办大事的本领不是人人都有,尤其在北美类型片的激烈竞争下,恐怖片一向是百家争鸣的题材。
61580004cb6aadac6243

今年的《异形》和《小丑回魂》成绩不俗


而这部小成本电影能如此名利双收,在小电君看来靠的就是诚意。

从本质上来看,该片是一部套着恐怖片外皮的“小鸡电影”:以年轻女性角色为主导,讲的是妹子们的感情生活。故事沿用了类似《恐怖游轮》中的“时间重复”梗,女主将困在被凶杀的一天中不断轮回,直至逃离厄运。
61580004cb68f5f4d3c7

虽然剧情套路,但细节可谓满分。女主全程智商在线,性感可爱集于一身;男主暖男设定也十分讨巧;情节紧张中伴随各种小高能的笑点,几乎没有可吐槽的奇葩设定更是值得点赞。
615b0000eeb642768caa

调皮的女主(身材超级好哦~)

5e8b0005ea954dacbeec

男主暖到不行


当然,我们还能在《忌日快乐》中读到各种类型片的致敬梗,例如这位大boss——变态面具男,想必满足了大部分恐怖片粉丝的需求。
61590001326b54628204

在恐怖片发展历程中,面具形象随着电影人的不断挖掘,逐渐渗透到西方恐怖文化当中,成为了恐怖片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相信每个影迷的童年阴影里,都会有几个面具杀人狂在记忆中挥之不去。今天我们就借《忌日快乐》,来聊聊恐怖片和面具这对基友的亲密史
5e8b0005ea9346e81048

寻根于面具文化,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学界几乎没有值得信服的起源论,大多现有的考据也都似是而非。但从面具发展成型的初期看:模仿性地制作了动物、妖魔等种种面具戴在脸上,都是出于对神灵鬼怪和大自然的敬畏。
615b0000eebb83436e43

中国的面具文化其实远远早于欧美


恐怖电影中的面具,也是取材于面具发展史的早期灵感——人对未知存在的恐惧。所以就算是再水的反派,戴上面具时也会显得颇有威慑力。
61590001326da5c1fd1c

《别惹小孩》中的熊孩纸们


作为恐怖艺术理论的代表人物,诺埃尔·卡罗尔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将恐怖形象定义为“现阶段科学证明不可能存在的怪物”,例如人造生物、超自热生命等等。而早期的西方恐怖电影的也大多取材于这些内容。
615b0000eeb58346e03b

著名的“吸血鬼”,就是不可能存在的怪物


20世纪60年代前的西方恐怖电影,被学界称为“经典恐怖时期”,恐怖片的概念也是从这个大时代孕育而生。

彼时最经典的银幕恐怖形象,莫过于风靡一时的吸血鬼德拉古拉和科学怪人。哥特风格的人物和背后蕴藏的对文明极速发展、扩张的反思,都影响了一大批“恐怖艺术家”们的创作方向。
6159000132682a0c16a9

1931年,历史上最经典的科学怪人问世


这些怪物是来自外在世界的元素的化身,观众对这些形象的畏惧来自与未知世界对现实条框的破坏,这种恐惧感的根源后来也大量被移植为恐怖电影中的面具形象。
615c00008516075efa3d

1981年的《恐怖情人节》中的防毒面具

615900013269109b06f7

《寂静岭》中的铁头人


60年代后,以希区·柯克为首的一派导演风格逐渐崛起,成为了恐怖片、惊悚片市场的重要转折。影片不再聚焦科学范围外的生物,转而刻画有着特别精神状态、或性格缺陷的人。例如1960年上映的、开创了心理惊悚分支的经典作品《惊魂记》。
5e8b0005ea927201c756

《惊魂记》中经典的骇人微笑


如今我们熟悉的面具杀手形象,可以说是60年代前后两种恐怖形象的结合,将内在和外在的恐怖感有机的杂糅在一起,以获得更多新鲜的刺激感。同时外在的面具,也能更具象化的反应人物的内心形象。

“人皮”系列面具

回顾恐怖电影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实已经出现过类似《歌剧魅影》、《没有面孔的眼睛》中的“毁容面具客”形象。但这些作品中的面具客大多被刻画为悲情角色,与我们今天较常看到的反派们大相径庭。
5e8c0004e32b9d2c48a6

1962年的《歌剧魅影》

61590001326c0b79ef71

1960年的《没有面孔的眼睛》


真正大红大紫的首位面具杀人魔,要数1978年《月光光心慌慌》中“年幼出道”的精神病患者迈克尔·梅耶。
61580004cb690c25c651

有影评人将《月光光心慌慌》称为“后现代恐怖电影”的鼻祖,而它也确实成为了随后20年中恐怖电影的标志性作品。后来有大量的同类型作品都借鉴了这部影片的人物设定和拍摄手法。
615a000125f8724c1641

为了营造气氛,导演几乎很少给杀人魔特写镜头


片中迈克尔及凶残、变态、冷血于一身,成了所有“后辈们”模仿的对象。而制作组由于资金短缺买来的廉价面具,在经过苍白的涂色后,配合特定的拍摄角度,也营造出了独特的惊悚氛围。

迈克尔这款贴合面部的面具,只露出了空洞的双眼,代表着未知和神秘。后来很多电影中的面具客都借用了这样的设计。

例如:
6159000132701eacafdf

2005年翻拍的《恐怖蜡像馆》

615c000085142cae5f2e

2008年的《陌生人》

615b0000eeb8f7ef7192

1974版《德州电锯杀人狂》

615b0000eeba716de07c

2013年3D版《德州电锯杀人狂》


“鬼怪”系列面具

除了“面皮式”的设计外,为了提升诡异效果,还有一些作品结合了60年代前期的超自然恐怖形象,给杀手们定制了特别的面具。

例如:
5e8c0004e32c567c372c

《尖声惊叫》中的幽魂面具(Cosplay了名画《尖叫》)

615c00008515bb822269

2011年《杀戮名单》中的稻草人杀手

5e8c0004e330a1f68c1a

2012年《发现》中的魔鬼头面具


“动物”系列面具

在超自然元素外,1973年的一部《异教徒》还带火了动物面具。大批B级恐怖片导演也开始效仿这部影片,套用各种诡异的动物形象。
615b0000eebcc7851620

1973年的《异教徒》

5e8c0004e332109dbb5f

2011年的《你是下一个》


当然还有我们熟悉的《电锯惊魂》,除了杀人狂“竖锯”的经典人偶面具外,血腥的猪头脸也是很抢戏
5e8b0005ea9639b84be8

“玩偶”系列面具

说到人偶面具,“竖锯”的比利娃娃应该是知名度最高的玩偶面具之一了。
615c0000851946674855

玩偶这种拟人形象,作为一种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体之间的存在,带来的恐怖效果和以上我们看到的面具又有所不同。1960年的日本机器人科学家曾提出一种“恐怖谷”理论:当某个事物的外在过于接近人类却不具有“人格”时,我们会对其产生异常的反感。
5e8c0004e33ddf2f81a0

《死寂》中的木偶,无论看几次还是很渗人


虽然这一理论并没有完整无瑕疵的论证体系,但事实上我们对于玩偶类的恐怖形象除了恐惧外,确实还存有一种排他性的厌恶,这来自于我们对“人形物”的面部和肢体语言的特殊敏感度。

例如:
61590001327154321351

《杀戮高校》中的小丑面具

615900013272a6be449e

《人类消除计划》的笑脸面具(灵感来自《笑面人》)

615900013273122645a3

《鬼娃回魂》的人偶,其行为和戴着面具的人如出一辙


面具元素如今在东、西方恐怖片中,可以说随处可见,甚至大有过渡滥用的趋势。然而恐怖艺术的内核还是要和受众的认知牢牢挂钩。当我们的认知系统对于“骇人面具”这样类似的恐怖符号习以为常时,原本的恐怖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恐怖片里的“套路”。
615900013276acf51fa3

“镜子戏法”:照久了都会有惊喜

615c0000851a5262f4c9

看到腻的血浆

5e8b0005ea9c2a072844

为了尖叫出场的花瓶角色

61590001327421afaeb0

当然还少不了老套的运镜


随着观众观影心理的不断进阶,恐怖艺术创作也需要随之进步。套路留不住人心,老梗也可以新玩。

未来大家想看到什么新花样的“面具怪客”呢?可以跟小编来分享一下哦。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9366718425399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5-2-4 15:58 , Processed in 0.07168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