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小程序/APP/浏览器插件/桌面软件/脚本 定制开发·运营维护·故障修复·技术咨询
查看: 1924|回复: 0

张裕忠|我的故事1:老家——世外桃源嶂下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0 00: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68c000297db4dff418c

老家——世外桃源嶂下村

改革开放初期,记得那是一九八四年的夏天,我收拾简单的行囊,跑到公路拦下装客的班车,前往县城。到了县城又买了车票踏上去赣州城的车,目标广东老家(嶂下)。

那个年代路十分难行,没有高速路,只是铺满砂子的国道马路。一路颠簸到了赣州己是下午五点多了,没车去广东,找了一家离车站不远的招待所住下。住店要证明,就是大队开的证明(当年公社是现在的镇,大队是村委,生产队是村小组),证明的内容:姓名、出生年月日、是本大队人,现前住何处做工,请有关给予关照通行,最后盖上大队的公章即可。证明我找人开好了,当时啥证件没有,有这证明就可走天下了。

我第一次岀远门,或多或少有点害怕。那晚上住旅店不敢脱长裤睡觉,因为多的钱放内裤兒里用针线缝好。但还是害怕有人从窗户爬进来偷钱,越想越怕——因为钱是我家刚卖的辛辛苦苦喂养了一年多的一头猪钱。这次出来我没有告诉爸妈,拿家里的钱偷跑出来,目标去广东老家挣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父亲前段时间有事刚去老了家回来,说老家有副业搞(那时出外打工叫搞副业),一天能挣一、二十块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我就暗暗下了决心,准备去广东挣钱,没路费怎么办?借吗?不可能,你这小屁孩谁借给你。那时候家里那些人都很穷,一年到头没什么收入,就靠养点家禽卖,换点钱买衣服什么的,吃穿还成问题。刚好家里卖了一头猪,知道爸爸把钱放在哪,就下手了。不过我暗自下决心发誓,不但要挣钱还给家里,而且还要挣很多很多钱给爸妈,改善家里的生活。知道家的钱来之不易,爸妈一定会很伤心。为什么不告诉爸妈呢,第一他们会担心我在外面可能会受到伤害,第二家里脏累的农活需要我干……这两条足够的理由足以让他们阻拦我出去,所以不敢和爸妈说。

不管那么多了,自己决定的事坚决要做,哪怕是撞得头破血流,一定要出去闯一闯。

天亮了,我早早就起来,退了房间锁匙,来到街边吃完早餐,赣州车站还没开门。等呀等呀终于到了八点了,我第一个来到售票窗口,买了一张去广东五华的班车票,又乘上客车南下。那些公路更难行,越过一座座高山,翻过陡峭的山坡,终于到了五华县城。己经是晚六、七点钟了,下车后又得找旅店往下。

从县城到镇上还有几十公里,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起床了,也是想趁未乘车去镇上之前欣赏一下五华县城的风光。当年的县城还是很贫穷,属于广东梅州市,旧名长乐县。八十年代的县城,没有几十层的高楼,只有六、七层高的办公楼,比较好的地标楼是邮电局、五华酒店及算时尚高大的农行大厦,公共设施比较简易。印象较深的是那座"水寨大桥",大桥的建筑师全部是当地五华人。五华县民风质朴强悍,不少人因地制宜,以石为宝,靠打石为生,所以有俗话语"五华阿哥硬打硬"的称谓。四百多年前,从石业中孕育出来了精良的工艺——石雕工艺,到了近现代,石雕工艺辉煌发展,涌现出众多名师巧匠,创造出无数技艺精湛的石雕建筑及装饰。五华石匠的桥梁建筑技术更是首屈一指,其中"水寨大桥"最有代表性。建筑风格继承和发扬传统石拱桥建筑的精华,大气别致。水寨大桥整座桥全部用花岗岩砌筑而成,没有一枚钉子和一条钢筋。桥长236米,宽6.6米,桥长是赵州桥的5倍,建筑难度比赵州桥大得多。桥头有高1.3米,长1米,威风凛凛、活灵活现的石狮,这就是传说中的"水寨大桥"。今日的五华城越来越美好。

走着看着到了乘车时间了,一个小时后到了大田镇。下了车第一时间去找大田中心学校的伯父,伯父很慈祥,虽然我们从未见过面,但感觉格外亲切,伯父热情招待我。伯父的次子在这学校念书,那天刚好星期六,吃完午饭伯父带着我们徒步走回嶂下。镇上离嶂下村有十几公里,回到家需要走整个下午。

离镇不远的路还稍宽好走点,拖拉机也能行。越走路越窄,走着走着就是山路、石阶段了。翻过高山,越过山沟,还过了几座独木桥。两边树木、竹林非常茂盛,清澈的山泉水和山沟里的石头相撞击,发出潺潺流水声。远远望去有很多座大山,一座连着一座,真像一层层翻滚着的绿波浪。这里空气非常好,大自然的气息令人陶醉。

路从山腰盘旋,我们沿着盘旋的山路走到了家。远远望去看见一排排的村庄,大多是土坯瓦房,伯父、叔叔们的房屋都建在半山腰上。正对面是有名的高山"七目嶂",它连着几个县城的山脉,屋正下面几百米处有三个瀑布,水从几丈高的岩石上泻下来,飞溅起阵阵白色的雨雾。多么壮丽的景色,真叫人心旷神怡。房屋周边全是梯田,一片片的梯田在云雾笼罩下,就像从人间登上天堂的天梯似的。几千级梯田倾泻而下,那是面与面交叠的壮观,线与线交汇的神奇,非常壮丽的美景。
568e0000524f51634260

这里的亲人们非常善良,有智慧,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天地,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他们很开心。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他们深深地爱着这里的一切,这里是他们的根。

在伯父家住下,当晚急给家写了封信。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第一件事就是去镇上邮政所把剩余的钱和信寄回家,我带了120元出来,路上非常节约、车费加其它费用才30多元,还剩下80元全部寄回去。爸妈也不知会急成啥样,以前没有电话、手机,只有书信或电报联系,快则三、四天,慢则六、七天,甚至更长。

去大田镇上来回基本上要走一天,也不觉得累。当年这里的交通工具就是双腿,运输工具就是双肩。村庄不在大山里的,路稍好点,他们就有单车或板做为交通运输工具,我们嶂下村这些工具还行不通。

这里是我父亲出生的地方,还有伯父、叔叔、伯娘、婶婶、哥哥、弟弟妹妹,还好多家人居住在这里。一九五八年因为粮食非常紧张,地少人多,每天三餐二餐是红薯充饥等等。用当时的话说就是"逃荒",因种种原因移居江西吉水。听爸爸说过,当年没有公路、没有客车,他们是步行去江西的。一路上走走歇歇,边走边问路,累了就休息,天黑了就找人家屋借宿过夜,天亮了继续走,一个多月才能走到。到了江西安家立业,并养育了我们。这边的亲人没走的依然还在。对我的到来他们很高兴很热情。

这边有个叔叔做小老板,叔叔很勤劳、有经商的头脑,在当地小有名气,生活比较富裕。这次我就投奔他而来,去山上砍竹子卖给他,收来的竹子用砂子洗白、晒干加工,再转卖给另一个老板。本村的青年人都去山上砍竹子,勤劳吃苦点一天能挣到十几块,一个月下来有三百多元工资,很可观的收入,不过很辛苦。我来到这里第二天就开始工作,早睡早起是村民的生活习惯,天蒙蒙亮大家基本全起来了。这栋老屋是客家土屋,历史攸久,上厅四房、下厅四层,两边横屋有十几间,居住五、六户家人,几十口人。婶婶更早,早餐都准备好了。吃完早饭和同叔叔、哥哥弟弟他们上山砍竹子,出门不是上山就是下山,而大多是石块台阶小路,走路不留神容易摔跤,如果不小心摔了会滚下几丈远。

竹山在屋后几公里山上,走路需个把小时,上到山顶上气不接下气。好高的大山呀,经常爬山的身体一定会很健壮,还少生病。肚皮都是瘪瘪的,也根本没有啤酒肚大哥。叔叔他们走路又快又轻松,土生土长、千锤百炼,上山好比走平路,他挑百斤你走路未必能跟上。大山里的孩子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练出一身好本领。

我很吃力地走在他们后面,不一会到了竹山。砍竹子之前叔叔有要求,什么样的竹子才合格,实心的小竹子,三米几长、直经几厘米,竹身均匀等等,说竹子是出口的,规格要标准。听完要求我们各自奔向竹山砍竹子,一根二根……地砍着,没带卡尺,只有目测,边砍边找,走路要小心,地下有余留着尖尖的竹头,被刺到就麻烦了。几个小时过去了,约有七、八十根了,然后一根一根收集中,用竹蔑片在头尾处绑紧,然后扛下山。扛竹下山还有技巧,不懂会很辛苦,知道就轻松,人在前面扛竹头端,竹尾在后面拖着地面走,很快下山了。再扛去验收,合格的放在一边,不合格的丢掉。叔叔一根一根用卡尺验收,合格的用称称重,每斤多少钱。堂哥他们己经做了很久了,有经验,合格率很高。

己经是中午了。早上叔叔就带了大米和菜上山,这里早就有锅碗瓢盆一套做饭用具,中午不回家,在这做饭吃。叔叔很快做好饭,几个人一起吃,没桌子椅子,个个端着碗站着或坐在草地坎上吃得津津有味。虽然是罗卜干、咸菜下饭,但吃得特别香,三下二下吃了三碗。吃完了休息会儿,下午继续去砍。到了五点钟了,第二把竹子又扛下山了。经过筛选合格率比上午好多了。赶在天黑之前回到家,第一天劳动结束了,记得还不到十块工钱。

晚饭后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抽烟、喝茶、谈家常,没电灯电视,点煤油灯照明。大家有说有笑,虽然这有几十人住在一起,却是一个快乐而温馨的大家庭,经常聚在一起吃饭,相当和睦,这是老祖宗留下传统美德。

第二天又去上山砍竹子了。砍回来的竹子还有几道要完成的工序:

一、洗竹子,竹子先放在水里泡才能用砂洗,方法是:用一块较厚的布包有砂子放在手掌上,然后竹子放在手掌砂子中间,手抓紧竹子从头到尾来回擦几遍。

二、洗好一把再绑起来扛在空旷地方晒,洗过的竹子晒几天又白又轻。

过了一个星期,叔叔吩咐我们扛晒好的竹子下山,扛到四、五公里外的村庄,那里再经过加工才能出售。扛竹子是另外计算工资,堂哥、弟他们力气大,每次能扛一百多斤,我只能扛七、八十斤,来回得用一个上午。
56880002f421e59dfc67

在这十几天过去了,每天重复着做一样事:砍竹子、扛竹子,很累,想家,想爸妈弟妹。以前以为出来挣钱很容易,没想到这么苦,挣的全是苦力钱!坚持、一定要坚持下去。那时候真的好想家,巴不得长翅膀飞回去,那时才感受到第一次出远门离开家人的思相之苦。正好星期六那天,在镇中心学校的伯父带了一封电报回来了,内容说母亲生病了,本来想家的我更是想回去一趟。第二天就和叔叔说要回去一下,他同意了,并结了我近段的工资。

村里人听说我回来了,炸开了锅似的,谁谁谁呀去广东挣钱回来了。改革开放几年了,村里还没有人出去做工,我算是第一个出去打工的,可以说是香饽饽啰。当晚,在一起玩的年青人找我聊天,外面怎样?钱好挣不?没出去过的年轻人都想出去了,目标是广东深圳、广州、中山为首,后来慢慢就有青年一个一个出去打工了。

爸妈看我回来了也没生气,出去一个多月挣二百多块,还上四十块,还给多一百多块爸爸,爸妈脸上露出了微笑。

过后十几年中又回过老家一趟,从镇上至嶂下通公路了,好多家里己经添了自行车、摩托车,交通方便多了,村上青年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了。

伯父、伯娘、叔叔婶婶也老了许多,不过他们很开心、很快乐!

第三次回老家是今年了,这次真是大不相同,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家每户基本都是小康生活,百分之九十建了小别墅,买了小汽车,而且修盘山公路到家门囗。那些在外游子们把自己的家建设为世外桃源,嶂下本是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人间仙境,真让人有"人在路上行,如在画中游"的感觉,真是一个休闲度假的乐园!
568a0003237a1386f3b6

【作者简介】张裕忠, 笔名阳光,客家人,农民,现在一家央企公司工作,专业是舞台演出服装设计工艺师,热爱生活,现居住广东省深圳市。

审校:许 静

图片:作 者

编辑:齐 速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090805064605373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服务条款|版权问题|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滇ICP备13004447号-1|滇公网安备53032802000133号|神秘网

网站地图sitemapArchiver

GMT+8, 2024-11-29 08:39 , Processed in 0.11968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基于Discuz! X3.5

辛树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