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54年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诞生以来,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加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普及也带来了市场的急剧增长。
日本、德国的工业机器人水平全球领先,“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安川)为全球主要的工业机器人供应商,占据全球约50%的市场份额,这主要因为他们具备先发优势和技术沉淀。日本在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减速机、伺服电机等)的研发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壁垒;德国工业机器人在原材料、本体零部件和系统集成方面有一定优势。
与此同时,国外企业以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安川)为代表,在中国市场份额合计超60%。2016年,日本发那科、安川、德国库卡、瑞典ABB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的比例分别高达18%、12%、14%、13.5%,众多国产机器人企业只能在剩余30%的市场份额中争抢。
而且这些竞争还都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领域国产工业机器人的份额不到5%。在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四大家族”的份额超90%,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在下游应用领域中,作业难度大、国际应用最广泛的焊接领域,国外机器人占84%;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占90%份额。同时,受益于机器人成本下降,外资巨头开始下调产品价格,以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四大家族”垄断中国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
不仅如此,安川电机等国外机器人厂商还正在猛增产能,以应对中国需求,内优外患的双重夹击下,国产工业机器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017年国外工业机器人在中国投资规划情况
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亟待突围
据工信部统计,我国涉及机器人生产的企业已逾1000家,其中超过200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集中度低、总体规模小;各地还出现了50多个以发展机器人为主的产业园区,有些园区存在着重招商引资、轻技术创新、轻人才培养的倾向。
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新松、埃斯顿、埃夫特、广州数控、新时达、拓斯达、巨星科技、华昌达等。这些公司已在机器人产业链中游和上游进行拓展,通过自主研发或收购等方式掌握零部件和本体的研制技术,结合本土系统集成的服务优势,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未来有望实现对国外品牌的进口替代。
未来有望突破“四大家族”封锁的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
其中新松、埃斯顿、埃夫特、广州数控被称为国产工业机器人“四小龙”,自2016年以来,这四家公司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新松:
新松公司隶属中国科学院,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致力于全产业智能产品及服务的高科技上市企业,是全球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厂商之一,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在行业内实现了第一家上市。在沈阳、上海、杭州、青岛建有机器人产业园,在北京、香港等城市设立多家控股子公司,在上海建有国际总部,北京建有投资总部。
2016年,新松推出柔性7自由度协作机器人、复合型机器人、双臂机器人等系列产品,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拓发展新客户群体,着力推广数字化工厂项目。
新松还着力构建“2+N+M”发展模式:2个区域性总部、若干家区域性公司、下面再建立不同的子公司,以完善网络化市场服务格局。2016年11月,新松与广州启动共建广州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并宣布在此设立新松华南总部。
近日新松以1040亿韩元(约合6.4亿元人民币)收购韩国新星(SHINSUNG)以工厂自动化业务设立的公司80%的股权。据了解,涉及本次交易的业务主要面向集成电路行业,范围包含面板显示自动化设备、半导体自动化设备、工厂自动化设备等。新松公司此举标志着我国机器人行业2018年开年收购“大戏”正式拉开帷幕。
埃斯顿: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具有自主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机器人主力军企业。2015年3月20日,埃斯顿自动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拥有完全自主核心技术的国产机器人主流上市公司之一。
2016年4月,公司用990万元人民币完成收购意大利EuclidLabsSRL20%股权,并与其在中国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增强智能制造系统方案设计、生产制造、后续维修能力;同年5月,设立对外投资控股子公司--埃斯顿(湖北)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在该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2016年7月,以7600万元收购上海普莱克斯100%股权,推动公司机器人在压铸行业的应用,拓展公司业务空间,同年9月,收购南京锋远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100%股权,对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进入汽车整车领域具有战略意义;
2017年2月,埃斯顿全资子公司鼎控拟以现金方式出资13亿元,收购TRIO公司100%股权,加码运动控制领域。今年4月,埃斯顿发布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使用900万美元,收购美国高科技公司BarrettTechnology的30%股权,拓展基于核心功能部件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微型伺服系统领域。
埃夫特:
埃夫特公司自2007年8月成立以来,依托“自主创新”和“海外并购”双轮驱动,继成功收购意大利喷涂机器人企业CMA、意大利金属加工和表面处理领域系统集成商EVOLUT和投资意大利运动控制领域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商ROBOX之后,又成功收购业内领先的意大利汽车装备和机器人系统集成商W.F.C集团。通过兼并引进和吸收国际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埃夫特已经形成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整机再到机器人高端系统集成领域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埃夫特以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为突破口,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新兴技术研发、开展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以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提升竞争力。
2016年3月,埃夫特与金属加工领域的高端机器人系统集成商EVOLUT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埃华路,布局高端系统集成领域。
此前,埃夫特方面接受高工机器人网采访时表示,未来,埃夫特还将推动一些合资厂的机器人国产化进程。另外,埃夫特和包括卡内基梅隆在内的全球著名高校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布局下一代机器人。
埃夫特与关键零部件厂商开展产业链深度合作,抢占家具、卫浴、酿酒等细分市场,推出满足客户多元需求的定制化机型,是目前国内唯一开放系统集成工艺包的制造商。埃夫特还设计出适用于卫浴行业的第一台柔性打磨机器人,填补了国内同类工业机器人空白。
广州数控: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数控、GSK)成立于1991年,历经创业、创新、创造,成为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国内专业技术领先的成套智能装备解决方案提供商,被誉为中国南方数控产业基地。
目前广州数控内从事机器人研发的技术人员有100多人,并与华南理工、北航、天津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有着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广州数控自主研发出多个规格型号的精密减速机,并已经在自己研发的工业机器人上测试应用,功能上接近国外同类产品。
市场方面,基于多年积累,广州数控累计为数控机床配套了65万套机床数控系统,在机床加工领域具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大批的终端客户。公司根据客户需求,专门开发了RJ系列的多款普及型搬运机器人,性价比很高,适用于中小民营企业低投入、快速进行智能装备应用。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75579712521507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