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物 是博物志档案推出的每天1期的国宝系列欣赏栏目,每天甄选1-3个难得一见的文物以供大家品鉴!欢迎持续关注!
当年蒋逃到台湾带走了大量的稀世珍宝!以至于我们难得见到这些国宝的身影。这些国宝现大多藏于台北故宫。藏品大多源自北京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如果你去台湾地区,台北故宫博物院可一定要去!(地 点: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今天博小志要带你欣赏的是台北故宫的陶瓷藏品:茶叶末六联瓶、粉彩紫地花鸟文盖盒、黑陶高足盃、娇黄锥拱兽面纹鼎
茶叶末六联瓶
清乾隆,公元1736-1795,高24.2公分
此品造形奇特,分别由五隻相同尺寸、形制的瓶子环绕著中央的主瓶,共同构成一件独立完整的作品。其实经由透视,得知瓶肩以下六瓶的器身彼此相连,肩部以上的细长颈则隻隻分开。特别是周边的五管长度齐平,而中间的主瓶长度稍长,正好强调它是由六隻瓶子所组成的一件作品。
瓶颈的外壁各出现一周细稜,器身无纹,表面罩施茶叶末釉,浓釉积聚处颜色较深,釉薄处呈现黄绿的色泽,底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款。传世的雍正官窑已经出现像双连瓶、四连罐等由多件瓶子共同组合完成的作品,至乾隆时期,御窑厂再加以发挥,尽力烧造「双管瓶」、「三级瓶」、「四喜瓶」、「五岳瓶」、「六孔瓶」和「七孔花插」等同时融合技术与想像为一器的新瓶式。透视六连瓶的构造,发现其组合相当别緻。即六联瓶中间的主瓶瓶身从上而下分别开挖出五个穿孔,每一个穿孔又各与周边环绕的五瓶相通。因此,六联瓶虽然由六隻瓶子所组成,其实瓶身却彼此相连、互通。最难得的是周边的五隻瓶子,大小近乎相等,于黏贴过程又必须对准主瓶的穿孔,由此可见乾隆官窑悉心照顾细节的特色。
黑陶高足盃
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2000,高24公分,口径11公分,足俓6公分
龙山文化时,发展轮製拉胚技术,可製作很薄的、甚至还可镂雕图案的陶器,又可称为「蛋壳陶」。在窑中用最后加碳或封闭空气入口等方法,让窑中产生渗碳作用而烧製出黑陶。
粉彩紫地花鸟文盖盒
清同治,公元1862-1873,高19.5公分,口径29.5公分
清晚期在内廷长期掌政的慈喜太后,大家都听说过她奢华享受或是喜爱翡翠的故事,不过你可能不知道,以「大雅斋」为记的艳丽瓷器,为供其御用所造。
这些「大雅斋」款的作品,虽然是承继了盛清时期珐琅彩的用色,但是在色彩的配置上,更出新意。例如,在过去紫色通常用来描绘图案,未见用来作为地色,但此件紫地粉彩花鸟盒,大胆地以紫色为背景,搭配红花绿叶,色彩鲜明抢眼。是不是和慈喜太后喜好奢华的风尚相合呢?
娇黄锥拱兽面纹鼎
明代,公元1368-1644「周丹泉造」款,高16.8公分,口径13.3公分。
圆鼎式炉身,口沿饰双立耳,底接管状三足,足壁饰泥条。通体罩施娇黄色釉,釉质透亮,侧视微现五彩光泽。炉身前后两面划兽面纹,间饰以金钱纹和朵花,底刻「周丹泉造」四字楷款,为本院典藏唯一刻有周丹泉款识的作品。周丹泉活跃于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善仿古瓷,能以奇木造器,同时匠心独具也能叠石造园。
据说嘉靖末年,周丹泉曾仿作一件定窑鼎炉,引起收藏界的骚动。据《韵石斋笔谈》的记载,仿造之前,周丹泉先「以手度者再」,再以「片楮」摹花纹,烧造出来的成品竟与原作无纤毫差别。让藏家唐鹤徵叹服之馀,以「四十金」作为代价,买下伪作,作为收藏的「副本」。足见周丹泉技妙入神及其影响的层面。
欢迎继续关注第30期国宝,更多难得一见的宝贝。博物志档案现已推出每天1期的国宝系列欣赏栏目《美物》,每天关注1-3个难得一见的文物。国家宝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15765413295424007/ |
|