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爷郑成功(十)——连破清军 辉煌将临
上文说到,公元1654年,国姓爷因为对李定国“流寇出身”(严格说起来,国姓爷是海盗之子,未必就比李定国“高贵”)存在偏见,双方未能精诚合作,导致李定国的反攻遭遇严重挫折,最后只能无奈退兵。
但不能跟李定国配合,不代表国姓爷就不会跟清军死磕。同年(公元1654年)底,清军漳州协守(相当于漳州卫戍部队副司令)刘国轩向郑成功投降,引郑军进入漳州府城;漳州总镇张世耀(相当于漳州军区司令)见大势已去,带领大小官员全部向郑军投降。趁此有利时机,郑军分兵进击,拿下同安、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诸县,进入兴化地区。
刘国轩塑像,此人最终再次向清军投降
第二年(公元1655年),此时南明永历皇帝位处中国西南地区,受张献忠余部即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的保护,而郑军地处东南沿海,双方距离遥远,中间被清军隔断。南明朝廷难以遥控指挥郑军,因此派使者辗转到达郑成功军中,准许郑成功自行委任官职,武官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以方便郑成功施政。至此,国姓爷单独设置“小朝廷”已没有任何法理与道义上的障碍。
但是,郑成功没有利令智昏,每次委任官职时,均邀请受他保护的宁靖王朱术桂等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谨守臣节、尊重体制。同时,将厦门改名为“思明州”,心中所思展露无遗。
当年(公元1655年)9月,清军3万大军进入福建,与福建地区原有的清军会合,意图进攻厦门。为了应对清军即将到来的进攻,郑成功一方面巩固金门、厦门的防御,一方面派遣部将率领水师两路出击,分别北上进攻浙江、南下攻打广东。其中北上郑军连战连胜,攻入舟山(后来舟山成为张煌言的抗清基地);但南下郑军却在打下揭阳后被清军击溃。但总的来说,国姓爷的部署令清军腹背受敌、难以兼顾、徒耗军力,达到了战略目的。
舟山群岛曾聚集了张煌言及其麾下大批抗清将士,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
公元1656年4月,清军终于发起对厦门的进攻,却在泉州海域遭到郑军的迎头痛击,大败而回。6月,郑成功部将黄梧突然把海澄当做“见面礼”向清军投降(黄梧是南下进攻广东的郑军将领之一,因部队遭遇失败被郑成功责罚,畏罪降清,后来成为“禁海令”的鼓吹者)。12月,郑军在福建东北取得护国岭战役的胜利,再次取得大捷,基本消除了海澄丢失对士气的负面影响。
至此,虽然李定国功败垂成,但清军又在国姓爷这里碰到了数不清的钉子(至此难免让人再次感慨,如果这两人配合,南明或许真有“咸鱼翻身”的可能)。郑军仍然处在上升期之中,直到两年之后,郑成功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辉煌。
国姓爷的第一个辉煌即将来临
注:永历皇帝给予郑成功授予官职的巨大权力,除了双方距离遥远的因素,或许还有一点——他跟郑成功一样,对孙可望、李定国这些“流寇”不放心,虽然此时他正受到这些“流寇”的保护。但是实际上,永历与郑成功之间也缺乏互信,因为在永历与另一位南明皇帝——邵武皇帝“两帝并立”、内讧火并的时候,郑成功也曾奉邵武的命令进攻永历(绍武皇帝是隆武皇帝的弟弟,隆武皇帝则对郑成功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清军趁南明内讧的机会消灭了邵武朝廷,永历很可能就被绍武皇帝给灭了。南明大半河山都沦于清军之手,竟然还充满了各种派系之争,互相提防掣肘,历史就是这么荒谬,让人叹息。
「历史」南明四柱!明朝不亡靠他们!(二)——郑成功(八)
「历史」南明四柱!明朝不亡靠他们!(二)——郑成功(九)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08962085014077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