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极:道
“无极”出自《道德经》,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 无边际,无穷尽,无限,无终。“无极”一词在文言文中是表示“没有中心”的意思。代表着上古华人对事物产生之前状态的抽象理解。
太一:炁
炁,音同气qì,道教中有“一炁化三清”之说。炁指的是先天元气,与后天之氣分开而论。所谓先天元炁,为生命之源。养生家讲“气聚则生,气散则死”,说的就是这个先天元炁,而后天之气则是精微物质能量转化而来,可以从饮食中吸取转化,修炼气功壮大 。
两仪:阴、阳
两仪在古典哲学中指“阴阳”。天地初开,一切皆为混沌,是为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为阴阳。《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三宝:精、气、神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尤其是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入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
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道教兴起后,沿用古人之说,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纳入神系,作为护卫之神,以壮威仪。《抱朴子·杂应》引《仙经》描绘太上老君形象时说: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十分气派,着实威风。
五行:金、水、木、火、土
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黄老、道家学说中,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取象比类学说,不是五种元素,而是将万事万物按照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的性质归属到水火木金土五个项目中,与西方古代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有区别,是集哲学、占卜、算命、历法、中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于一身的理论。
六合:上、下、东、南、西、北
“六合”是道教的概念,它的含义是四方上下组合的空间。(前后左右上下)
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七星对应 北斗七星,每颗星对应一位星君 一曰天枢,阳明贪狼星君;二曰天璇,阴精巨门星君;三曰天机,真人禄存星君;四曰天权,玄明文曲星君;五曰天衡,丹元廉贞星君;六曰闓阳,北极武曲星君;七曰瑶光,天冲破军星君。
八卦:乾、坤、艮、兑、震、巽、坎、离;
九宫: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071865285763404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