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伏羊习俗是徐州这一地区特有的民俗,有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传统,全国他处没有。彭祖的名菜“羊方藏鱼”,汉画石上的烤羊肉都都说明徐州人食羊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徐州伏羊习俗与其地理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徐州地处丘陵地带,陵山众多,蔬草茂盛,这为山羊放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也为徐州人吃羊肉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原料,山羊经过这一时期的喂养,肉质肥壮,肥瘦相宜,膻味极小,用此羊肉烹制菜肴,其味香醇。
(祭拜彭祖)
徐州伏天食羊应该追溯到周代,在周朝有“伏日祭祀”,在祭祀的礼物中,“三牲羊为首”,祭祀后的物品要吃掉,故而逐渐形成了“伏天”吃伏羊的习俗。汉代扬惲在《报孙会宗书》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这充分说明,徐州沿袭了两千多年的伏羊习俗有它的历史性、可考性。
(伏羊节开幕式)
徐州地区的伏羊习俗历史悠久,且已形成了民俗节庆习俗。最早吃伏羊叫尝新节,又叫“姑姑节”。每年逢阴历六月六,家家都要接女儿、女婿回家,蒸新麦面馍,煮羊肉热情款待,故有“六月六,接姑姑,新麦馍馍熬羊肉。”、“六月六,接姑姑,女婿外孙一大屋”的民谣。因为伏羊能补阳、助阴,徐州人千年来吃伏羊的习俗延续至今,徐州俗谚:“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说明了吃伏羊的功能和目的。为推动、扩大徐州伏羊习俗,2002年,徐州市举办了首届“彭城伏羊美食文化节”,已连办十三届,每一届伏羊节,都会出现“万人空巷吃伏羊”的火爆场面。
(宣传民俗)
(入伏后,徐州大大小小的羊肉餐馆处处爆满,百姓举家吃伏羊)
徐州伏羊习俗主要分布于徐州五县(市)五区以及周边地区。具有历史悠久、季节性强、普及面广、食法独特、人体养生、影响范围广泛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品牌价值和人体养生价值。经过多少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徐州伏羊习俗也得到了普及发展。
(伏羊节期间,吸引了大批的外国友人)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3482911616860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